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3年   1篇
  1928年   1篇
  1918年   1篇
  1917年   1篇
  1916年   1篇
  1915年   1篇
  1913年   2篇
  19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为使嵌合分子 ut- PA获得抗 PAI- 1抑制作用的性质 ,将删除了编码 u- PA中 R1 78- R1 79-H1 80 - R1 81的 1 2个核苷酸的 u- PA c DNA[u- PA( 1 ) ]的 Bam H - Eco R 部分酶切片段 ,克隆到含嵌合蛋白 ut- PA基因的转移载体 p VL 1 392 - ut- PA的相应位点中 ,构建了一个含有新的嵌合蛋白基因 ut- PA( 1 )的转移表达载体 p VL1 392 - ut- PA( 1 ) .在昆虫病毒表达系统 sf- 9细胞中表达该嵌合蛋白基因 ,表达上清具有纤溶性 ,用血纤维蛋白平板法和 S2 4 44 显色底物法分别测得活力为 2 4 8IU/ml和 380 IU/ml  相似文献   
152.
为了弄清抗肿瘤活性物质火菇素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活性在保存时自然衰减的规律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测定了火菇素的圆二色性并用蛋白质二级结构解析程序分析了火菇素的溶液二级结构 ,研究了火菇素的变性动力学 .火菇素的远紫外圆二色性的研究表明 ,其水溶液在 2 0 8nm处表现为大负峰 ,最大平均残基摩尔椭圆度 [θ]2 0 8=- 6574deg·cm2·dmol-1,在 2 2 3nm处为肩 .经二级结构解析程序计算分析 ,火菇素的二级结构组成为 :α螺旋 1 5.2 % ,平行 β折叠片和 β转角6.1 % ,反平行 β折叠片 32 .7% ,无规卷曲和 γ转角 2 3.4% ,其中二硫键和芳香氨基酸对火菇素圆二色性的贡献占 2 2 .6% .热变性几乎使所有的二级结构都遭到破坏 ,转化为无规卷曲 .利用已建立的火菇素免疫单向琼脂扩散定量检测技术 ,对在 4℃下保存的火菇素进行了长期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 ,在保存过程中火菇素的活性逐步降低 ,同时其二级结构也被破坏 .根据实验结果 ,建立了火菇素变性的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 :ct=coe-t/τ,该模型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结果 .根据模型方程计算的火菇素的寿命为 370 d,半衰期为 2 56d.说明火菇素这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比较容易长期保存 .  相似文献   
153.
黑麦1R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体外扩增及扩增产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Leitz显微操作器,在国产倒置显微镜下(400×)用玻璃针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黑麦根尖细胞中的1R染色体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分离出来的1R染色体转入0.5 ml的Eppendorf管中,用蛋白酶K处理,把DNA释放出来;经Sau3A酶切,再与人工合成的Sau3A连接头连接;以连接头的一条链的核苷酸顺序片段为引物对DNA酶切片段进行了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产物的长度大约为300~1000 bp。以生物素分别标记的黑麦总体DNA和小麦rDNA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确实来源于黑麦的1R染色体DNA。这个方法为构建黑麦1R染色体亚基因组文库和筛选1R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植物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响应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介绍了高温影响植物光合器官的主要位点,并分析指出高温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以及高等植物防御高温的主要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5.
柯萨奇病毒B3基因组及其变异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感染是人类急性和慢性心肌炎的常见病因之一,而且也与人类扩张 型心肌病(DCM)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1]}.病毒分离,血清学研究,免疫组化技术 、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均提示肠道病毒与心肌炎关系密切.最近 ,LI等 [2]}用肠道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改良的免疫组化技术对心肌炎或DCM病人心 肌切片中肠道病毒抗原进行检测,此法直接证明了心肌炎或DCM病人体内确实有子代病毒产 生.但是,肠道病毒究竟通过怎样的机制引起心肌损伤还未阐明,推测可能有多种机制参与 .本文仅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3,CVB3)基因组结构及其基因变异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6.
李梅  王清君  梅杰 《植物研究》2002,22(4):508-512
高寒林区引种辽宁种源的中国沙棘,完全适应该地的生态条件,中国沙棘生长茂盛,已正常开花结果,引种的中国沙棘与红皮云杉营造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良好,伴生树种中国沙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7.
乌龟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乌龟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分辨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7种细胞.红细胞核圆形,胞质均匀无细胞器.单核细胞的特征是核内异染色质多聚集于周边,胞质中含有许多囊泡.淋巴细胞的核质比例大.血栓细胞以具细长的指状突起,基本无细胞器为其特征.嗜酸性粒细胞仅含一种圆形颗粒,颗粒质地均匀,电子致密,大小不等.嗜碱性粒细胞颗粒环绕在胞核周围,有三种电子密度、颗粒大小不一的类型.嗜中性粒细胞含有两种电子密度、形态不一的颗粒.    相似文献   
158.
核酸体外扩增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酸体外扩增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酸体外扩增技术。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靶核酸的直接扩增 ,如聚合酶链式反应、链替代扩增、连接酶链式反应、核酸依赖的扩增、Qβ复制、转录介导的扩增和滚环扩增等 ;另一类是信号放大扩增 ,如支链DNA、侵染探针等。就现有的核酸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9.
LPTS抗体的制备和活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PTS是利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 ,得到的一个新的肝相关候选肿瘤抑制基因 (anovelliver relatedputativetumorsuppressor)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LPTS的cDNA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ET 2 4a中 ,在E .coli中表达 ,以Ni+柱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 6×His LPTS融合蛋白。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 ,ELISA法检测其滴度达 2 0 0 0 0以上 ,经亲和层析纯化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该纯化抗体可与真核表达的HA LPTS蛋白和内源性的LPTS蛋白特异性结合 ;免疫荧光分析显示SMMC 772 1细胞内源性表达的LPTS蛋白呈点状分布于细胞核内。以上结果表明获得了效价高 ,活性强的针对LPTS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可用于对LPTS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0.
DNA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考察DNA疫苗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及DNA疫苗的干扰作用。方法 :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供试品阴性对照系列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 ,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 :将疫苗稀释 2倍可用灵敏度为 0 5EU 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