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3篇
  148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29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27篇
  1963年   30篇
  1962年   2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0篇
  195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主要从形态学、特别是免疫细胞化学的基础上列举了一些神经元内包含一种以上的化学递质的例子,对其功能作了推测性的讨论.虽然,目前递质共存的例证还不多,实验技术也有局限性;但随着细胞化学技术的改良和发展,将会进一步证明共存现象在神经系统中的普遍存在及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982.
王孝林  王二涛 《植物学报》1983,54(3):285-287
根际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及环境适应性。不同种属、不同种群的植物影响其环境微生物群落; 反之, 根际微生物也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与生态适应性。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现象及其机制, 是生命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也是农业微生物利用的关键问题。近期, 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不同籼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和粳稻(O. sativa subsp. japonica)品种的根际微生物组进行研究, 发现籼稻根际比粳稻根际富集更多参与氮代谢的微生物群落, 且该现象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1B在籼粳之间的自然变异相关联。通过对籼稻接种籼稻根际特异富集的微生物群体可以提高前者对有机氮的利用, 促进其生长。该研究揭示了籼稻和粳稻根际微生物分化的分子基础, 展示了利用根际微生物提高水稻营养高效吸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改进了蝮蛇神经毒素的分离方法,纯化了蝮蛇毒中的两个神经毒素之一,突触前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简写为ATX),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应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CM-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均一的神经毒素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在pH 碱性和pH 酸性电泳鉴定,都呈现一条区带。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神经毒素由121个氨基酸组成,由此计算出的分子量为13,700,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值接近。N 末端是门冬酰胺,C 末端是丝氨酸。纯化后的神经毒素显示磷脂酶A 活性,比活相当于粗毒的11倍。  相似文献   
984.
江苏和浙江省一带所产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按前文所描述方法,分离出二个主要神经毒组分。经生理学鉴定其中一个具有选择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传递过程的作用。用等电聚焦板电泳从该组分制备出经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鉴定为一均一条纹的突触前毒素,定名为蝮蛇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蝮蛇神经毒素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55微克,在90℃下保温20分钟毒性不变,用中性连续或碱性不连续SDS 圆盘电泳测定的分子量为13,400,不含亚基,用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测得等电点为6.9,在12℃对34%饱和硫酸铵(pH7.0)透析可得长方形晶体。关于蝮蛇神经毒素的其他生理特性,以及蝮蛇毒中其他神经毒素的纯化和鉴定将在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985.
986.
从山羊、大白鼠和兔等动物的脑中曾提取睡眠促进物质,但直到目前为止,仅DSIP是唯一被搞清楚具体化学结构的睡眠促进物质。本文报告了静脉注射(25μg/kg)或脑室注射(5μg/兔)(5μg/25μl/6min)固相合成的DSIP能引起兔脑的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并初步发现[Phe~5]-DSIP也能在兔脑引起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刺镇痛过程同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湖南医学院,1973;北京医学院,1974;易庆成等,1977)。看来,凡能促进或激活脑内5HT能神经元的功能的措施一般都有加强针刺镇痛的效果;反之,凡能抑制或破坏5HT能神经元的功能的措施一般都有减弱针刺镇痛的效果。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对5HT能神经元有选择性毁损作用的神经药物,主要用5,6-双羟色胺(5,6DHT)(Bj(?)rklund等,1973;Fuxe等,1974),部分用对氯苯丙胺(PCA)(Sanders-Bush等,1975;Neckers等,1976;Messing等,1976)处理动物,同时观察针刺抑制效应、各脑区5HT与它的代谢  相似文献   
988.
1973年在春季试验的基础上,秋期继续进行了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增加桑蚕产丝量的研究,并初步研究了植物性昆虫蜕皮激素与保幼激素的配合使用,结果如下: (1)喷布保幼激素类似物3号后,蚕体叶丝转化率与对照差异不大,这和春季结果相符。五龄每小时的产茧层量和食下量的成丝率,激素处理区与对照区均无明显差异。食下干物的总量则前老明显超过后者。但喷布激素后的三天左右时间内处理区的食下量却低于对照区;当对照区见熟后,处理区食下量继续增加。故在激素处理后的三天左右时间内,适当控制用桑是增产和减少桑叶消耗的主要关键之一。 激素处理后三天左右时间内,绢丝物质的生成和体重增加速度均低于对照区,淀粉酶活性也低于对照区。这与食下量变化的规律一致。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变化与淀粉酶基本相似,但亦具有自己的特点。 (2)保幼激素类似物3号喷布于五龄蚕体后,茧丝长、茧丝量、解舒丝长及有绪率等均明显增高,拉力和抱合显著改善,切断次数减少,匀度、净度、清洁、茸毛等均与对照区相仿,纤度略有偏租的倾向。以上结果与春季试验一致。多次试验结果亦证明在喷布时间和喷布剂量适当的情况下,对蚕丝解舒并无不良影响,但剂量过高,则有导致解舒率下降的危险。 (3)牛膝蜕皮激素和百日青甾酮都具有缩短龄期的生理活性。添食蜕皮激素的时间以见熟5—10%为宣。添食剂量以2—5微克/头为妥。在适当时间添食适当剂量的蜕皮激素可促使上簇齐一,缩短龄期半天左右,对茧质并无影响。但若添食时间过早,则有引起茧层量下降的危险。蜕皮激素与保幼激素配合使用,不但能促使蚕儿老熟齐一,上簇集中:而且茧层量与单独使用保幼激素相仿,丝质也无明显影响,今后在农村生产中,将有广阔的实用前途。  相似文献   
989.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