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4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430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羟蜕皮素对家蚕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戴玉锦  朱江 《昆虫学报》1990,33(4):398-402
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蜕皮激素(MH)对家蚕Bombyx mori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电镜观察表明,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对MH处理极为敏感.一经MH处理,其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发生、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并且与MH处理时期及剂量有关:五龄前期适量MH(4μg/头)处理,能促进与丝蛋白合成有关细胞器的形成与发展,加速腺细胞的成熟生长;较高剂量(8—16μg/头)处理,则导致自噬体的过早发生.五龄中、后期MH处理,一方面促进了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进一步发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噬体的发生数量;处理剂量越高,后一种倾向越突出.这些结果证明,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受MH调节.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麻醉开胸狗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在阻断狗前降支冠脉1h内,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ηb1)、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同步描记心电、心音和颈动脉搏动图而记录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表现为射血前期(PEP)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和PEP/LVET比值增大。此外,动脉舒张压(DAP)升高,心输出量(CO)减少。上述各参数均与对照值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40min时,对ηb1和PEP/LVET或DAP进行相关分析,呈明显正相关,P<0.05;ηb1和CO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后发生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具有增加射血阻力和减少心输出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国民  朱培闳 《生理学报》1988,40(4):315-325
用河豚毒素(TTX)慢性阻断大鼠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后肢不活动,经过不同时间(最长7d)后离体观察了快肌伸趾长肌(EDL)和慢肌比目鱼肌(SOL)肌纤维终板区的诱发动作电位。我们发现在不活动期间动作电位超射和上升速率逐步下降,并从第4天起部分肌纤维能在含有1×10~(-7)g/ml TTX的溶液中被诱发产生动作电位(称抗TTX动作电位),待至第7天时全部SOL肌纤维和90%的EDL肌纤维都能被诱发出抗TTX动作电位。与去神经肌纤维相比,不仅抗TTX动作电位出现较晚,并且其超射和上升速率较低。在去掉TTX阻断使肌肉恢复活动后,动作电位超射和上升速率渐趋恢复,抗TTX动作电位逐渐消失。无论是动作电位的恢复还是抗TTX动作电位的消失,EDL肌纤维均快于SOL肌纤维。本文还讨论了不活动化使肌纤维动作电位变化以及快、慢肌差别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前的工作指出,生长抑素可以预防链佐霉素对大鼠胰岛B细胞的损伤。本工作测定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Zn、Cu含量,以进一步观察链佐霉素破坏大鼠胰岛B细胞后生长抑素预防效应的可能机制。结果为:链佐霉素(STZ)(35mg/kg,ip)注射后24h的大鼠,血清Zn浓度下降,Cu浓度升高,Zn/Cu比值倒置;用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后,血清Zn浓度与正常对照水平相同,Cu浓度虽稍有升高,但Zn/Cu比值正常。保护组的血清Zn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两组的Zn/Cu比值同样也具有显著差异。在给药后72h,血清Zn/Cu比值在各组之间仍呈上述关系,但差异减小。在大鼠胰腺,注射链佐霉素后胰腺组织Zn浓度未见改变,但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可使组织锌含量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在生长抑素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机制中可能有Zn和Cu的参与。预防性注射生长抑素所引起的高Zn状态可能有利于机体细胞含Zn酶类的活性,增强已损伤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用杀虫双大粒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一种防治水稻螟虫的杀虫双新剂型和使用效果.含有效成份5%的杀虫双大粒剂,每公斤含2000粒左右,在每亩1—1.25公斤的用量下,药效显著优于六六六、呋喃丹及杀虫脒等残留和高毒性农药.处理一亩田只需数分钟.在七个县和四个农场共266440亩稻田的示范试验中,防治效果达84.5—100%.杀虫双在田水中扩散迅速,24小时内即可扩散分布到全田.持效期较长,可达两周之久.但在蝗虫已蛀入稻茎后施用大粒剂,有效施药期只有3—4天.本文对杀虫双大粒剂的使用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粘虫幼虫血淋巴中的凝集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呈智  孙勇 《昆虫学报》1992,35(4):399-404
粘虫Mythl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血淋巴中含有凝集某些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乳糖、岩藻糖或神经氨酸抑制.用CNBr-sepharose 4B 进行亲和层析从血淋巴中分离的凝集素成分比较复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三条区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6个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71000、65000、56000、35000、33000及31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7.
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心肌缺血的脊髓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伟建  张荣宝 《生理学报》1991,43(2):141-148
本工作在58只尿酯-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切断迷走神经的兔上进行。结果显示:电刺激正中神经(MN)和腓深神经(DPN)均能抑制或部分抑制下丘脑背内侧核(DMH)诱发的缺血性心电 ST 段偏移,以刺激 MN 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蛛网膜下腔注射(ith)吗啡(40μg)也能抑制这种缺血性心电变化。ith 纳洛酮(20μg)则可阻断刺激 MN 对中枢性心肌缺血的抑制作用。完整兔在刺激左侧 MN 或 DPN 后,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得胸 2—5(T_2-5)节段两侧中间外侧柱(IML)中亮氨酸脑啡肽(LENK)含量明显增加。在颈1(C_1)水平横断脊髓,以同样参数刺激左侧 MN,同侧胸髓 IML 中 LENK 含量明显增加,而对侧胸髓 IML 中 LENK 含量无明显改变;刺激一侧 DPN,T_(2-5)的两侧 IML 中 LENK 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刺激 MN 与 DPN 均能抑制 DMH 诱发的中枢性心肌缺血,但以MN 作用较明显。我们推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通过脊上机制双侧性增加 IML 中 LENK 含量有关,MN 的抑制作用可能尚包括直接激活胸髓内的脑啡肽系统,增加同侧 IML 中 LENK含量,加强了对交感输出活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甾体激素撤退方法造成移植在地鼠颊囊内人子宫内膜出血的动物模型,研究消炎痛和PGF_(2a)对内膜出血的作用。结果表明,注射三种不同剂量消炎痛并不能完全抑制内膜出血,但对内膜出血时间有延缓作用。用两种不同剂量的PGF_(2a)采取缓慢释放给药方法,虽然地鼠在给药后外周血液中PGF_(2a)水平比给药前显著增高,但内膜出血并不出现在撤退甾体激素之前。结果提示,PGF_(2a)对内膜血管破裂无直接作用,而纤溶活性变化可能是触子宫内膜出血更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金黄滴虫细胞核微丝系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滴虫细胞核内经常存在着许多直径约为7nm的微丝。这些徽丝大多组合成走向不定的徽丝束,微丝束交织而成遍布核内的网架。核被下面微丝束较多,它们的存在常使核被外凸而成隆脊。核内微丝与核内结构如核仁、染色质等似乎都是相连的。有些微丝横跨核被,一端位于核内,另一端位于核周腔中,并靠近叶绿体。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也存在着微丝和另一种纤维,印管状纤维。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细胞核、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的微丝均消失,细胞核的形态也发生变化,似乎微丝网架有支持细胞核的作用。核内微丝可能是在内质网中组装,然后经核周腔进入核内的。  相似文献   
20.
Immature hypophysectomized rats were treated with estradiol-17 beta 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Granulosa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incubated for 24 h with or without varying doses of ovine luteinizing hormone (NIMADD-oLH-24) or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NIADDK CR 125) and accumulations of progesterone and 20 alpha-hydroxy-4-pregnen-3-one were determined. The cells were reincubated for 3 h with [4-14C]progesterone (0.5 nmol/mL) and the radiolabelled metabolites were separated and quantified. Both LH (0.04-1.0 ug/mL) and hCG (0.04-1.0 ug/mL) enhanced the accumulation of endogenous progesterone (by up to 300 and 150%, respectively) and 20 alpha-hydroxy-4-pregnen-3-one (by up to 90 and 85%, respectively) producing dose-dependent increases of the ratio of progesterone to 20 alpha-hydroxy-4-pregnen-3-one (by up to 125 and 70%, respectively). Studies of the metabolism of [1-14C] progesteron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oth LH and hCG led to a dose-dependent decrease of the utilization of radiolabelled progesterone (down to 64 and 70%, respectively, of the control value). This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an LH- and hCG-dependent inhibition of 20 alph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own to 60 and 70%, respectively, of the control value)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5 alpha-reductase.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LH and hCG stimulate accumulation of progesterone at least in part by decreasing the 20 alph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