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8篇
  免费   7090篇
  国内免费   31273篇
  2024年   608篇
  2023年   1734篇
  2022年   2740篇
  2021年   2997篇
  2020年   2908篇
  2019年   3302篇
  2018年   2152篇
  2017年   2249篇
  2016年   2164篇
  2015年   3117篇
  2014年   4361篇
  2013年   3760篇
  2012年   5277篇
  2011年   5307篇
  2010年   4440篇
  2009年   4651篇
  2008年   5156篇
  2007年   4856篇
  2006年   4527篇
  2005年   3866篇
  2004年   2991篇
  2003年   2533篇
  2002年   2335篇
  2001年   2164篇
  2000年   2038篇
  1999年   1271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19篇
  1964年   24篇
  1957年   32篇
  1954年   24篇
  1953年   22篇
  1950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云南羯布罗香树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云南产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binatus Gaertn. f.)树脂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化合物,鉴定为羟基达玛烯酮—Ⅱ(hydroxydammarenone-Ⅱ,达玛烯二醇—Ⅱ(dammarenediol—Ⅱ),白桦脂酸(betulonk acid),亚细亚酸(asiatic acid),3,23-O-异丙叉亚细亚酸(3,23-O-isopropylidene asiatic acid)和崩大碗酸(madasiatic acid)。其中崩大碗酸系首次从龙脑香科树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2.
国产五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国产5种菊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D. indicum 2n=2x=18=16m 2st,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2n=2x=18=14m 4sm,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 2n=2x=18=12m 6sm;D. chanetii 2n=4x=36=20m 14sm 2st,2n=6x=54=38m 14sm 2st;D. potentilloides2n=2x=18=14m 2sm 2st;D. vestitum 2n=6x=54=38m 16sm.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类群中出现的多倍体多为异源多倍体;根据对核型资料、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多倍化是菊属野生种进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3.
内皮素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汤健 《生理学报》1991,43(1):98-101
应用显微电视录象技术可观察到内皮素(ET)对戊巴比妥钠麻醉的 Wistar 大鼠的肠系膜微血管有收缩作用,血液流速减慢,甚至产生微循环障碍,这个作用相当持久,并呈剂量依赖关系。ET 的这个作用远高于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结果提示,ET 作为强烈的微血管收缩剂,在微循环紊乱疾病的发病学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廖永伯  张琪  丁金凤 《生理学报》1991,43(4):368-375
培养的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_(sp))及其对照 WKY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上存在心房钠尿肽(ANP)的特异性受体,它们与~(125)I-ANP 的最大结合量(B_(max))是:SHR_(sp)3.65±0.13和 WKY 1.89±0.09 pmol/mg pr(P<0.01);解离平衡常数(Kd)值分别是72.6±10.2和42.0±4.8×10~(-12)mol/L(P<0.01)。 两种细胞内介导舒血管作用的第二信使、环磷酸乌苷(cGMP)的基础浓度无显著差异,对相同剂量 ANP 刺激引起 cGMP 分别增加139(SHRsp)和271(WKY)倍。可见 SHRsp 的 VSMC ANP 受体数量虽比 WKY大鼠增多,但对相同剂量 ANP 引起的 cGMP 增加反应及 ANP 受体的亲和力均显著降低。高盐培养液孵育24h 后,细胞表面 ANP 受体的亲和力改变不明显,但受体数量下调,SHRsp 和 WKY 大鼠分别降至对照的34.8±8.2%和38.6±9.4%,细胞对 ANP 引起的 cGMP增加反应明显降低,且均以 SHR_(sp)较显著。提示后两种变化可能在高盐促进血压升高的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5.
洪敏  鲍涛 《生理学报》1991,43(5):494-498
给完整的及切除肾上腺的雌性 Wistar 大鼠分別注射地塞米松、去氧皮质酮或地塞米松加去氧皮质酮;冷酚法提取心房总 RNA,用α-~(32P)标记的大鼠心房肽 cDNA 探针与之杂交。完整大鼠接受地塞米松和切除肾上腺后接受地塞米松加去氧皮质酮的大鼠,心房肽基因转录产物增加2倍,其余组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心房肽基因表达,但此作用依赖于盐皮质激素的同时存在,单纯盐皮质激素不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6.
在用 PMSG 和 hUG 诱导猕猴排卵过程中,我们研究了 pA 和它的抑制因子 PAI-1与排卵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促性腺激素所诱导出的卵巢 tPA 活性的增加与排卵密切相关,在排卵前达到高峰,而排卵后明显下降;uPA 只在排卵后的颗粒细胞大量出现;PAI-1分泌高峰比 tPA 峰值早出现12—24小时;排卵来临时,tPA 的明显上升导致 PAl-1的空然下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卵巢中 tPA 和 PAI-1活性的这种平衡性的变化可能在排卵机制和维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 uPA 或许与黄体形成的调节有某些关系。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麻醉并制动的大鼠上观察了中缝背核(DR)条件刺激对由苔状和爬行纤维传入引起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C)诱发反应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以引起苔状和爬行纤维向对侧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的传入,因而在该小叶上记录到 PC 的诱发简单锋电位(SS)和复杂锋电位(CS)反应,潜伏期分别是8—25和12—30ms。(2)以不影响PC 自发 SS 和 CS 活动的阈下强度刺激 DR,可显著地压抑 PC 对于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苔状和爬行纤维兴奋所产生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这种压抑作用可持续数百毫秒。(3)DR条件刺激对 PC 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的压抑作用可以被静脉注射5-HT 受体阻断剂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所减弱或阻断。上述结果表明 DR 的5-HT 能纤维传入可以降低苔状和爬行纤维对 PC 的突触作用效力,抑或降低 PC 对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传入系统参与了小脑某些重要的神经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8.
用6、12与31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的大脑Krieg 2、3区皮质,对其V层大锥体细胞的五段50μm长度内的树突棘做形态学定量研究。在Golgi法的切片中共计数了三个年龄组的151个细胞的725段树突的棘密度。结果表明,老年大鼠比成年和青年大鼠的棘密度普遍下降。其中以基树突与侧树突棘度下降最显著(减少24%左右),顶树突只中段有明显减少。老年大鼠锥体细胞还常出现胞体、树突及其分支的明显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79.
田螺科五种螺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期胚胎细胞为材料,用火焰干燥法制片,对分布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近郊的常见田螺科(Viviparidae)五种螺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种圆田螺的染色体数和国外报道的同一属的种类的一致。而三种环棱螺的染色体数,则较国外报道的另两种的少得多。在铜锈环棱螺的核型中,其m组的第一对和sm组的第四对染色体上,具有明显的随体,出现频率甚高。  相似文献   
80.
金黄滴虫细胞核微丝系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滴虫细胞核内经常存在着许多直径约为7nm的微丝。这些徽丝大多组合成走向不定的徽丝束,微丝束交织而成遍布核内的网架。核被下面微丝束较多,它们的存在常使核被外凸而成隆脊。核内微丝与核内结构如核仁、染色质等似乎都是相连的。有些微丝横跨核被,一端位于核内,另一端位于核周腔中,并靠近叶绿体。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也存在着微丝和另一种纤维,印管状纤维。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细胞核、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的微丝均消失,细胞核的形态也发生变化,似乎微丝网架有支持细胞核的作用。核内微丝可能是在内质网中组装,然后经核周腔进入核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