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伊珍珍  陈子桂  高珊  宋微波 《动物学报》2007,53(6):1031-1040
以36种旋唇类高等类群纤毛虫的核糖体小亚基核苷酸(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 rRNA)基因序列为素材,比较研究了不同条件(包括外类群、内类群的选择,同一基因不同序列长度的组合,不同建树方法和不同分析软件的使用)对纤毛虫分子系统树构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拓扑结构。结果同时提示,在利用有限数据进行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对未明类群的系统关系分析中,必须充分考虑因建树条件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作者同时也建议,在当前可用的分子信息欠充分的前提下,对于纤毛虫任何类群的分子系统学探讨而言,慎重形成结论并尽可能地结合和参照形态学、发生学等资讯,仍是需优先考虑的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92.
【目的】昆虫病原线虫受到化学农药作用后,其对害虫的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可能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噻虫嗪处理的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韭蛆)的杀虫效果及搜寻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通过功能反应试验测定了噻虫嗪(15 mg/L)处理的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SF-SN (Sf)对韭蛆3龄幼虫的致死率和搜寻效应,比较噻虫嗪处理的Sf和未处理的Sf致死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的差异。【结果】噻虫嗪处理的Sf引起的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于未处理的Sf引起的校正死亡率,处理6 h时,较未处理的Sf引起的校正死亡率提高了2.13倍。当Sf浓度固定在6 400 IJs/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 Ⅱ和Ⅲ型方程,与未处理的Sf相比,噻虫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攻击率(a′=0.5592)提高了42.46%,线虫寻找、寄生及致死该试虫所花费的总时间即处理时间(Th=0.0081 d)则降低了44.90%,消耗率(a′/Th)提高了2.59倍,日最大致死量(Namax)则分别提高了1.81倍(Holling Ⅱ)和1.41倍(Holling Ш)。而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搜寻效应均随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当韭蛆密度固定在40头/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致死效果均随着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则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噻虫嗪处理的Sf的寻找参数和相互干扰参数均高于未处理Sf的。【结论】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瞬时攻击率、消耗率、日最大致死量和搜寻效应均高于未处理Sf的,而处理时间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3.
光周期信号在昆虫的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虫能够通过感受光周期的变化来调节体内生理生化过程,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越冬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 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 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DH) 4种重要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中华通草蛉雌、 雄成虫CAT活性在长光周期处理5 d达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 短光周期处理CAT活性在处理5 d达最高值, 且高于长光周期处理, 在处理10 d迅速下降至最低值, 且均显著低于长光周期处理的CAT活性(P=0.005), 后迅速上升并在处理15 d (P<0.05)和20 d (P<0.005)活性显著高于长光周期处理。雌、 雄成虫SOD活性在长光周期下处理10 d达最高值, 且显著高于对照(P<0.001), 且除处理5 d雄虫S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P=0.558)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雌成虫长光周期处理5 d 的SOD活性显著低于短光周期(P<0.001), 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高于短光周期; 雄成虫长光周期下处理的SOD活性均高于短光周期下, 且处理5 d (P=0.04), 15 d (P<0.001)和20 d (P=0.003)的活性差异显著。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 雄成虫Na+K+-ATP酶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 且均显著高于处理0 d成虫酶活性(P<0.001); 短光周期处理不同时间Na+K+-ATP酶活性均高于长光周期处理, 且除雄成虫处理15 d无显著性差异(P=0.142)外, 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 雄成虫LDH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且均显著低于对照(P<0.001)。中华通草蛉越冬成虫在长、 短两种光周期条件下体内酶活力的差异可能是影响两种光周期下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生殖状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4.
95.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uiferus是茶园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黑刺粉虱在北方茶园的越冬分布型及越冬虫态,通过对茶园黑刺粉虱越冬代虫源进行调查,分冠层统计不同越冬时期各虫态的发生量,利用聚集度指标分析、m*-m回归方程分析和Taylor幂法则回归方程分析其空间分布型。结果显示黑刺粉虱越冬代田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种群聚集均数λ>2,聚集原因为种群自身产卵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各虫态在茶树冠层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卵和1龄若虫主要分布于树冠中、上部,3龄、4龄若虫和伪蛹主要分布于树冠中、下部;随着越冬时间推移,卵和低龄若虫占比逐渐减少,至越冬结束黑刺粉虱4龄若虫和伪蛹占种群总量的80%。本研究明确了黑刺粉虱在北方茶园以各龄若虫和伪蛹越冬,越冬期间可缓慢发育至4龄若虫和伪蛹,越冬代田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研究结果可为黑刺粉虱精准预测预报和合理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
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稳定性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去泛素化酶调控在许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63种去泛素化酶在肝细胞癌病人的生存和预后进行分析,发现去泛素化酶JOSD2(josephin domain containing 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P<0.0001),且与总生存期相关(P<0.05)。JOSD2属于去泛素化酶MJD(machado josephin domain)亚家族成员,该家族其它成员与肝细胞癌发生无显著的相关性。对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中JOSD2高表达样本和低表达样本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显示JOSD2高表达样本中与细胞增殖相关通路显著富集(FDR<0.05)。在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JOSD2,发现其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存活、迁移和侵袭(P<0.01)。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去泛素化酶JOSD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JOSD2的肝细胞癌病人总生存期显著降低(P=0.041),过表达JOSD2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存活和转移,提示JOSD2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97.
药用植物华泽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的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华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以嫩茎节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培养基MS+6-BA1.00mg.L-1+IBA0.05mg.L-1利于形成丛生芽,用于继代增殖,30d的增殖系数为9.43;1/2MS+IBA0.05~0.10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适宜移栽于田园土中,成活率93.3%。  相似文献   
98.
99.
One new diterpene, harziaketal A ( 1 ), and one new highly degraded sterol, trichosterol A ( 2 ), along with three known compounds, including one diterpene, harzianone ( 3 ), and two steroids, (22E,24R)-5α,6α-epoxy-ergosta-8(14),22-dien-3β,7α-diol ( 4 ) and isoergokonin B ( 5 ),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marine-alga-epiphytic fungus Trichoderma sp. Z43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CC), Sephadex LH-20 CC, and preparativ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heir structures and relative configurations were assign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ESI-MS) data, and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1 was established by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1 features a hemiketal unit situated at the four-membered ring of harziane-type diterpenes for the first time, while 2 represents the rare occurrence of sterols with rings A and B being degraded. Compounds 1 and 2 displayed weak inhibition against the tested phytoplankton (Amphidinium carterae, 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 Heterosigma akashiwo, and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with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ranging from 14 to 53 μg/mL.  相似文献   
100.
拟南芥——一把打开植物生命奥秘大门的钥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振桢  许煜泉  黄海 《生命科学》2006,18(5):442-446
在过去的20年中,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广泛用于植物生命科学研究。历时10年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于2000年完成,通过测序获得的拟南芥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全部公布在互联网上,有力地推动了植物生命科学研究向前发展。科学家提出的“2010计划”旨在通过全世界植物科学家的努力,到2010年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拟南芥基因的功能。通过拟南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将有助于人类对控制不同植物复杂生命活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