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68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7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盘鮈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及两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盘鮈属是我国鲤科鱼类的一个特有属,过去已记录7种,因早期发表的云南盘鮈原始描述简略,国内又无人察看过模式标本,造成一些种名归属混乱。本工作在核对多数种的模式标木或地模标本的基础上,对盘鮈属鱼类的分类性状重新估价,认为多鳞盘鮈 D.polylepis Huang不能成立,为长鳔盘鮈 D.macrophysallidos Huang的同物异名,予以归并,经整理本属鱼类可分为8个种,其中具2个新种,文中给出了分种检索表,还就过去分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核酶Ripc对HBV基因体外转录物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平  徐炜 《病毒学报》1993,9(3):278-280
  相似文献   
53.
A recombinant plasmid containing a full leng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cDNA sequence in antisense orientation was transferred into cells of a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 BEL-740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ell clone JX-0 transferred with the vector plasmid and the parent BEL-7404 cells, the antisense EGFR transferred cell clone JX-1 showed a decreased EGFR gene expression and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growth potential either in anchorage-dependent or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Furthermore, JX-1 cells appeared to be distinctly dependent on serum concentration for monolayer growth.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ntisense EGFR could partly block the EGFR gene expression and reverse the malignant growth properties of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相似文献   
54.
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双价灭活疫苗的人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士  黄永成 《病毒学报》1993,9(2):144-151
  相似文献   
55.
56.
Effectivebiodiverdityconservationneedsasoundlegalsystemthatincludesthelegisla-tionininternational,nationalandlocallevels.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thatenteredintoforceonDecember29,1993,isaninternationallegalinstrument.Asaframeconvention,ithasformedalegalsystem,togetherwiththeotherinternationalagree-mentssuchastheConventionon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EspeciallyasWater-fowlHabitat(Ramsar1971),theConven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theWorl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P…  相似文献   
57.
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工程菌经发酵培养、纯化后获得纯的制品,采用斑点杂交技术,用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超声裂解的全工程菌DNA作为探针,检测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纯品,结果显示: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纯品中的外源DNA含量小于100pg/剂。  相似文献   
58.
阐明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是评估性状分类价值以及揭示类群关系和进化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泡沙参复合体内6个天然居群的材料,利用居群样本分析、子代测定和杂交试验等手段,结合统计学方法对该复合体一些在以往类群划分中起鉴别作用的形态性状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叶形、叶缘锯齿数目和大小、茎叶被毛、花萼裂片齿数、花梗长短等性状都是遗传性比较强的性状,而且性状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性状在居群内呈现连续变异且变异幅度非常大,以致于变异的两个极端个体被分别作为不同的种处理。通过对野外居群样本的统计分析和对极端变异类型个体所进行的子代测定及其人工杂交,进一步证实上述性状是受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其变异幅度大,变异式样中并不存在任何程度的间断性,因而至少在本复合体内没有鉴别意义。因此,以往建立在上述性状变异基础上的3个类群(A.biformifolia Y.Z.Zhao;A.bockiana Diels和A.polydentata P.F.Tu et G.I.Xu)均不成立。最后,本文对形态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及其与类群划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亚科植物除了少数属的一些种分布到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些种分布或延伸到亚热带山地、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外,绝大部分的属、种均分布于泛北极区域。根据其17个属的地理分布式样,把它们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1)北温带分布类型4属;(2)北温带和非洲分布类型1属;(3)北半球温带和南半球间断分布类型1属;(4)欧洲和东亚间断分布类型1属;(5)西亚分布类型1属;(6)地中海分布类型3属;(7)欧亚和温带亚洲分布类型1属;(8)东亚分布类型5属。本文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花粉和染色体的性状分析,认为东亚特有的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和铁破锣属可能分别是联系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鸡爪草属和金莲花属以及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的中间类型。另外,文中详细地统计了该亚科的不同等级分类群及特有种在各个植物区的分布,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讨论了各个植物区所具有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提出了如下论点,即东亚植物区(特别是中国西南部)不但是金莲花亚科植物分布的多度和多样性中心以及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伊朗-土兰区及地中海周围是第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0.
金缕梅科:地理分布、化石历史和起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利用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金缕梅科各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和分布式样,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及古气候等证据,讨论该科的分布中心,可能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以及现代分布式样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金缕梅科植物共30属144种,间断分布于亚洲西部、东部、东南部,非洲东部、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中美洲和北美洲的东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尚无现代类群分布的记载。它基本上是一个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分布的科。通过对该科30个属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的分析,将金缕梅科属的分布归纳为:A.热带分布类型(18属),包括(1)热带亚洲分布(11属),(2)热带中美洲分布(2属),(3)热带非洲分布(2属),(4)热带大洋洲分布(3属),B.温带分布类型(12属),包括(5)东亚分布(7属),(6)西亚分布(2属),(7)西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9)北美分布(1属)。东亚区南部到印度支那区北部(即中国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是它的现代分布区中心;根据化石证据、原始类型分布和外类群分布分析,提出该科植物起源于劳亚古陆,并曾经有一个很长的白垩纪历史,至少在早白垩纪金缕梅科植物的先驱就已经出现。最后,从地质和气候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了金缕梅科现代分布区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