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构建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2,S.suis2)中国强毒株05ZYH33菌毛骨架蛋白(Backbone protein,BP)编码基因SSU2101敲除突变株。采用引物特异性PCR分析、Southern杂交及RT-PCR等方法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BP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学特性显示,突变株的菌落形态、溶血活性以及染色特性方面与野生株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的毒力比野生株显著减弱。研究结果提示菌毛在S.suis2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系统研究S.suis2菌毛分子装配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促凋亡基因Bax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浸润性强,这与胰腺癌的细胞凋亡异常有密切的关系。Bax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促凋亡基因之一。多数研究认为,Bax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率从53%到100%不等。有研究认为Bax的表达预示着胰腺癌的良性预后,也有研究发现胰腺癌中Bax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级分化等有关。Ba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受p53、PERIOD1、P13K/AKT等的调控。Bax表达异常及其突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Bax表达可增强胰腺癌对吉西他滨和5-FU等化疗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而Bax/Bcl-2的比值可能与胰腺癌放化疗敏感性更相关。提高Bax基因表达、上调Bax活性等针对Bax的靶向治疗已显示出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增强药物抗癌效应的作用。同时,作为最重要的促凋亡蛋白之一,Bax成为评价各种抗胰腺癌药物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胰腺癌中Bax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了解其与胰腺癌的预后和耐药性的关系,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3.
黄连素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素是从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云连、黄柏等含小檗碱植物药中提取的生物碱,也可以人工合成.其作为抗感染药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和经验.近十年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中降血糖报道日渐增多.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主要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二糖酶活力,减少葡萄糖吸收等相关.本文对近年来黄连素的降血糖临床疗效及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renalase在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的表达与分泌,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水平renalase及其通路建立稳定的实验平台。方法:以HK-2细胞系作为研究材料。①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renalase蛋白的表达。②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renalasemRNA表达的变化。③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renalase的浓度。结果: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检测到renalase表达。结论:首次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证实了HK-2细胞能够表达renalase,为进一步研究儿茶酚胺或缺血缺氧刺激下细胞renalase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FHIT基因表达和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析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RT-PCT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FHI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SP分析结果表明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率(60.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16.2%;x2=31.071,P=0.000)。同时我们还发现:发生完全或者部分甲基化的肝细胞癌组织或者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肝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06和0.049),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甲基化是导致FHIT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失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检测标志物和分子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6.
107.
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全人源抗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特异性Fab抗体片段.抗体库经细胞筛选和固相抗原筛选,获得特异性的阳性克隆.阳性载体经核酸序列分析后,构建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呈现28 ku和32 ku大小的两条蛋白质条带.Fab分子经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Fab能够与BxPc3细胞膜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与NIH3T3细胞不结合.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Fab分子能够与Trop-2蛋白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显示,该抗体可结合胰腺癌细胞膜蛋白,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Fab,能够抑制BxPc3细胞的生长.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该抗体有望成为胰腺癌临床影像诊断或治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针对P27的siRNA腺病毒载体及相应的对照病毒载体,并鉴定重组腺病毒在小鼠胰岛中对内源性皿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p27的siRNA的靶DNA序列及相应的阴性对照序列,连接至pShuttle-H1质粒中,然后用NotI和HindHI限制性内切酶将H1-siRNA片段从pShuttle—H1-siRNA质粒上双酶切下来,克隆至空载pAdTrack穿梭质粒上,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转染QBI-293A细胞,包装得到pAd—P27-siRNA和pAd—NC重组腺病毒。用病毒体外感染小鼠胰岛,Western印迹法检测P2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制备的病毒感染效率高,能有效抑制小鼠胰岛中P27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P27的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27在胰岛β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4+/CD8+比值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67例)和轻症组(85例),另选择7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89例)与预后不良组(1~3级,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PEWS测评和VEEG检查,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CD8+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惊厥、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是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4+/CD8+比值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辅助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心电图STR分为STR不良组和STR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selectin、IMA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TEMI组PCI术前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P<0.05)。根据心电图STR将ASTEMI患者分为STR不良组35例和STR良好组65例。STR不良组与STR良好组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低于PCI术前(P<0.05);STR不良组PCI术前和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高于STR良好组(P<0.05)。STR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比例和肌钙蛋白I高于STR良好组,ST段偏差总和低于STR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和NT-proBNP、P-selectin、IMA升高为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selectin联合IMA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T-proBNP、P-selectin和IMA单独预测。结论: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与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独立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