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1篇
  免费   2398篇
  国内免费   202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1683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1340篇
  2018年   1279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1271篇
  2015年   1855篇
  2014年   2208篇
  2013年   2473篇
  2012年   2766篇
  2011年   2458篇
  2010年   1480篇
  2009年   1276篇
  2008年   1504篇
  2007年   1312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麦蛾的求偶行为与区分等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祖琳 《昆虫知识》1994,31(5):270-273
求偶行为是麦蛾的本能,主要由自身生理状态决定,雌蛾全是自发行为,雄蛾多是对异性信息刺激的反应。两性求偶行为都有固定发生程序,有明显的阶段性。本文按其阶段程序特点把两性求偶行为各分为3等9级。非求偶行为概作0等0级。等级数值大小反映了性兴奋强度,统计分析级别数值,就能确定个体或蛾群求偶行为的动态。  相似文献   
222.
223.
蛇床幼茎离体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床幼茎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在MS+2,4-D,0.2mg/L+ZT0.4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转变成胚性愈伤组织。转入MS+NAA0.2mg/L+ZT0.8mg/L培养基以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体细胞胚胎。体细胞胚胎在MS+NAA0.5mg/L培养基中可直接发育成为完整植析。显微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胎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或内部细胞。在鱼雷胚期已有螺纹导管的分化。子叶期的维管组织从两  相似文献   
224.
不同性别黄鳝六种组织中LDH同工酶电泳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研究不同性别黄鳝的血清、心肌、骨骼肌、肝、肾和生殖腺等六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工酶。结果表明六种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谱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不同性别中某些同一种组织的LDH同工酶谱也发生变化,这说明决定黄鳝LDH同工酶表达的因素在不同性别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225.
热带林茎流收集及计算方法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带林茎流收集及计算方法探索周光益,吴仲民,李意德,陈步峰(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CollectionandCalculationMethodsforStemflowinTropicalForest.¥ZhouGuangyi;W...  相似文献   
226.
以移动的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以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LS)区后的猫外膝体的单细胞反应,测定了了579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另外还在视觉剥夺猫外膝体测定了344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与正常猫相似,去视皮层猫和视觉剥夺猫外膝体的少数细胞(约占10%)具有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包括具蝴蝶形调谐曲线的方位调谐特性、双调谐(Bimodal)的方位调谐特性和最优方位随刺激空间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的方位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外膝体的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并非主要由皮层下行投射所致,而是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27.
Summary A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plasmids into Clostridium botulinum by electroporation. A 4.4 kb plasmid vector, pGK12, which contains genes for 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 (Emr) and chloramphenicol (Cmr) was electroporated into C. botulinum type A (Hall A). The highes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as obtained using midlog phase cells, 10% PEG 8000 as the electroporation solution, and 2.5 kV field strength.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as highest (103 transformants/g of DNA) when 1 g of plasmid DNA and 4 × 108 CFU/ml of recipient cells were used. Plasmid DNA recovered from the transformants wa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at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相似文献   
228.
229.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