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bstract The bionomics of Campoletis chlorideae and the regularity of its seasonal fluctuations were studied in Changsha district, Hunan province. Field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en generations of C. chlorideae a year, of which seven occurred in cotton fields. Three peaks of cotton bollworm parasitization by C. chlorideae were observed, early May to late June, mid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mid September to mid October respectively. One peak occurred in tomato and tobacco fields, the other two in cotton fields. The parasitization rate ranged from 25. 1 % ‐63. 1 %. The total development time from egg to adult ranged from 13. O days at 32°C to 75. 5 days at 11. 6 °C. Each wasp could parasitize the 5–23 second instar larvae of tobacco caterpillar. C. chlorideae could parasitize the cotton bollworm, beet armyworm and tobacco caterpillar, but preferred the cotton bollworm larvae. C. chlorideae could parasitized 1st‐ 3rd instar larvae of the tobacco caterpillar, but seldom parasitzed 4th ‐ 6th instar larvae. Moreover, C. chlorideae preferred second instar larvae. Theoretical models for developmental speed, adult longev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were proposed. The overwintering of C. chlorideae Uchida was also discussed. Moreover, methods for utilization of C. chlorideae Uchida in crop protection were presented and the bionomics of Curyoletis chlorideae in both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Yellow River Valley we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142.
本研究运用FTIR技术,对栽培和野生黄花蒿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指认,并比较分析两者不同部位青蒿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酰胺、芳香类物质均以栽培黄花蒿茎和叶片中多;可溶性多糖和糖苷类物质,栽培与野生黄花蒿茎中含量相近,但是,叶片中含量以栽培黄花蒿高;纤维素类物质,栽培茎少于野生茎,而两种黄花蒿叶片的纤维素含量相近.与青蒿素标准品比较,栽培和野生黄花蒿不同部位青蒿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栽培叶最高,其次是野生叶,栽培茎的含量最低.所以,运用FTIR技术可以快速判断栽培和野生型黄花蒿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对黄花蒿的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3.
枸杞多糖LBP-I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何进梁运祥张声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系)Isolation,purificationandpropertyidentificationofpolysacch...  相似文献   
144.
NO—样松弛因子对止血带休克大鼠血管舒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在大鼠止血带休克(ToS)模型上观察NO前体L-精氨酸L-Arg,NO合成阻断剂L-NNA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兰(MB)对离体胸主动脉舒缩活动的影响。发现止血带休克大鼠离体灌流的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血管组织cGMP含量增加。L-Arg可增强这一变化,而L-NNA或MB可减轻上述变化,而且这些药物作用不受血管内皮是否存在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非内皮细胞源的NO-样松弛因子(NO-LRF)是引起止血带休克动物血管低反应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5.
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试管培养的实生苗新展开叶片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液体MS(除去NH4NO3)附加2,4-D 1.0 m g/L和葡萄糖0.4 m ol/L的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植板率达到19.4% 。在未添加新鲜培养基的情况下,原生质体再生的细胞可持续分裂,并于3个月时长成2 m m 大小的愈伤组织。将该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玉米素0.5 m g/L和IAA 0.1 m g/L的固体MS培养基上,分化出苗。试管苗经诱导生根,长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便携式脑循环功能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参数算法和仪器设计方法。该仪器动用超声多普勒、超声脉冲和臂式自动血压模块检测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及肱动脉舒张压和收缩压。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简化的脑血管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可获得人体颈动脉系统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临界压力及搏动指数等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动力学参数。该仪器结构精巧、操作便捷、指标敏感,适用于各级医院、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和社区康复中心对脑血管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7.
秦岭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峪河流域位于秦岭北坡 ,北纬 33°47′~ 34°0 5′,东经 1 0 8°1 5′~ 1 0 8°2 7′。根据田峪河流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种类组成及其构成特点 ,将该流域的植被分成 5个类型 : .次生灌丛 ; .落叶阔叶林 ; .针阔叶混交林 ; .针叶林 ; .亚高山灌丛。它与秦岭北坡的植被类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8.
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鸟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延蜀 《四川动物》2001,20(4):185-189
1986年7月至2000年9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乌类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乌类141种,分属14目30科94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份有83种,占全区鸟类总数的58.86%;东洋界成份40种,占28.37%;广布种18种,占12.77%。  相似文献   
149.
烟田龟纹瓢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8块烟田的龟纹飘虫空间分布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虫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均属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所致,抽样方式以棋盘式抽样代表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0.
蜜环菌发光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蜜环菌发光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气是蜜环菌发光的必要条件;蜜环菌发光还需要适当的温度,37℃为发光的最适温度,45℃以上的温度会使蜜环菌丧失发光的能力;1%的乙醇浓度能够促进蜜环菌的发光,10%以上的乙醇浓度就会使密环菌的发光减弱乃至丧失;蜜环菌的发光可能是由荧光酶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