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81篇
  11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运用开顶式气室(OTCs)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500、700 μmol·mol-1)情景,以环境背景大气为对照,研究CO2浓度升高对3种地被类观赏竹(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和白缟椎谷笹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 试验进行103 d后,500 μmol·mol-1CO2浓度下,3种地被类观赏竹的叶片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变;700 μmol·mol-1 CO2浓度下,3个竹种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对叶片超氧阴离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竹种对CO2浓度升高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白缟椎谷笹竹.  相似文献   
922.
采自四川西部的二个柄锈菌新种,即寄生在小檗属Berberissp.上的岷山柄锈菌PucciniaminshanensisJ.Y.Zhuap&S.X.Wei和寄生在大箭竹Sinarundinariachungii(Keng)Kengf.上的箭竹生柄锈菌PucciniasinarundinarilcolaJ.Y.Zhuang&S.X.Wei。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描述并作了简要讨论,附有显微照片和线条图。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923.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11,30(6):853-860
补充记载了采自海南省的9种锈菌。甲竹Bambusa remotiflora上的华南柄锈菌Puccinia austrosinensis、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上的紫薇夏孢锈菌Uredo lagerstroemiae和海南薯Ipomoea sumatrana上的宽乳单胞锈菌Uromyces latimammatus为新种;厚叶素馨Jasminum pentaneurum上的巴氏查科锈菌Chaconia butleri、猪肚木Canthium horridum上的鱼骨木驼孢锈菌Hemileia canthii、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上的牛筋果无眠多胞锈菌Kuehneola harrisoniae、毛咀签Gouania javanica上的椴叶咀签柄锈菌Puccinia gouaniae-tiliaefoliae、蒲桃Syzygium jambos上的番石榴柄锈菌Puccinia psidii以及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上的钝叶草柄锈菌Puccinia stenotaphri为中国新记录。引证的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924.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回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直接切取琼脂糖凝胶,进行Lambda DNA/EcoRI HindIII Marker的回收,将其与试剂盒回收进行比较,并对比切下的凝胶立即回收和在-20℃冰冻数小时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采用的方法与试剂盒的比较产量相当,且重复性好,达到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尤其实验方法在大片段的回收(21226bp)平均回收率是43.5956%与试剂盒的回收率:38.9761%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非常适合大多数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925.
甘油对利福霉素SV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福霉素SV脂肪链桥部分的合成是以乙酸单位(由丙二酰CoA提供)和丙酸单位(由甲基丙二酰CoA提供)为延伸单元经过缩合、环化和后修饰而形成的,一些短链碳前体对二碳或三碳延伸单位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甘油对利福霉素SV的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适添加量为3%,添加时间以72h为宜,并且分批补加效果更好,最高提高效价21%以上。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甘油的加入导致乙酸和琥珀酸在胞外积累的增加,促进了EMP和TCA代谢途径,有利于利福霉素SV合成前体的积累。  相似文献   
926.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带核径迹辐射探测器的水稻种子装置,回收后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了201粒升空种子长出植株的基因组多态性。在检测的189个基因座位范围内,30.2%的植株中发现与地面对照不同的扩增带,单株的多态性座位数为1 ̄25。特异扩增带的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搭载水稻种子确实可导致当代植株基因组发生变异。同一技术分析个别种子连续世代的基因组多态性,结果显示,当代的部分多态性可遗传至后代。7粒受空间高原子序数、高能粒子轰击的种子,在当代植株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基因组多态性,从胚受粒子击中的3粒种子后代中,筛选出农艺性状明显变异的突变株系,初步暗示了空间高能重离子辐射对诱导基因组的多态性,乃至遗传性表型变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7.
晶圆盘菌属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 Baral & G.Marson是圆盘菌科中的一个小属,包括O.inflatula(P.Karst.)P.Karst.等5个种(Baral & Marson,2001)。该属子实层组织胶化,子囊产自产囊丝钩,顶部半球形,壁不 加厚,子囊孢子内通常具有两极对称排列的孢子体或孢子内含物,外囊盘被为角胞组织,侧丝顶端一般不膨大。作者在对中国圆盘菌科的资源调查中,  相似文献   
928.
<正>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 Baral & G.Marson是圆盘菌科中的一个小属,包括O.inflatula(P.Karst.)P.Karst.等5个种(Baral & Marson,2001)。该属子实层组织胶化,子囊产自产囊丝钩,顶部半球形,壁不  相似文献   
929.
琯溪蜜柚果实粒化症矫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述1995~1999年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症矫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探讨各种内外因素对汁胞粒化指数的影响,以及提出矫治琯溪蜜柚果实粒化症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30.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应用7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个籼稻测验种和3个粳稻测验种的多态性,发现其中36个标记可以区分籼粳测验种。再以18个籼粳品种进一步筛选,找到了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21个籼粳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这21个标记中,20个在籼粳亚种间带型相异,其中7个在亚种内带型一致,13个在亚种内带型不一致;1个标记在12个籼稻品种和1个粳稻品种检测到相同的带型,其余11个粳稻品种具有另一种带型。微卫星标记和RFLP标记检测籼粳亚种不仅具有一致性,而且还有互补性。 Abstract:Six indica and japonica testers were assayed using 70 microsatellite markers.Thirty-six markers distinguishing indicas from japonicas were detected.By further-screening among 18 indica and japonica varieties,21 markers distributed on 12 rice chromosomes were found to be 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ed.No indica varieties shared same patterns with any japonica varieties at 20 marker loci,of which identical patterns were observed within subspecies at 7 loci while within-subspecies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at 13 loci.At the remaining locus,12 indica and 1 japonica varieties had the same allele,while other 11 japonica varieties had another allele.It also showed that SSLP was not only consistent,but also complementary,to RFLP for the subspecies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