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在为维生素B12生产菌株脱氮假单胞菌确立合适的接合转移操作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单交换的方式,将vgb基因整合到脱氮假单胞菌染色体上,获得了vgb重组菌株Pvgb-16,并通过13C同位素标记实验,探索VHb蛋白对脱氮假单胞菌碳中心代谢流变化和维生素B12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供氧条件下,vgb重组菌株Pvgb-16拥有更高的比生长速率和比产物合成速率,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升了22%和52%。碳代谢通量分布分析表明,vgb重组菌株Pvgb-16的PP途径改善,提升了NADPH合成通量;甘氨酸由甜菜碱合成的通量上升,促进了前体物质氨基乙酰丙酸的合成,进一步加速维生素B12的合成。总体来看,含vgb基因的重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在促进菌体的生长、维生素B12的合成速率及得率上都有显著效果,对进一步的发酵生产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2.
绿盲蝽对不同生长期棉花的刺吸危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对棉花的危害成为农业中热议的话题和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更加深入了解此种害虫对棉花各组织的危害特性及量化危害,为早期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我们研究了绿盲蝽对棉花不同生长阶段(各组织)早期危害表征与后期成铃情况的关系。【方法】通过大田接虫法研究了绿盲蝽对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棉花植株的危害特性。【结果】绿盲蝽危害24 h会造成棉花子叶期和2叶期产生无头苗,2叶期后受绿盲蝽危害不会形成无头苗。建立了无头苗率和生长点被害级别的关系模型y=0.1906x-0.0439 (1≤x≤5)和棉花苗期(不同叶期)被害10 d后的叶片被害指数与刺吸点数和生长点被害级别回归模型:4叶期:y=0.532+0.202x1+0.005x2; 6叶期:y=-0.063+0.339x1+0.002x2; 8叶期:y=-0.150+0.087x1+0.001x2 (0≤x1≤5, 1≤x2≤5)。绿盲蝽对蕾和花的刺吸危害没有对后期棉铃的脱落率和大小产生显著影响。10 mm和15 mm直径棉铃被害后的校正脱落率分别为55.00%和26.60%,而直径大于15 mm的棉铃校正脱落率均为0;绿盲蝽的刺吸危害对棉铃的成铃大小无显著影响;建立了幼铃(10 mm、10~15 mm直径棉铃)刺吸点数和脱落率的回归模型[10 mm: y=0.1857x-0.081; 10~15 mm: y=0.0522x-0.0068(1≤x≤5)]。【结论】结果表明,幼苗阶段,棉花的子叶期和2叶期是受绿盲蝽危害的敏感时期;成株阶段,棉花嫩铃期是受绿盲蝽危害的敏感时期;建立的绿盲蝽刺吸危害的回归模型可用于绿盲蝽危害损失短期预测。因此,应在棉花受害敏感时期对绿盲蝽重点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973.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00,19(4):441-444
本文报告了伞形科植物上三个柄锈菌属新种,它们是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 Kitagawa上的辽藁本柄锈菌Puccinia ligustici-jeholensis J.Y. Zhuang & S.X. Wei ,波棱滇芎Physospermopsis obtusiuscula (C.B. Clarke) Norman上的滇芎柄锈菌 Puccinia physospermopsis J.Y. Zhuang & S.X. Wei和蛇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on上的天山柄锈菌 Puccinia tianshanica J.Y.Zhuang & S.X. Wei。对它们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简要讨论。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974.
采自秦岭林区的锈菌34属228种。其中有6个新种:槭锈抱孢Aecidiumaceris、糙苏鞘锈Coleosporiumphlomidis、秦岭栅锈Melampsoratsinlingensis、荩草生柄锈Pucciniaarthraxonicola、冠毛草柄锈Pucciniastephanachnes和头状杜鹃夏孢锈Uredorhododendricapiati;中国锈菌新记录13种:米诺锈孢锈Aecidiumminoense、北极栅锈Melampsoraarctica、紫藤赭痂锈Ochropsorakraunhiae、青篱竹柄锈Pucciniaarundinariae、高大柄锈Pucciniaexelsa、哈氏柄锈Pucciniaharioti、比婆山柄锈Pucciniahibayamensis、川上柄锈Pucciniakawakamiensis、大泽柄锈Pucciniaohsawaensis、极细柄锈Pucciniapraegracilis、美明柄锈Pucciniapulchella、毡毛柄锈Pucciniavelutina和帚菊景孢锈Uredopertyae。中文列出了所有这些锈菌的寄主植物学名、分布及标本号,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描述和图解,并对这些新种和部分已知种作了讨论。本研究标本系作者及其同事们于1973~1998年采自秦岭林区的太白山、太白黄柏塬、宁陕火地塘及宁西、石泉、佛坪龙草坪、周至楼观台、南五台山、宝鸡天台山、辛家山、凤县等地。所有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真菌标本室(NWFC)。  相似文献   
975.
玉米根系内生细菌种群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2000-2002年,先后对辽宁省14个玉米主栽品种进行了根系内主要细菌种群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内生细菌的主要种群为芽孢杆菌属(Bucillus spp.),此外还包括肠杆菌属、沙雷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和棍状杆菌属.其中Bacillus分布最广,已鉴定出8个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spp.总量占根系内生细菌总量比苗期和成株期分别为75.5%和76.6%.内生细菌在不同玉米品种和不同生育期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研究发现,品种的遗传背景与其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76.
植物抗病基因的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军  刘志昕 《遗传》2004,26(6):962-968
植物抗病基因在进化中形成了几种共有的进化形式。植物祖先抗病基因的复制创造了新基因座。基因间和基因内重组导致了变异,也导致了新特异性抗病基因的产生。另外,与特异性识别相关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区顺应于适应性选择。同样,类转座元件在抗病基因座中的插入加速了抗病基因的进化。随着抗病基因的进化,抗病反应也呈现出多样化,代表着植物与病原物动态进化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977.
长周期光纤光栅生物膜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可测量生物膜层厚度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G)传感器,其原理是在光纤包层(折射率为n2)外涂上特殊的生物活性膜层(折射率为n3),在n3≥n2的条件下,生物膜层厚度的变化将引起LPG谐振波长的改变,通过测量LPG谐振波长的移动量就能得到生物膜层厚度的变化量。该传感器主要用于确定血液里是否存在抗原,用抗体作为生物活性膜层,当测到的谐振波长发生了位移,就可以推知抗体和抗原发生了反应,说明血液中存在抗原。硅化膜的折射率和抗原、抗体物质的折射率非常接近,可作为成膜基底材料,基底膜层厚度可选择在120 nm左右。谐振波长的解调采用可调谐F-P腔干涉解调,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实用化。  相似文献   
978.
实现全人工繁殖是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物种保护的重要途径,建立中华鲟人工养殖亲鱼群体是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本文以自然变温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中华鲟后备亲鱼(年龄15龄,体长183~235 cm,体重71.5~180.5 kg,n = 14)为研究对象,每天对摄食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每月对生长指标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979.
几种物质对橘小实蝇的引诱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3种果泥、4种人工合成水果味香精、发酵面粉、蜂蜜、甲基丁香酚、月罗香植物粗提取液为引诱物,测定11种引诱物对橘小实蝇的田间引诱能力。结果表明,水果香精、蜂蜜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很差;香蕉果泥具有极强的引诱能力,诱虫数达到354只,雌雄比达1∶1;发酵面粉具有较好的诱雌性,诱虫总量达287只,雌雄比为8∶1;甲基丁香酚具有最强的诱雄能力,共引诱了763只橘小实蝇;月罗香粗提取液引诱了429只雄橘小实蝇,具有较强的引诱力。  相似文献   
980.
辐照对青花菜生理生化指标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0.08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青花菜,经0.5、1.5和2.5 kGy(千戈瑞)3个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室温12~21℃贮藏。结果显示,2.5 kGy剂量辐照对青花菜的保鲜效果最佳,室温下放置7d,仍然保持鲜绿,而对照组3d已全部变黄,无商品价值。辐照后立即对2.5kGy处理组的青花菜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其蛋氨酸含量、乙烯释放率、呼吸强度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叶绿素、花青素、维生素C、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变化不大。辐照保鲜7d后,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及蛋氨酸含量都升至辐照前的水平;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比对照组高。由此表明,辐照造成的生理损伤已修复,不宜再继续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