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2篇
  免费   980篇
  国内免费   430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辽西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西部大面积油松冠层反射光谱的测定,分析了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健康植被和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均符合绿色植物的光谱特征,但针叶被害率大于60%的油松冠层的红谷不十分明显;在近红外波段,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减少,780~1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增大,1450~1800和1950 ~2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下降.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增加,红边拐点波长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出现“蓝移”现象.不同针叶被害率与红边特征参数和多种植被指数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DVI(1470,860)为参数所建模型能更好地监测油松冠层针叶被害率.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实测光谱混合像元分解的苹果园地遥感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栖霞市为研究区,对苹果花期的TM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提取苹果园地信息.基于实测地物光谱端元,利用小波变换对线性分解模型进行改进,采用实测端元改进后线性分解模型、实测端元线性分解模型、TM影像端元线性分解模型分别提取研究区苹果园地信息,并以ALOS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精确的大气及地形校正后,可以利用实测光谱端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面积精度>97%,对丰度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与ALOS数据的平均NDVI值进行回归分析,R2>0.8;利用小波变换对线性分解模型进行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解精度.  相似文献   
993.
从藏药藏波罗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单萜类环烯醚。采用1H NMR、13C NMR、EI及HR-EI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1R,6S,8R,9R)-1-ethoxy-8-methyl-1,5,6,7,8,9-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aldehyde,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从相思子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N-9-甲基-β-咔啉(1)、异喹啉酮(2)、吲哚-3-羧酸(3)、2,3-二甲氧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4)、3-羟甲基呋喃醛(5)、3-羟基-2-甲基-4-吡喃酮(6)、豆甾醇-4,22-二烯-3-酮(7)和(6E,6’E)-2-hydroxypropane-1,3-diylbis(octadec-6-enoate)(8)。同时还得到13个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野松茸干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鉴定出48种风味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44%,其中酸类9种、酯类6种、含氮杂环化合物11种、醇类3种、醛类5种、酮类10种、其他类4种.野松茸干品中主要的芳香成分是桂酸甲酯(42.99%)、3-甲基丁酸(8.56%)、2,6-二甲基吡嗪(8.36%)、2,5-二甲基吡嗪(2.46%)和1-辛烯-3-醇(2.06%).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成活率低的原因,观察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卵大小对尖吻蝮幼蛇的孵化、幼体特征、转化率、幼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不同窝尖吻蝮蛇卵按产卵日期相差不超过1天分为同一组,每组随机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孵化,采用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进行控温,以常温孵化作为对照试验,幼蛇出壳后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在环境条件、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相同情况下对幼蛇饲养3个月,然后统计各组成活率。结果尖吻蝮幼体的孵化和幼体特征及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有明显相关性,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期越短,畸形率越高,蛇卵重量转化为幼体体重的转化率越低,3月龄幼蛇存活率越低。较大的尖吻蝮蛇卵孵出的幼蛇个体较大,生存力较强,存活率较高。结论尖吻蝮幼蛇的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及蛇卵重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较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4-26℃,蛇卵越大幼蛇存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7.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本文采用溶剂法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紫萁贯众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7,9,11-四羟基-3-甲基-5,6-二氢-萘骈蒽醌(1),(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2),原儿茶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和二十六烷酸(6).化合物1为首次从植物界中得到,化合物2、3和6均为首次从紫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肉桂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肉桂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肉桂石油醚提取物(IC50=350.37 μg/mL)的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28.99 μg/mL),从中分离出2个活性成分,分别鉴定为桂皮醛( IC50 =277.89 μg/mL)和肉桂酸(IC50=286.22 μg/mL).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78.07 μg/mL和229.43 μg/mL.  相似文献   
999.
柠檬和莱檬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云南德宏栽培的小莱檬、塔西提2个莱檬品种和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3个柠檬品种的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莱檬、塔西提、费米耐劳、尤力克、艾伦尤力克柠檬果皮精油中分别检测到17、24、23、20、27种挥发性成分,烯烃类物质是莱檬和柠檬果皮精油挥发性的主要组分,其中特征香气成分D-柠檬烯含量最高,β-蒎烯、γ-萜品烯次之。塔西提莱檬特征香气成分物质种类和含量高于小莱檬,艾伦尤力克柠檬中烃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费米耐劳柠檬和尤力克柠檬,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6 ~40℃)、盐度(10 ~50)对马氏珠母贝鳃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设定温度范围为16~40℃,盐度范围为10~50.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盐度的一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建立了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模型方程,决定系数98.7%、矫正决定系数97.4%,预测决定系数89.2%,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表达量.通过对模型方程优化,得到在温度26.78℃、盐度29.33时,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小值0.5276,满意度达到98%.试验结果可为马氏珠母贝鳃Hsp70基因的上调表达、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以及提高马氏珠母贝抗逆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