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5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432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热休克反应是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但其对TNF-α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迁移有无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TNF-α(20μg/L)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4h后炎症因子IL-1β、IL-6、IL-15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验证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增加;利用细胞趋化实验观察热休克预处理(42℃,1h)对TNF-α所致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TNF-α可明显促进RAW264.7细胞株中IL-1β、IL-6、IL-15等炎症因子的释放;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HSP25表达增加;细胞趋化实验发现TNF-α处理的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而热休克预处理组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单纯TNF-α处理组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抑制TNF-α所致巨噬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942.
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构象发生剧烈的变化.来自精子高度凝缩的染色质在卵母细胞胞质环境中解凝缩,与雌性染色质融合,发生基因组重编程共同构建合子基因组,激活胚胎基因组转录,获得发育的全能性,并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胚胎.表观遗传调节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及组蛋白替代,这些修饰形式改变了染色体的空间构象以及与转录调节因子的结合模式,调控染色体的活性,进而调节胚胎的发生发育.  相似文献   
943.
王伟  叶霆  闫家强  竺俊全 《生物学杂志》2010,27(6):13-16,20
通过测定精子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研究了鮸鱼精子的生理特性,以0.5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冻存鮸鱼精子。结果表明,鮸鱼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盐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5~9.0,适宜的KCl、NaCl、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500~600)mmol/L、(400~500)mmol/L、(300~400)mmol/L,适宜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800~900)mmol/L。无Ca2+、Mg2+及HCO3-的人工海水均能使鮸鱼精子激活,但运动时间及寿命有所下降。以Cortland溶液为稀释液,10%Gly、15%Gly、5%DMSO、10%DMSO、15%DMSO、10%EG、10%PG、15%PG及20%PG为抗冻剂,超低温冻存鮸鱼精子15d后,冻精的活力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中,以10%Gly为抗冻剂冻存精子的效果最好,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达(86.38±1.63)%、(8.24±1.37)min及(10.21±0.42)min。  相似文献   
944.
首次报道了从影像学水平上鉴定中国大鲵性别的研究结果。采用多普勒B超,常规方法直接扫描雌雄中国大鲵腹部,并记录大鲵的精巢或卵巢的形状、内部回声。实验结果表明,雌雄中国大鲵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畀,在雄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精巢组织;在雌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为卵巢组织和卵泡。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并认为将多普勒B超鉴定法与泄殖孔法鉴定相结合可以作为中国大鲵性别鉴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索一种大量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XB-ESXA融合蛋白的方法,分析其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分别扩增esxB和esxA基因,用Linker(G4S)3连接2条目的片段,连接pET-32a(+)载体,构建ESXB-ESX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纯化,Western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建立以融合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和胶体金检测方法,分析其在结核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结果:构建了ESXB-ESXA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重组ESXB-ESXA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70%以上;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ELISA和胶体金检测结果显示,用重组ESXB-ESXA抗原检测临床结核病患者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重组ESXB-ESXA融合蛋白表达量高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作为结核病抗体检测的备选抗原。  相似文献   
946.
石蒜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蒜的双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培养基,对石蒜组织培养适宜条件进行筛选,并对石蒜的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3mg/L6-BA+0.3mg/L NAA是不定芽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诱导率可达73.99%;石蒜生长旺盛期的11月是芽诱导率最高的时期,同时,MS+0.5mg/L6-BA+0.8mg/L NAA是较好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5.00%;幼苗移栽至蛭石30%营养土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1.67%。  相似文献   
947.
柠檬酸合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是细胞内多种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CS可催化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柠檬酸和辅酶A。通常革兰氏阳性细菌、古菌以及真核细胞的CS为同源二聚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CS为同源六聚体。根据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不同,CS可分为线粒体CS、乙醛酸循环体CS、过氧化物酶体CS。这些同工酶在能量代谢、植物脂肪的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及细胞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来源的CS空间结构、催化机制和动力学性质十分相似。针对其生化特性、空间结构特点、催化机制以及分子进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O139多糖抗原的提取方法,以获得高纯度的多糖抗原。方法:采用热酚水法提取霍乱弧菌O139的脂多糖(LPS),并增加了DNaseⅠ、RNase消化步骤,以去除DNA及RNA的污染;进一步采用酸水解法获得脱毒的O特异性多糖(O-SP)。结果:经生化方法检测,证实提纯的LPS和O-SP纯度较高,能满足进行霍乱免疫研究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9.
甲型H1N1流感病毒NA、PB2和PA表位抗原区段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比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聚合酶B2(PB2)和聚合酶A(PA)抗原的序列,克隆表达保守的和变异的表位抗原区段,为免疫学诊断试剂的研究提供候选抗原。方法:采用BioSun生物学软件比较新近公布的A/H1N1流感病毒和我国猪流感病毒浙江株NA、PB2和PA抗原序列,并预测筛选NA、PB2和PA抗原表位保守区段与变异区段,采用PCR逐步合成法合成NA、PB2和PA表位抗原区段基因序列,并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BVIL1进行克隆表达。结果:筛选的保守表位抗原区段和变异表位抗原区段为NA/135~180aa、NA/310~350aa、PB2/1~80aa、PA/41~90aa、PA/231~280aa和PA/341~400aa;获得6条表位抗原区段基因序列,且6条表位抗原区段均获得了高效表达,得到纯化后的抗原。结论:获得了A/H1N1流感病毒NA、PB2和PA表位抗原区段,为进一步研制特异的甲型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提供了抗原储备。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检测弗氏志贺菌全菌蛋白中被磷酸化修饰的蛋白。方法:制取弗氏2a志贺菌2457T野生株全菌磷酸化蛋白样品时加入磷酸化酶抑制剂,随后对样品进行双向电泳,以抗磷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抗体为免疫探针,通过Western印迹找到被磷酸化的蛋白,并进行胶内酶解及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测到13个磷酸化蛋白,其中9个为代谢途径中的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