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4篇 |
免费 | 816篇 |
国内免费 | 3767篇 |
专业分类
106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345篇 |
2021年 | 367篇 |
2020年 | 327篇 |
2019年 | 367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330篇 |
2014年 | 502篇 |
2013年 | 466篇 |
2012年 | 626篇 |
2011年 | 668篇 |
2010年 | 597篇 |
2009年 | 568篇 |
2008年 | 625篇 |
2007年 | 639篇 |
2006年 | 535篇 |
2005年 | 492篇 |
2004年 | 405篇 |
2003年 | 335篇 |
2002年 | 295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3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飞蓟宾诱导肺腺癌Anip973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肺腺癌Anip973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形态学检测以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DNALadder分析、凋亡分子PARP的表达检测细胞凋亡,同时进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活性分析。结果:(1)水飞蓟宾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系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2)水飞蓟宾作用Anip973细胞48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数目减少,胞体变小、变圆,到高浓度时出现较多的死亡细胞;(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水飞蓟宾作用浓度的增加,Anip973细胞中出现增多的凋亡细胞,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超微结构特征;(4)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发现,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Anip973细胞的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G2期细胞略有减少,并出现明显的凋亡峰。(5)水飞蓟宾作用后的Anip973细胞出现明显的DNALadder和PARP降解增加等凋亡特征;(6)水飞蓟宾作用后,Anip973细胞中的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增加,而Bcl-2表达降低。结论:水飞蓟宾在体外有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nip973的增殖作用,并通过激活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凋亡通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2.
为了构建一个可供自由替换的ScFv区,表达人小分子融合抗体ScFv-Fc的通用载体,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抗体IgG1的Fc片段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将一段人工合成的互补寡核苷酸链插入重组载体pPICZα/Fc中Fc区的上游,引入2个可供小分子抗体ScFv-Fc的ScFv区自由替换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别扩增人抗狂犬病毒以及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ScFv片段,克隆至已构建的通用载体pPICZα/Fc,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进一步在1L条件下对活性抗体进行发酵,并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应用酵母基因组PCR、ELISA、Western blotting、活性检测等试验对此小分子抗体的表达进行生物学及免疫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以及乙肝表面抗原结合活性的人源抗体分子均获得成功表达,1L发酵条件下表达量达到20~30mg/L, 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95%。研究构建了可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ScFv-Fc筛选和表达的通用载体并对其发酵、纯化条件进行了摸索,为重组抗体分子诊断、治疗试剂的开发以及抗体的人源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3.
DNA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很多复杂的作用。存在于细菌DNA中的刺激性CpG基序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使机体产生偏向Th1方向的免疫应答,而抑制性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可以选择性阻断刺激性CpG诱导的免疫激活作用。抑制性ODN按其结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它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对CpG-S的结合及摄取、降低CpG-S特异性受体TLR9的表达发挥抑制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抑制性ODN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和它在一些疾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仙人掌科的主要果类植物有5属18个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以红龙果为代表的柱形仙人掌果的繁殖、栽培与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55.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荧光显微观察与植物化学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木立芦荟不同叶龄叶的解剖结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的含量、芦荟素的含量及其合成和贮藏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芦荟素由同化薄壁组织产生,叶绿体的基质为其合成场所。芦荟素细胞可能是芦荟素早期贮存的场所,随着芦荟素细胞的逐渐萎缩老化,维管束鞘细胞成为贮藏芦荟素的代替场所。同一植株的叶随着叶龄的增长,维管束的密度降低,芦荟素细胞占维管束横切面的百分比减小,同化薄壁组织细胞中的叶绿体逐步衰老、解体,芦荟素含量逐渐降低,但不同叶龄叶中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与芦荟素含量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IGF1调控区微卫星座位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相关结合蛋白和跨膜受体IGFR在哺乳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IGF1 5′ 调控序列微卫星座位对金华猪初生重, 断奶重, 120日龄重, 180日龄重和出生窝重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286/286基因型对金华猪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 280/286基因型对金华猪开产后出生窝重影响显著(P<0.05), 进一步通过等位基因平均替代效应分析发现274 bp和286 bp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初生重, 280 bp等位基因有利于第二胎出生窝重的提高。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金华猪开产母猪出生窝重、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 因此出生窝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金华猪的产仔性能。 相似文献
57.
不同性别类型黄瓜ACC合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相似文献
58.
基于地统计学的二化螟种群时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常德鼎城区1960~2001年二化螟各世代的越冬后幼虫高峰虫量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际间二化螟种群总虫量、第1代虫量、第2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结构性较强,可预测性较好,特别是年际间总虫量其结构性占总变异的比例高达91.1%,可以前11年总虫量预测下年总虫量;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年际间第1代虫量、第3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冬后基数的长期趋势极为明显;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呈现3代(1年)的季节性周期.首次采用缺失某世代虫量或插入冬后基数的方法分析了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单独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影响均较小,二化螟发生量更多地受栽培制度、气候、食料和天敌等因子的影响.初步总结并建立了种群时间格局分析的地统计学方法. 相似文献
59.
基于协整理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分析——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文献忽略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双向作用机制,从而导致了变量之间的内生性偏差。与以往研究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别考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这两类变量之间的动态冲击反应。2)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来考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在解释因素变动时的相对重要性。结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非平稳序列的经济增长指标、生态环境因子经过一阶差分后变得平稳,均为一阶单整,存在协整统计关系。从长期来看,人均GDP与废气排放量、固废排放量呈现负相关,而与矿产开采总量、化肥使用强度呈现正相关。其高度正相关性实证了该地区主要靠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快速经济增长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反作用力。就响应效果而言,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响应表明生态环境退化将导致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需求偏好的改变,从而对经济增长进程的变化产生外在压力,但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