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rm1-1、rm1-3、02-42-6、rm1-4和rm48-2等5个菊花品种3年自交结实率及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和花粉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rm1-1、rm1-3和02-42-6属自交结实品种,结实性主要来源筒状小花;rm1-4和rm48-2为自交不结实品种.(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rm1-1、rm1-3和02-42-6中期Ⅰ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93Ⅰ+23.64Ⅱ+0.85Ⅲ+0.64Ⅳ、0.92Ⅰ+ 24.40Ⅱ+ 0.78Ⅲ+0.51Ⅳ和0.45Ⅰ+ 25.04Ⅱ+0.36Ⅲ+0.55Ⅳ;rm1-4和rm48-2每个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53Ⅰ+25.25Ⅱ+0.84Ⅲ+0.16Ⅳ和1.39Ⅰ+24.87Ⅱ+0.42Ⅲ+0.40Ⅳ;后期和末期5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均出现不同频率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但大部分花粉母细胞均能正常发育.(3)5个品种花粉萌发率为8.1%~28.9%,其中rm1-1最低,rm1-4最高.结果表明,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育性与自交结实率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应用反应扩散方程的不变原理和构造适当的Liapunov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反应扩散模型的唯一齐次正平衡态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进一步,根据Dunbar et al.(1986)和Hutson与Moran(1987)得出的动力学系统结果,我们得到了判别具有持续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主要应用反应扩散方程的不变原理和构造适当的Liapunov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反应扩散模型的唯一齐次正平衡态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进一步,根据Dunbar et al.(1986)和Hutson与Moran(1987)得出的动力学系统结果,我们得到了判别具有持续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患者129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相似文献   
65.
山竹岩黄蓍固沙群落对土壤养分及生物活性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半流动沙丘为对照,对5、10和22年生山竹岩黄蓍人工固沙群落不同层次(0~10、10~20和20~30cm)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山竹岩黄蓍固定流沙后,随着群落年龄的增长,土壤中C、N、P、K含量及生物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0~10cm土层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10~30cm土层.0~30cm土层中C/N由7.3增加到8.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脱氢酶、硝酸还原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是对照的49.7~284.5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cDNA文库作为模版,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我国东北红豆杉紫杉烷13α-羟基化酶(Taxane 13α-hydroxylase,简称13OH)的全长cDNA,将PCR产物克隆到pGM-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长度为1458bp。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碱基序列与已经报道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13OH基因的一致性为99.38%,其氨基酸序列同与已经报道的东北红豆杉的13OH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9.18%。将获得的cDNA全长序列正向插入到含有GUS报告基因的pCambia1305.1后成功地构建出东北红豆杉13OH植物表达载体pC13OH,通过电击法把pC13OH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中。利用该工程菌株对普通烟草进行了转化,在潮霉素选择压力下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利用13OH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筛选到4株阳性再生植株。在这4株再生植株中,有3株植株GUS报告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呈现阳性反应,表明该植物载体表达载体中与13OH相融合的GUS基因成功地得到了表达。本研究为今后深入研究13OH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和开展紫杉烷13α-羟基化酶基因对红豆杉细胞的转化以及研究作用于该基因的小RNA调节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用双引物法对GI基因进行体外定点突变,构建了突变体Q20L和G247D。含突变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TKD-GIQ20L及pTKDGIG247D在E.coli K38菌株中表达。纯化的突变酶与野生型酶相比:(1) GIQ20L的最适反应温度下降5℃,热稳定性为野生型酶的78%,对底物的亲和性增强;(2) GIG247D的酶活提高约33%,最适pH下降0.6个单位,但热稳定性降低。初步分析认为,Gln 20位于α0~α1螺旋之间,其亲水侧链被Leu的疏水侧链取代后,分子表面增强的疏水作用,反而不利于蛋白质的稳定,使GIQ20L的热稳定性降低。Gly247是酶活性中心β折叠(242~247aa)的最后一个残基。引入电负性极强的Asp后,可能改变分子的静电场分布,影响了活性部位的电荷传递过程,使GIG247D酶活提高。引入的电荷,可能改变活性中心可解离基团的pKa,使其最适pH下降。另外Asp247的侧链在周围空间结构中显得过于拥挤,易与其他侧链产生排斥,由此影响到β-折叠的稳定性,接近亚基结合面的Asp247,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亚基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最终导致酶热稳定性的降低。GI酶活和最适pH的改善更利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8.
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南北样带的自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滕菱  任海  彭少麟 《生态科学》2000,19(4):1-10
介绍了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南北样带的自然情况,包括地理范围、地貌、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通过对东部样带内气候与植被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与温度是影响东部样带内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滕云  王慧 《遗传》2002,24(3):356-358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患者常有进行性夜盲和视野缺损。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已经发现有12个基因座与之有关,其中6个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对于这些致病基因的结构、突变及其功能目前已有了新的研究进展。 Abstract:Retinitis pigmentosa (RP) describes a genetically and clinically heterogeneous group of disorder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gradual degeneration of photoreceptor cells.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 a progressive loss of night vision,leading to night blindness and peripheral-visual-field loss.At least 12 loci have been mapped to chromosomes,and mutations in an ever increasing number of genes have been found to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 (ADRP).Six of the 12 genes known to cause ADRP have been cloned.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the studies of structure,mu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se genes.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