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980篇
  289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56-668
将324尾健康框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 (10.700.70) g随机平均分配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的12个养殖缸里。在蚕蛹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的大豆油(SO)、菜籽油(RO)、鱼油(FO)及混合油(MIX, 大豆油:菜籽油:鱼油=1:1:1), 配制4组等氮(36.5%)等脂(7.0%)饲料, 饲养58d后, 探讨框鳞镜鲤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油组终末体重显著大于混和油组, 肠长比显著大于其他各组, 肥满度和肠指数显著大于鱼油组(P0.05); 肝胰脏指数混合油组显著低于鱼油组和大豆油组, 菜籽油组显著低于大豆油组(P0.05); (2)全鱼水分大豆油组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混合油组, 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肌肉水分大豆油组显著大于鱼油组和混合油组(P0.05); 不同脂肪源对框鲤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肌肉粗脂肪、肝胰脏的一般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 (3)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的脂肪酸组成; 肝胰脏PUFA水平大豆油和菜籽油组相近, 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 肌肉PUFA水平大豆油组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 肌肉HUFA水平菜籽油组显著高于鱼油组和混合油组(P0.05); (4)除菜籽油组血清GLU水平显著高于大豆油组外(P0.05), 4种脂肪源对框鲤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 (5)组间血清T-SOD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 大豆油组GSH-XP活性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 MDA水平显著低于鱼油组及混合油组(P0.05), 鱼油组血清AKP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鱼油组肝胰脏T-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AKP活性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混合油(P0.05), GSH-XP活性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 MDA水平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 框鳞镜鲤对大豆油的利用效果最好, 其次是菜籽油、鱼油和混合油利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发酵法培养新生隐球菌的可能性,探索发酵法较传统方法培养上清用于纯化甘露糖蛋白的优势.方法 采用发酵法培养新生隐球菌CAP67,收集上清使用ConA琼脂糖凝胶4B亲和柱亲和纯化隐球菌甘露糖蛋白.结果 从新生隐球菌无荚膜株CAP67的发酵培养上清中获得了毫克级的甘露糖蛋白.结论 发酵法可以成功培养新生隐球菌,上清可用于纯化隐球菌甘露糖蛋白,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耗时少,产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Miq.)愈伤组织分化过程的细胞组织学,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石蜡切片观察,分析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芽再生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新鲜外植体培养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伤口处的薄壁细胞开始脱分化,培养1周后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2周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且表层细胞启动分化形成芽原基;培养4周,可肉眼观察到胚性芽原基,数量增多并逐渐分化形成不定芽;培养至第6周,生成不定芽,并大量增殖和分化。因此,细枝木麻黄是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胚状体的途径进行植株再生的,为建立细枝木麻黄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叉叶苏铁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CTAB法和SDS法提取叉叶苏铁(Cycas micholitzii)的总DNA,发现CTAB法是提取叉叶苏铁总DNA的较好方法;对叉叶苏铁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4个主要因素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及Mg2+进行最优条件筛选;采用单因素法探讨DNA模板量、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适合于叉叶苏铁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 (20 μL体系): 1×Buffer,75 ng DNA模板,dNTPs 250 μmol·L-1, Taq酶1.0U,引物0.2 μmol·L-1,Mg2+ 2.5mmol·L-1,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2 min,循环40次,72℃延伸10 min,4℃保存。本研究结果为苏铁纲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5.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实现fMRI信号的盲分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独立成分分析(ICA)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简要介绍了空间独立成分分析(SICA)的模型和方法,将fMRI信号分析看作是一种盲源分离问题,用快速算法实现fMRI信号的盲源分离。对fMRI信号的研究大多是在假定已知事件相关时间过程曲线的情况下,利用相关性分析得到脑的激活区域。在不清楚有哪几种因素对fMRI信号有贡献、也不清楚其时间过程曲线的情况下,用SICA可以对fMRI信号进行盲源分离,提取不同独立成分得到任务相关成分、头动成分、瞬时任务相关成分、噪声干扰、以及其它产生fMRI信号的多种源信号。  相似文献   
56.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and interferon gamma (IFNγ) were originally found to be produced by inflammatory cell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and surveillance of tumour growth. By activating distinct signalling pathways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and JAK/STAT, TNFα and IFNγ were reported to effectively trigger cell death and perform powerful anti‐cancer effect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the new advancements of TNFα and IFNγ in anti‐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57.
以南京老山1 hm 2样地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成对g(r)函数,选择完全随机模型、异质泊松模型与先决条件零模型,分析秤锤树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从空间格局角度来深入认识其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形成该格局可能存在的机制并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1)秤锤树天然种群中小径个体数量占优,属于增长型种群。(2)种内空间分布研究中,基于完全随机模型分析,秤锤树种群在尺度0~26 m时为聚集分布,尺度29~30 m时为均匀分布;基于异质泊松模型分析,秤锤树种群在0~23 m时为聚集分布,尺度27~30 m时为均匀分布。秤锤树空间分布表现为由聚集分布向均匀分布变化。(3)主要种间关联性研究中,秤锤树与朴树(Celtis sinensis)的种间关联性表现为小尺度下负关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变为正关联。秤锤树与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和秤锤树与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的种间关联性大致相同,基本为大尺度下正关联,偶尔出现负关联和无关联。上述结果表明,秤锤树种群更新状况良好,种群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其主要受种间竞争、扩散限制与密度制约的影响。基于种群现状开展就地保护与适当干扰其生存群落,是濒危物种秤锤树的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
政府使用公共财政投资建设公益性的工程,需遵守一定的审批与管理流程。由于缺少园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体系,以及园林工程特有的艺术性,使审批流程与设计流程产生了一些矛盾。审批过程中,评审者关注投资的合理性,设计者关注园林美学观感,两者的不同立场导致对部分园林绿地建设内容必要性的分歧。为了在保证建设资金投入合理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绿地的完整功能与艺术水平,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平衡设计与评审的原则,并强调在审批与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调整思维方式,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9.
Prostate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among men beyond 50 years old, and ranked the second in mortality. The level of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in serum has been a routine biomarker for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cancer development, which is detected mostly by antibody-based immunoassays. The proteolytic activity of PSA also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Here a genetically encoded biosensor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PSA activity. In vitro assay showed that the biosensor containing a substrate peptide ‘RLSSYYSGAG’ had 400% FRET change in response to 1 µg/ml PSA within 90 min, and could detect PSA activity at 25 ng/ml. PSA didn’t show enzymatic activity toward the biosensor in serum solution, likely reflecting the existence of other inhibitory factors besides Zn2+. By expressing the biosensor on cell plasma membrane, the FRET responses were significant, but couldn’t distinguish well the cultured prostate cancer cells from non-prostate cancer cells under microscopy imaging, indicating insufficient speci- ficity to PSA. The biosensor with the previously known ‘HSSKLQ’ substrate showed little response to PSA in solution. In summary, we developed a genetically encoded FRET biosensor to detect PSA activity, which may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relevant applications, such as screening PSA activation substrates or inhibitors; the purified biosensor protein can also be an alternative choice for measuring PSA activity besides currently commercialized Mu-HSSKLQ-AMC substrate from chemica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60.
& 转录因子CBF在植物抗寒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克亚  叶妙水  胡新文  郭建春 《遗传》2006,28(2):249-254
低温能够诱导植物许多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植物具有抗寒性,这种现象称为冷驯化。对于植物冷驯化的分子机理,目前研究的最多的是CBF转录因子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作用途径可归纳为: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CRT/DRE(C-repeat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基序→COR基因表达→植物抗寒性增加。研究CBF转录因子在抗寒中的作用机制,能为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培育抗寒作物品种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