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8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738篇
  63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目的:通过引入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探针(Au-DTNB-Tyr NPs)和金标银染技术,建立基于固态硅片基底的SERS免疫检测新技术。方法:羊抗人IgM-HRP作为检测抗体,在硅片基底上检测不同浓度的人IgM,HRP催化SERS检测探针沉积,利用金标银染技术增强SERS信号。结果:所建立的SERS免疫检测新方法检测人IgM的检测限为10 pg/mL,且SERS信号强度与人IgM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结论:基于硅片基底的SERS免疫检测新技术可高灵敏地定量检测人IgM,为实现固态硅片基底对多种抗原的高通量集成化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β-tricalciumphosphate(β-TCP)支架上分别进行了1、2和4周的三维动态培养,对支架上不同时间和部位的细胞面积/微孔面积及支架动态培养的流体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第1周细胞在支架大部分孔道内粘附生长并出现一定区域的单细胞层和多细胞层,第2周部分区域的部分孔道已填满了细胞并出现多细胞层,第4周大部分孔道几乎填满了细胞,主管道内壁出现了较多的细胞生长.同时发现,支架上各个区域细胞粘附面积不等,部分区域无细胞存在,有的部位2周后细胞逐渐减少.为了研究支架各个位置细胞増殖与流速、剪切应力的关系,建立了支架随机孔道结构的流体分析模型,通过支架上流速和剪切应力分布探讨实验中细胞分布现象的机理.结合计算和实验发现,流体能流到的部位几乎都有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较快的部位速度大多集中在0.24~0.53mm/s,剪切力大多在0.0050~0.023Pa,主管道底部及靠近进口的部位可能存在由于过大的剪切力影响细胞生长的区域.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细胞-支架-流体三者在成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指导体外灌注培养的流量确定、灌注工艺及骨转化动力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了《蛛形学报》(1992~2001)发表的学术论文、刊物特色、作者地区、单位分布,引文概况,并就进一步推动《蛛形学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Black widow spider is one of the most poisonous spiders in the world. Up to now, there have been few systematic analyses of the spider venom compone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venom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work, we employed combinative proteomic strategy to analyze the venom collected from living adult spider 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enom is primarily composed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and has high abundance proteins around 100 kDa. The content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is low. A total of 75 nonredundant venom proteins with distinct function were unambiguously identified. Besides the known black widow spider venom proteins including latrotoxins, a variety of hydrolases and other proteins with special activity were found in the venom, such as proteinase, phospholipase, phosphatase, nuclease, fucolectin, venom allergen antigen 5-like protein and trypsin inhibitor, and so on. Their possible biological actions and relationship with latrodectism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L. tredecimguttatus venom.  相似文献   
85.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11个家系组成的热研2号(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Reyan2’)/Milyang23(Oryza sativa subsp.indica‘Milyang23’)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F7),采用重病区田间自然接种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鉴定了2个亲本及111个RIL家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使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Oryza sativa)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检测到2个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QTL,分别位于第2和第11染色体上,其中第11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为19.58%,表明这是一个主效的QTL,该QTL及其附近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86.
【背景】取食经历对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影响天敌昆虫寄主专一性测定的设计和结果解释。【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观察了入侵豚草的重要天敌——广聚萤叶甲成虫羽化后取食不同植物对其后续产卵寄主选择的影响。【结果】与取食豚草的试虫相比,有取食三裂叶豚草、苍耳或菊芋经历的成虫选择苍耳产卵的频次增加,不再对豚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对产卵识别期的Cox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成虫早期取食不同植物,对后续产卵选择有显著影响,成虫羽化后如果先取食豚草或三裂叶豚草,则选择苍耳产卵的倾向显著低于豚草;但如果先取食苍耳、菊芋和农家向日葵,则选择苍耳产卵的倾向与豚草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由此推测,广聚萤叶甲初羽化成虫取食的植物对其后续产卵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因而在寄主专一性测定中应关注测试前饲喂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87.
广东省曲江县发现鳄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报道了首次发现于广东的鳄蜥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将它与广西的鳄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8.
蚕豆叶绿体atpE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叶绿体的atpE和atpB基因在叶绿体DNA KpnI酶切的第九条(约4.0kb)片段上,此片段被克隆到载体pUC18中,构成重组质粒pUK1。用玉米叶绿体atpE基因作探针对pUK1的ClaI、EcoRI等的酶切产物进行杂交,确定了蚕豆叶绿体的atpE在ClaI酶切的约0.9kb的片段上。根据pBulescript KS(+)DNA多聚接头F引物和R引物测序,得到ε亚基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89.
水分胁迫对小麦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棉农4号春小麦幼苗(Triticum aestiuvum L.ev .Miannong No.4)经一0.5MPa PEG溶液渗透胁迫24、48和72h,使叶片分别受到轻蔗、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在渐进水分腔迫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得合物(LCH Ⅱ)的各组分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对类囊体纱蛋白复合物进行的温和电泳结果显示,在轻度水分胁迫(24h)时,明轻度水分胁迫对其有诱导作  相似文献   
90.
考察5种萃取体系(A:正己烷,B:正己烷/乙醇,C:正己烷/异丙醇,D:氯仿/甲醇,E:氯仿/乙醇)对小球藻(Chlorella phyrenoidosa)油脂的提取效果及藻渣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萃取体系下,油脂得率为D(12.27%)、E(8.87%)、C(7.71%)、B(6.80%)、A(3.91%),藻渣蛋白含量为A(52.60%)、E(46.23%)、B(40.19%)、C(39.52%)、D(32.52%),藻渣碳水化合物含量为A(23.28%)、E(16.15%)、B(13.24%)、D(13.50%)、C(9.06%);藻渣色素含量为A(1.75%)、E(1.29%)、B(1.14%)、C(0.96%)、D(0.58%);藻渣灰分含量为D(3.63%)、E(2.94%)、C(2.23%)、B(2.25%)、A(1.48%)。综合考虑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及藻渣的可利用性,V(氯仿)/V(乙醇)=1是一种油脂萃取效果较好,藻渣营养成分损失较小的小球藻油脂萃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