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李??    ??  王??    ??  朱??    ??  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4):66-69
果蝇防御素基因位于它的第二条染色体右臂上,其编码产物具有抗菌肽活性,主要时革兰氏阳性菌有抗性。由于其有牢固的分子骨架、广泛的分布以及生物活性,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使用NCBI的资源分析黑腹果蝇防御素及其同源序列,并讨论了昆虫防御素的起源和分子进化。  相似文献   
402.
红枣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姗样作用、抗变态反应、抗肿瘤作用、免疫增强作用、增强肌肉力量、抗疲劳、保护肝脏、降压、镇静安神、抗惊厥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03.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2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减少毒副作用 ,有必要定向改造rhIL 2的分子结构 .用PCR法从白细胞介素 2 (IL 2 )cDNA全序列中扩增成熟的肽基因片段 ,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2第 12 5位游离的半胱氨酸编码序列突变为丙氨酸序列 .编码 18位亮氨酸的序列突变为蛋氨酸序列 ;编码 19位亮氨酸的序列突变为丝氨酸序列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 2 (MvIL 2 )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9K重组 ,酶切线性化后用Invitrogen转化毕赤酵母试剂盒导入酵母细胞进行整合 ,经筛选得到一高表达白介素 2的克隆 .SDS PAGE显示 ,表达量约占总量的4 5 7% .经Western印迹验证 ,重组人白介素 2有免疫活性 ;与野生型IL 2相比 ,所获得的突变型IL 2纯品的比活性为 4 0× 10 7IU mg蛋白 ,比天然型IL 2高 4~ 5倍  相似文献   
404.
甲哌Weng对棉花幼苗侧根发生的诱导效应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16和中棉所29号为试验材料,用垂直板培养法试验结果表明400 mg*L-1 甲哌钅翁(DPC)浸种处理显著促进棉花侧根发生,侧根原基发生量、发育速度和发生区长度都显著增加.去除侧根后,DPC增加侧根原基发生量和发育速度.在低温逆境情况下,DPC显著促进侧根发生,对增加抗低温能力有利.DPC处理提高了幼苗主根中部生长素、玉米素及其核苷含量,可能是诱导侧根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05.
土壤肥力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基础土壤肥力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比低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其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都显著提高,但清蛋白和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比例为低肥力土壤高于高肥力土壤,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为高肥力土壤高低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比高肥力的早,高肥力土壤栽培小麦的籽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提高主要源于灌浆后期合成的快,高肥力土壤垢小麦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评价值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或长于低肥力的。  相似文献   
406.
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苹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苹果基因转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转化体系,选择标记,报告基因及目的基因的遗传学行为等方面综述了苹果遗传转化研究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其在苹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对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莱果上的应用前景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7.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Pvu II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柳淑芳  杜立新  闫艳春 《遗传》2002,24(3):267-270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能调控雌激素的合成,影响繁殖功能。将ESR基因作为控制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分析其Pvu II多态性与高产猪种莱芜猪和国外引进猪种长白猪产仔数的关系。序列分析发现,PCR扩增区56bp的Pvu II酶切片段位于RFLP分析获得的37kb正向序列的起始部分。因ESR基因在高产仔数的莱芜猪中的Pvu II多态性分布不能证实B基因为优势基因,故推测37kb条带对该猪种产仔数可能不起决定作用。 Abstract:Estrogen receptor (ESR) can regulate the synthesis of oestrogen and affect the reproduction of swin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vuII polymorphisms at estrogen receptor gene and litter size was analyzed in Laiwu breed and Landrace breed by candidate gene method.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56bp of PvuII polymorphisms was the same as the beginning sequence of 37kb of RFLP.The distribution of PvuII polymorphisms also could not prove that B gene was a superior gene,and there was no decisive effect of 37kb band on litter size in pigs.  相似文献   
408.
皮氏菊头蝠夏季的捕食行为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蝙蝠超声波探测器和CoolEditor 2 0 0 0声波分析软件研究了皮氏菊头蝠 (Rhinolophuspearsoni)的超声波信号 ,同时在野外研究了其捕食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皮氏菊头蝠是FM/CF/FM型的食虫蝙蝠。其回声定位信号的CF声波两端均附有短暂的FM信号 ,每次声波脉冲包含 2段信号 ,第 1段信号的CF频率为 (6 1 0 8±0 0 19)kHz ,持续时间为 (4 6 85± 3 72 )ms ;第 2段信号的CF频率为 (6 0 97± 0 0 3)kHz ,持续时间为 (35 12± 2 6 7)ms。在对皮氏菊头蝠的捕食行为研究中 ,通过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皮氏菊头蝠在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主要以式捕食鳞翅目 (Lepidoptera)、鞘翅目 (Coleoptera)等中型个体的昆虫 ,对食物种类及其体型具有选择性。此外 ,其形态与回声定位功能之间还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9.
苹果生长前期昆虫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苹果生长的前期 ,将苹果树分为 1 8个区 ,研究每个区立体空间中的昆虫群落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苹果树中昆虫 (及螨类 )共有 2 7种 ,其中植食性害虫 1 5种 ,种数占总量的 5 5 5 6% ,天敌昆虫 1 2种占 44 44% ;昆虫群落在树上、下、中及内外层差异大 ,而在东、南、西、北 4方位上差异小。通过频次比较的方法与 χ2 检验得出 :梨星毛虫IlliberispruniDyar、山楂叶螨TetrangchusviennensisZacher、顶梢卷叶蛾SpilonotalechriaspisMeyrich均符合负二项分布 ;采用聚集指标法计算得出 :梨星毛虫、山楂叶螨、顶梢卷叶蛾均为聚集型分布 ,另外 ,山楂叶螨的I值最大 ,聚集度最高。以上的研究为苹果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10.
大叶苦丁茶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冬青科大叶苦丁茶进行成分提取、分离 ,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所含几种主要成分的POV值 ,以及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物POV值的影响 ,同时进行抗氧化性能分析及评价 ;其中所含多酚和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性能较强 ,具有进一步开发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