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3年   1篇
  1928年   1篇
  1918年   1篇
  1917年   1篇
  1916年   1篇
  1915年   1篇
  1913年   2篇
  19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蒙古扁桃幼苗茎尖,茎切段和叶片等外植体均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脱分化与再分化决定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 NAA0.1mg/L,芽分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MS+IBA0.5mg/L。  相似文献   
52.
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甲型流感病毒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国内首次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多个质粒共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得到了具有活性的甲型流感病毒.采用自行构建的含有polⅠ和polⅡ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pIVV2质粒,将A/PR/8/34(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全部8个RNA节段的cDNA分别克隆到该质粒的两个启动子之间,得到了8个可在真核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质粒.将这8个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培养48h后吸取上清液,转接入MDCK细胞中,再经过72h培养,发现在MDCK细胞中有明显的流感样细胞病变产生,测上清病毒血凝滴度为1:10.将MDCK细胞冻融液继续接种鸡胚和MDCK细胞,培养后将鸡胚尿囊液和MDCK细胞冻融上清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证明所得病毒为A/PR/8/34(H1N1).此结果将有助于国内今后对流感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辛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张增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陈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林志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大麦;;小偃麦;;易位系  相似文献   
54.
白珠树属5种药用植物木脂素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Z.Hsu&R.C.Fang〕是治疗风湿病的民族药,目前还没有评价质量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一般认为水杨酸甲酯是可能的有效成分,但根据作者的最新研究[1~3],建议暂用滇白珠木脂素苷含量作滇白珠的质量标准,同时建立[4]和改进[5]了分析木脂素苷的高效液相法,并研究了木脂素苷在滇白珠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季节和地区对含量的影响[6]。根据作者对白珠树属(GaultheriaKalmexL.)的研究[7],发现具有抗风湿活性是该属许多植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其中至少有15种(变种)植物在民间被用于风湿病治疗[8],为了分析和比较这些植物在相关化…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大鼠灌服 99Tcm -嗜酸乳杆菌后 ,观察肠影像变化 ,测定小肠传递时间。方法 :将 18只大鼠随机分 3组 ,每组 6只。第一组动物灌 99Tcm-嗜酸乳杆菌 ;第二组动物灌 99Tcm O- 41mci;第三组动物灌 99Tcm- DTPA面粉湖剂 1m ci。灌胃后 1、2、3h,分别做平面静态显像。 3.5 h,断颈处死动物 ,取血计算毫升数 ,解剖取胃、小肠、大肠和盲肠。测定每只动物血中的放射性计数。测定胃、小肠、大肠和盲肠的微居里(μci)数。结果 :3组动物肠影像无明显差异。随着灌胃后时间的延长 ,小肠影像逐渐变大 ,放射性分布逐渐浓聚。小肠内放射性活度 ,第一组和第三组分别与第二组比放射性活度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第一组与第三组比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大肠内放射性活度 ,第一组和第三组分别与第二组比放射性活度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第一组与第三组比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运用 99Tcm-乳杆菌测定小肠传递时间除具有传统方法测定所具有作用外 ,还由于乳杆菌在胃肠道内突出的生理作用 ,必将在抗生素的利用、控制肠道感染、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免疫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可同时观察肠道的影像变化  相似文献   
56.
胸腺素α原融合蛋白基因表达、纯化与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素α原及胸腺九肽在体内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 .根据大肠杆菌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设计并人工合成了胸腺素α原及胸腺九肽融合蛋白的特异引物 .以胸腺素α原cDNA为模板 ,应用PCR及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该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将其插入pBV2 2 0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通过温度诱导使该融合蛋白高效表达 ,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高效特异性纯化 .运用MTT法初步测定了该融合蛋白的活性 .结果表明 ,该融合蛋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胸腺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融合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是引起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hyperacuterejection ,HAR)的主要抗原 .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降低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将人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单独或连接在一起导入猪血管内皮细胞PEDSV .15中 ,检测细胞表面的抗原及异种天然抗体对细胞杀伤作用 .结果表明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可以将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清除 74 13%,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也可以清除 4 7 75 %的细胞表面异种抗原 ,但二者都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 .当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双基因在内皮细胞内共表达时 ,则可以基本清除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抗原的减少也可以相应地减弱内皮细胞对异种天然抗体介导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尤其是双基因共表达时细胞基本不被杀伤 .结果表明 ,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有效地清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克服HAR的发生 ,为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 ,探讨克服异种移植HAR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8.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栽培的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鳞茎为实验材料,采取“无液处理”的简捷方法获取外植体,并筛选出中国水仙离体鳞茎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59.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阮永明  吴坤君 《昆虫学报》2001,44(2):205-212
报道了棉花、烟草、番茄和辣椒4种植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番茄上产卵,在辣椒上的着卵量最少。初孵幼虫喜选食嫩棉叶,选食辣椒嫩叶的虫数最少。4组幼虫取食嫩叶时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都有显著差异,顺序为棉叶组>烟叶组>番茄叶组>辣椒叶组。幼虫存活率以取食棉花时最高,取食番茄时最低。棉花组成虫的产卵量最高,烟草组的产卵量最低。取食棉花的棉铃虫种群增长的速度约为取食番茄时的14倍。6龄幼虫能有效利用和转化棉铃、烟草蒴果、辣椒果实,而对番茄果实的利用和转化效率较低。棉铃虫可分别以这4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为食完成世代循环。其中,棉花是最适宜的寄主,辣椒和番茄是较不适宜的寄主。  相似文献   
60.
乌龟白细胞发育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乌龟骨髓、脾脏、肝脏等几种组织涂片的观察研究,发现骨髓与脾脏是乌龟的主要造血器官;白细胞的发育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个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乌龟白血细胞的发育及命名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