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3年   1篇
  1928年   1篇
  1918年   1篇
  1917年   1篇
  1916年   1篇
  1915年   1篇
  1913年   2篇
  19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木质纤维素乙醇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的潜力,其生产过程包括生物质预处理、纤维素酶生产、水解和发酵等多个步骤。将纤维素酶生产、水解和发酵组合在一起的统合生物加工过程(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由于能降低水解和发酵成本而具有应用于纤维素乙醇生产的潜力,该技术的关键是构建能有效降解纤维素的工程菌株,而构建表达纤维素酶的酿酒酵母即是其中一种选择。采用鸡尾酒多拷贝δ整合的策略将7种纤维素酶基因(Trichoderma reesei cbh1、cbh2和egl2,Aspergillus aculeatus cbh1、egl1和bgl1)表达盒整合至酿酒酵母W303-1A染色体上,经4轮整合筛选得到菌株LA1、LA2、LA3和LA4。对这4个菌株进行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从LA1到LA3各种纤维素酶活性呈递增趋势,而LA4的酶活性与LA3的酶活水平相当。对菌株LA3进行酸碱预处理玉米芯料的发酵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外加商品化纤维素酶的情况下,与对照菌株W303-1A和AADY相比,LA3能有效利用纤维素料发酵产醇;②与分步整合的菌株W3相比,发酵性能更优;③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影响菌株发酵性能。这些结果表明,鸡尾酒δ整合是一种有效的构建酿酒酵母CBP菌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根系可分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Bacillus subtilis fibrinolytic enzyme,BSFE)的转基因烟草在0、8、16和24h的光照条件下,在25℃、30℃和昼30℃/夜25℃、16h/8h光暗培养条件下和通气与不通气的水培处理下,其水培液BSFE活性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延长光照时间可加快其根系向水培液中分泌BSFE,峰值出现提前,但培养后期水培液BSFE活性急剧降低。四个时间处理相比,8、16h光照处理能维持该转基因烟草根系BSFE分泌的较高水平。建议生产中使用16h以上光照培养.适当缩短培养液更新周期,以8~10d为宜。昼30℃/夜25℃培养条件下水培液BSFE活性在峰值出现前介于30℃、和25℃培养条件之间,而峰值出现后则高于30℃、和25℃、培养条件,说明温度对器官生长、代谢的影响是造成3种温度处理下水培液BSFE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通气处理可提高该转基因烟草根系BSFE的分泌水平。但在1~15d的培养期内,通气处理与不通气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通气处理对短时间培养并不必要。  相似文献   
174.
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IL群体131个系,在小麦中首次对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气孔导度等5个抗旱相关生理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3个性状5个加性QTL,涉及1D、2B、5A、7B共4条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74%~36.96%。其中.3个QTL即QSDd,sdau-7B、Qspc,sdau-1D、QNra,sdau-1D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9.28%、23.11%和36.96%,其加性效应都源于山农483。讨论了可能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QTL及其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5.
探讨三段移床法智能跟踪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Smart-prep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简称Smart-Prep CeMRA)在检查下肢血管性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GESignatwin exciteⅡ型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6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疾病进行三段移床法Smart-PrepCeMRA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清晰的下肢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造影图像。结论 采用Smart-PrepCeMRA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图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研究多氯联苯 (PCBs)暴露对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探讨剑尾鱼器官组织内SOD活性变化作为环境风险评价 (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测定了PCBs对剑尾鱼 30d的半致死浓度 (LC50 ) ;使用浸浴法以 0、2、5 0 μg L三个PCBs浓度为剑尾鱼染毒 ,定量测定了 72h内肝、鳃及卵巢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PCBs对剑尾鱼的 30dLC50 为 1 0 5 80 μg L ;PCBs对剑尾鱼肝脏和卵巢的SOD活性有明显 (P <0 0 1 )的影响。在最初染毒的 1 2h内 ,SOD活性略有上升 ,但随暴露时间延长 ,浓度增加 ,肝和卵巢的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此外 ,结果还显示肝组织的SOD活性较高于卵巢的SOD活性 ,表明不同器官组织的SOD活性对PCBs胁迫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中鳃组织SOD活性在PCBs暴露后其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表明剑尾鱼肝细胞SOD活性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 (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77.
内吗啡肽-2的人工合成及其酶促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吗啡肽-2(endomorphin-2)是Zadina等人[1]于1997年发现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四肽,它存在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内[2].它是内源性μ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具有高亲合性(K1=690pmol,L)和选择性(δ/μ=13400、K/μ=7600).  相似文献   
178.
转抗虫基因欧美黑杨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抗虫欧美黑杨的叶,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最佳接种时间为8月份,新芽生长迅速。基本培养基为MS,较适初培养基为MS+6-BA0.5mg/L(以下单位同)+NAA0.01mg/,附加30g/L,蔗糖,7g/L琼脂。愈伤组织诱导并同时分化出新芽培养基为MS+6-BA1.5 NAA0.3,附加40g/L蔗糖,6g/L琼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6-BA1.0 NAA0.1 GA2.0,附加30g/L蔗糖,5g/L琼脂。生根培养基为MS+IBA2.0。  相似文献   
179.
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对栓皮栎种群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主要发育根系;(2)栓皮栎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受到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无性繁殖在林分更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性繁殖则是维持和丰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基因;(3)栓皮栎喜光,但对温度,降雨和土壤要求并不严格;(4)通过对优势种群重要值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陕西栓皮栎种群所在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5)栓皮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垂直分布幅度范围较大,分布的海拔上限自北向南,由东向西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80.
干扰素-β1b的高效表达、纯化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FN-β1b是大肠杆菌产生的17位Cys被Ser替换的人IFN-β的类似物,为了获得高表达,使用了大肠杆菌的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IFN-β-1b基因,插入质粒pBV220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IFN-β1b的制备过程,包括发酵和一系列的纯化步骤.经修饰,IFN-β1b基因在启动子PRPL控制下发酵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培养的细菌经收集、裂解后,将包涵体释放出来,包涵体经含SDS的溶液溶解,DTT还原.纯化过程包括有机溶剂抽提、分子筛层析、脱盐、氧化复性和反相层析,并用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IFN-β-1b在不同种系来源的细胞上显示不同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