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运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15、30和45 mmol·L-1)、P(1、3和5 mmol·L-1)和K(6、12和24 mmol·L-1)配施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幼苗光合特性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其中对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以45 mmol·L-1 N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K肥仅对麦冬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以12 mmol·L-1 K处理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最高。 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水量的影响较大,K肥对二者的影响次之,P肥的影响较小。 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指数以及根冠比的影响较大,P肥和K肥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 mmol·L-1 N、1 mmol·L-1 P和12 mmol·L-1 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含水量均较高,45 mmol·L-1 N、3 mmol·L-1 P和6 mmol·L-1 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较高,30 mmol·L-1 N、5 mmol·L-1 P和6 mmol·L-1 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比例较高。在麦冬的不同种植阶段可据此合理配施肥料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2.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细胞周期、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晌镄财认喙鼗虮泶锏骺?本文利用油菜UniGene数据库.以拟南芥AP2/ERF-B3亚族转录因子保守序列为信息探针,分离得到2个油菜AP2/ERF-B3亚族的转录因子BnaERFB3-1和BnaERFB3-2.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双低甘蓝型油菜沪油15的DNA和cDNA中克隆了上述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BnaERFB3-1-Hv15和BnaERFB3-2-Hv15转录因子与电子克隆的基因序列差异很小,均只有1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且都没有内舍子.从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序列比对、进化树、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无序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BnaERFB3-1-Hv15和BnaERFB3-2-Hv15是亲水性蛋白,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与AtERF5相似,BnaERFB3-1-Hv15和BnaERFB3-2-Hv15蛋白无序化程度大于拟南芥AtERF5.通过分析EST丰度显示,BnaERFB3-1的表达集中在种子中,而BnaERFB3-2的表达则集中在根中.另外.将上述基因分别构建入酵母表达载体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油菜抗逆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3.
肿瘤抑制因子p53功能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抑制因子p53 作为基因组的守护者,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和促进细胞凋亡而阻止癌细胞及机体肿瘤的发生,p53还能参与DNA损伤修复、调节机体代谢及调节繁殖生育等功能。除此以外,近年来研究发现,p53能通过促进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而起到抗病毒作用以及p53受IFN的调控和p53作为转录调控因子还能直接转录激活IRF9、IRF5、ISG15和TLR3等抗病毒基因,从而确定了p53在抗病毒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这表明p53可能参与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及炎症反应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4.
通过摇床培养实验,从22个灵芝菌株中筛选出三萜高产菌株GL31,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该菌株生产胞内三萜的发酵条件,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同时研究了GL31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三萜含量及胞内三萜产量的变化曲线,发现该菌株在摇床培养过程中第84h时菌丝内三萜产量高达3.51×102g/100mL;另外先摇床培养84h后再静止培养144h的菌丝三萜含量,菌丝三萜产量分别比仅摇床培养84h的菌丝三萜含量,菌丝三萜产量提高了48.6%和65%,该结果说明静置培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菌丝总三萜的含量。且将两种发酵方式菌丝总三萜的最高产量比较,发现先摇床后静置培养的菌丝总三萜最高产量高于仅摇床培养。  相似文献   
215.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现有猪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优化。以巴马小型猪为供体,采用超数排卵技术,采集5~6日龄的胚胎(囊胚/桑椹胚),比较冷冻方法、胚胎承载工具胚胎、透明带处理和冷冻胚胎移植受体对猪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方法I[胚胎首先在冷冻液1(TCM199+20%FBS+10%EG+10%DMSO)中平衡3min,然后立即转入冷冻液2(TCM199+20%FBS+20%EG+20%DMSO+0.4mol/LSUC)中并在1min内装管(每管含2~6枚胚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与冷冻方法II[透明带完整的胚胎在NCSU23(含7.5μg/mLCB)培养液中平衡25min,13000×g离心12~13min,然后在含2mol/LEG的NCSU23中平衡5min,再在含8mol/LEG+7%PVP的NCSU23中快速漂洗,装进OPS/GMP管,放入液氮保存]冷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GMP法能显著提高冷冻胚胎存活率(83.8%vs77.6%,P<0.05)和囊胚细胞数(47.5vs53.1,P<0.05);以0.5%链蛋白酶(Pronase)处理透明带10s,虽然对猪胚胎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探讨人用体外受精液用于实验大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实验大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人体外受精IVF-20培养液作为大鼠精子获能和受精培养液,对SD、Wistar、GK、F344等四种不同品系的实验大鼠进行体外受精;用mR1ECM培养液对体外受精所得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同时,将所得2-细胞胚胎移植给经假孕处理的受体鼠。结果四个品系大鼠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分别可达83.2%、72.6%、87.8%和71.6%。体外受精卵裂胚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SD大鼠囊胚发育率为16.7%,与体内受精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囊胚发育率(24.5%)差异不显著。80枚2-细胞胚胎移植给2只受体鼠后均妊娠成功,产下正常仔鼠10只,产仔率12.5%。结论用于人体外受精的IVF-20培养液同样适合于实验大鼠精子的体外获能和受精,可以在多种品系获得较高的卵裂率,所得卵裂胚能够在体外发育到囊胚,并且所得卵裂胚在移植给受体鼠后能够产下正常仔鼠。  相似文献   
217.
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得到了玉米(Zea mays L.)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的全长cDNA克隆,命名为mF2K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mF2KP蛋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C端包含高度保守的催化功能区,N端为植物中特有的多肽.将mF2KP基因中一段包含完整催化功能区的片段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融合蛋白具有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Northern杂交证明在种子活力不同的幼苗中,mF2KP的转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种子活力越高,幼苗中mF2KP的转录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218.
摘要:【目的】决定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和在寄主水稻上致病性(pathogenicity)的hrp基因簇是受hrpG和hrpX基因调控的,但还不清楚hrpG和hrpX基因是否共同决定着所有hrp基因的表达。【方法】本文通过基因敲除方式获得了水稻条斑病菌的hrpG和hrpX基因的双突变体。【结果】烟草和水稻上测定结果显示,双突变体与单突变体一样,均在烟草上失去HR激发能力和丧失在水稻上的致病性;相应地,功能互补后双突变体恢复至野生表型。细菌在水稻悬浮细胞、hrp诱导培养基XOM3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NB中生长后的RT-PCR结果显示,NB中hrp基因低水平表达,XOM3和水稻细胞能够高水平诱导hrp基因表达。无论何种生长条件,hrpG单突变体中hrcC、hrcT、hpa3和hrpE基因表达,而hpa1、hpa2、hpaB、hrcJ和hrpG基因不表达;hrpX单突变体中hpa2、hrcC、hpa3、hrpE和hrpG基因表达,而hpa1、hrcT、hpaB和hrcJ基因不表达;hrpG和hrpX双突变体中hrcC、hpa3和hrpE基因表达,而hpa1、hpa2、hpaB、hrcT、hrcJ和hrpG基因不表达。【结论】这提示,水稻条斑病菌的hrcC、hrpE和hpa3基因不受hrpG和hrpX基因单独或同时调控,而hrcT基因受HrpG调控。由此推测,水稻条斑病菌III型分泌系统关键组份的表达有可能通过另外的信号途径进行调控,这为进一步分析III型分泌途经的形成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19.
以大肠杆菌O157DNA为模板扩增VT2-B亚单位,纯化后经EcoRⅠ和XhoⅠ酶切,连入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VT2-B。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实现了VT2-B-GST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得到2株融合细胞,制备了腹水单抗,测得单抗的ELISA效价为104。Western blot表明,该单抗能与重组蛋白特异性的结合。特异性单抗的获得为VT2毒素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0.
单位面积杆数对温室标准切花菊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切花菊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定量分析了单位面积杆数对标准切花菊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和各外观品质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冠层吸收的生理辐热积为指标的可定量预测单位面积不同杆数对温室标准切花菊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单位面积杆数的增加,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其植株的平均株高、茎粗、出叶数、花径均降低.所建模型对多杆栽培和不同密度单杆栽培的标准切花菊单杆地上部分鲜质量、株高、茎粗、出叶数、花径和单位面积出花枝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96、0.94、0.91、0.81和0.97,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16.1%、10.1%、12.8%、13.4%、15.9%和16.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该模型可为温室标准切花菊栽培密度和栽培杆数的优化以及品质的光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