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并发血栓事件的风险很高,尤其是MM患者静脉血栓(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IMi Ds)在MM患者中的应用,如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也可导致与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增加,特别是与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和(或)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加剧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MM患者VTE的发生机制仍不太清楚,可能涉及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流及血液瘀滞度的改变及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增多,组织因子(TF)表达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等。因此,仍需对在MM患者中VTE的发生机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而本文将主要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致静脉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2.
目的:观察心理咨询对血友病心境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血友病患者63例,年龄从18~55岁且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获得知情同意的,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测查,得出结论。结果:在对63例血友病的患者心理咨询及测查的结果看,血友病患者中有抑郁情绪的比率从88.9%降低到63.5%,抑郁情绪的平均值从17.62降到9.98差异显著。有焦虑情绪的比率从77.8%降低到57.1%,平均值从20.87降到12.0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心理咨询对血友病患者是有效果的。结论: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对血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73.
CD70是一种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Ⅱ型跨膜蛋白,其受体CD27是分子量为55 k Da的I型跨膜糖蛋白。CD70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中,然而在病理状态下CD70却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目前以CD70为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前期研究。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D70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既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同时也可以激活部分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些研究给胶质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CD70在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CD70在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提供参考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74.
目的:探讨同步和序贯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5例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归入两组,同步放化疗组22例;序贯放化疗组23例。全组病例依据病情分别选择艾素和顺铂、吉西他滨和顺铂、长春瑞滨和顺铂或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毒性反应。结果:同步组近期有效率为81.8%高于序贯组73.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随放疗剂量增加有效率升高趋势。NP和TP方案两组近期疗效相近(P0.05)。同步组和序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9%和86.9%(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52.2%(P0.05)。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同步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有优于序贯放化疗的趋势,但毒副反应发生相对增多。联合治疗模式下,分期越早,患者远期生存时间越长。近期疗效有随放疗剂量增高而提高趋势,但放疗剂量、病理类型、化疗方案等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75.
micro RNAs(mi 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基因调控元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在许多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均存在mi RNA异常表达,说明mi RNA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Wnt通路是一条经典的信号通路,其异常激活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已发现多种mi RNA在ALL中异常表达,并与发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在ALL中可见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及通路抑制剂的异常失活,并且这些变化与ALL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mi RNAs和Wnt信号通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提供靶向治疗ALL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胃癌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大于等于60岁,BMI20-25 kg/m~2,随机分为2组(利多组和对照组):利多组40例,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然后以1.5 m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40例,给予同等剂量和同等用法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术后两组均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CIA镇痛泵配法:两组均为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总量300 mL。观察并记录入室时刻(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开皮即刻(T_2)、开皮后半小时(T_3)以及出手术室时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记录术前1 d及术后6 h、1 d、2 d、3 d、7 d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进行比较,术后评估并记录术后6 h、1 d、2 d、3 d及7 d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利多组术后6 h、1 d、2 d和3 d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多组4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0.0%),对照组13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32.5%),利多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预防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577.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处理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RT-PCR方法检测Bax及Bcl-2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5.5 mmol·L~(-1),11.1 mmol·L~(-1)和22.2 mmol·L~(-1)葡萄糖处理后,胰岛细胞活性分别下降到78.08%±2.29%、58.39%±3.13%和36.05%±2.6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也增加;RT-PCR显示胰岛细胞经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后,Bax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作用浓度的增加,胰岛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程度依次加重。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明显引起胰岛细胞活性的下降,诱导凋亡反应的发生,凋亡机制与Bcl-2家族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578.
目的: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人脑梗死后海马CA1区和CA3区神经元中β-APP、Aβ1-40、Aβ1-42及ApoE的表达,探讨它们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资料。方法:分脑缺血组和对照组,脑缺血组按缺血时间分为缺血2h-6h组、7h-24h组、25h-48h组、49h-72h组.73h-96h组、97h-144h组和145h-168h组。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APP、Aβ1-40、Aβ1-42与ApoE在尸检脑标本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的表达,在显微镜下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1-40的表达在缺血2h后明显增加,73h-96h达高峰,以后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β-APP在缺血2h-6h表达呈峰值,49h-96h呈现第二次高峰,96h以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于缺血24h后,β-APP和Aβ1-40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缺血2h后.Aβ1-42表达开始增加,25h-48h达高峰;缺血6h后,ApoE表达开始增加,但97h-144h为高峰期。结论:人脑梗死后β-APP、Aβ1-40和Aβ1-42表达增加,它们可协同加重脑缺血性损伤;而ApoE脑保护作用可能增强。  相似文献   
579.
目的调查改制前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G-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变化。方法利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室内质控菌株选用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结果改制后:(1)葡萄球菌感染率降低,而真菌感染率增高。(2)克雷伯菌属比率增高,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比率降低。(3)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柰替米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呋喃妥因、四环素、复合磺胺、氨曲南的总耐药率增高。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抗生素和消毒剂耐药的监控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0.
目的:优化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生长因子微包囊的制作参数,观察其释放规律,为更有效的利用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27组试验,采用不同组合因变量为制作参数,制作PLGA微包囊,检测相应情况下微包囊的包封率和粒径大小,制作多元回归方程。将包裹有BSA的PLGA微包囊置于恒温震荡培养箱震荡进行体外缓释试验研究。结果:各优化变量对微包囊的粒径及其包封率均有影响,包囊表面光滑,成球较好。体外能够在11天内缓慢释放。结论:正交试验设计优化PLGA微包囊制备的各项参数,回归方程对试验结果可较好的进行预测,PLGOA微包囊在体外能够长时间缓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