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848篇
  24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建立真核细胞表达的GFP-Hsp90αE47A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并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SP90分子伴侣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制备完整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转移质粒(Hsp90αE47A/psin-GFP),包装质粒(ΔNRF)及包膜蛋白质粒(VSV-G)。磷酸钙法将三质粒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48h后收集病毒上清。将制备好的慢病毒颗粒感染HepG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GFP-Hsp90α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转染后的293T和感染后的HepG2细胞能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培养液上清病毒滴度约为3.0×103ifu/μl,HepG2细胞中有GFP-Hsp90α蛋白的表达。内源性Hsp90α表达无明显上升(为对照组的1.05±0.15倍,P〈0.05,t检验),有明显外源性GFP-Hsp90αE47A蛋白的表达,为对照组内源性Hsp90α的0.68±0.12倍。外源性GFP-Hsp90αE47A蛋白的表达HepG2细胞增殖活性于第4d有明显抑制。(1.051±0.03vs1.349±0.05,P〈0.05,t检验)。结论:成功建立重组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并将GFP-Hsp90αE47A基因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且并未引起细胞明显的热休克反应而导致的内源性Hsp90α增高;且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为后期Hsp90α分子伴侣功能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和/或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VIM、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结果 29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以产OXA-24型和IMP型酶菌株最多,二者均占51.7% (15/29).产OXA-24+ IMP型5株、OXA-24+ OXA-51+IMP型4株、VIM型4株、OXA-24+ OXA-58+ IMP型、OXA-23+ OXA-24+ IMP型各2株,OXA-23+IMP型、OXA-51+OXA-24型、OXA-24型、IMP型各1株,8株细菌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OXA-24型和IMP型碳青霉烯酶,部分菌株可同时产2种或以上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53.
福建东山石珊瑚伴生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记录了福建东山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railia)、标准菊花珊瑚(Favia speciosa)和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等6种造礁石珊瑚。石珊瑚的立体生境中,栖息着埋栖、穴栖、缝栖、附着和游动等5种栖息习性的154种伴生物种。埋栖的连贵藤壶和穴栖的羽膜石蛏、珊瑚绒贻贝等是造礁石珊瑚伴生物种的表征。  相似文献   
54.
杨梅、沙棘和赤杨三种放线菌结瘤植物根瘤、根部有机氮化物的组分中,都含有占总有机氮化物50%以上的尿囊酸,说明在它们的根瘤中合成了大量的酰脲;同时,三种植物结瘤植株的茎木质部提取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尿囊酸,表明根瘤将其合成的酰脲向植物地上部位运送。三种植物的根瘤还将其合成的特定的氨基酸及酰胺向地上部位转运,其中杨梅根瘤将固定的氮素以Asn和Gln的形式输出,而根部则以Arg的形式向上转运;沙棘根瘤以Ash,Gln及Ser,赤杨根瘤以Cit的形式合成并转运固定的氮素;后两种植物的无根瘤植株,以NH_4~+为氮源时,在转运的氨基酸组分中Arg的比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5.
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它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够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作用。但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其免疫效价还比较低,最近的研究表明:联合使用DNA疫苗和疫苗佐剂如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分子等有助于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价,这一发现有利于研制更有效的DNA疫苗,本文就通过使用免疫佐剂提高DNA免疫效价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前,蛋白质可溶性和热稳定性已成为重组蛋白高效生产、功能应用和长久保存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使用酸性蛋白融合标签可能是其有效解决策略。酰基载体蛋白(ACP)是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必要组分,在大肠杆菌中为一个高度酸性的小分子多肽。将大肠杆菌ACP与几个热不稳定的靶蛋白[如小桐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1(Jc APX1)、大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的活化酶2(GmRCA2)、大肠杆菌高丝氨酸O-转琥珀酰酶(EcMetA)]进行基因融合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发现ACP融合能显著增强这些重组靶蛋白的可溶性。另外,对重组蛋白的热处理和酶活性分析发现,融合ACP还能极大提高这三个靶蛋白的热稳定性,并有效保护JcAPX1酶活免遭热失活,使其耐热性提高了至少2℃。ACP的这种效果推测可能与其高酸度特性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功能酸性融合标签。  相似文献   
57.
桃一点叶蝉及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应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桃-点叶蝉及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桃-点叶蝉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变程在25.71-37.14m之间,草间小黑蛛种群的拟合并变异函数也表现为球型,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在25.12-44.06m之间,并与桃-点叶蝉种群在数量和空间上有较强的追随关系,说明草间小黑蛛种群是桃一点叶蝉种群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58.
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分子生态机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适应重金属元素胁迫的机制包括阻止和控制重金属的吸收、体内螯合解毒、体内区室化分隔以及代谢平衡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控制这些过程的分子生态机理逐渐被揭示出来。菌根、根系分泌物以及细胞膜是控制重金属进入植物根系细胞的主要生理单元。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重金属耐性,根系分泌物通过改变根际pH、改变金属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形成络合物等机理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控制菌根和根系分泌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态机理还不清楚。但细胞膜跨膜转运器已得到深入研究,相关金属离子转运器被鉴定和分离,一些控制基因如铁锌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类、P1B-type ATPase类基因已被发现和克隆。金属硫蛋白(MTs)、植物螯合素(PCs)、有机酸及氨基酸等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螯合物质,它们通过螯合作用固定金属离子,降低其生物毒性或改变其移动性。与MTs合成相关的MT-like基因已经被克隆,PCs合成必需的植物螯合素合酶(PCS), 即γ-Glu-Cys二肽转肽酶(γ-ECS) 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控制麦根酸合成的氨基酸尼克烟酰胺(NA)在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也被揭示出来。ATP 结合转运器(ABC)和阳离子扩散促进器(CDF) 是植物体内两种主要膜转运器,通过它们和其它跨膜方式,重金属被分隔贮藏于液泡内。控制这些蛋白转运器合成的基因也已经被克隆,在植物中的表达证实其与重金属的体内运输和平衡有关。热休克蛋白(HSP)等蛋白类物质的产生是一种重要的体内平衡机制,其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重金属耐性植物在这些环节产生了相关响应基因或功能蛋白质,分子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又使它们在污染治理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两个品种的大豆叶圆片经10-4mol/L和10-3mol/L的H2O2处理12h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增加,但10-2mol/L的H2O2处理却使这些酶活性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小粒豆1号较抗旱性较弱的鲁豆4号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高的SOD、CAT及GR活性,对H2O2的抗性较强。50μmol/L的亚胺环已酮(CHM)能消除H2O2对SOD、CAT与GR活性的刺激作用,而同样浓度的放线菌素D(AMD)则不能。  相似文献   
60.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7号'('South China 7')、'华南9号'('South China 9')和'华南205号'('South China 205')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种植后90、120、150、180和210 d的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供试3个品种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种植后时间延长,3个品种嫩茎叶中的氢氰酸和总黄酮含量变化均呈波动趋势,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和210 d显著降低(分别为347843和320507 mg·kg-1),'华南9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 d最低(313643 mg·kg-1),'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210 d最低(75103 mg·kg-1);'华南7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在种植后120 d最高(分别为1963%和1917%),而'华南9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则在种植后210 d最高(1801%).不同生长期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动物饲料的标准,而总磷含量均较低.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钙含量在种植后15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5273%、7687%、23077%、7157%和1660%,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6823%)相对较低;'华南9号'嫩茎叶的上述5种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8050%、6990%、21557%、8467%和1493%,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4723%)相对较低;'华南205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4273%、7080%和7633%,其粗纤维(18470%)、无氮浸出物(32037%)和总钙(1323%)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华南7号'、'华南9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时间分别为种植后150、120和1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