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5篇
  免费   1795篇
  国内免费   495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1049篇
  2020年   863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842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1161篇
  2014年   1422篇
  2013年   1349篇
  2012年   1739篇
  2011年   1550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细胞培养生产人参寡糖素降低成本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参(Panaxginseng)细胞悬浮培养中,以无离子水代替重蒸馏水,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产率分别降低2.3%和2.9%。用白糖代替蔗糖,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产生率分别降低1.74%和1.23%。综合上述两方面结果,以无离子水和白糖分别替代原培养基中的重蒸馏水和蔗糖组成替代培养基,用替代培养基培养人参培养细胞,其生长速率可达0.509gDW/L.d.寡糖素产率可达1.443g/L,和原培养基相  相似文献   
62.
Short-fibre formation during cellulose degradation by cellulolytic fung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mmary All cell-free filtrates of 26 fungal strains containning cellulase activities degraded native cellulose to both reducing sugar and insoluble short fibres. Low-molecular components from the crude filtrates could also degrade native cellulose into short fibres, not accompani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reducing sugar. Short fibre form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ulose degradation to make the substrate more accessible to attack of cellulases.  相似文献   
63.
48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报告对48例原发闭经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遣传学分析,共发现染色体异常17例,占35.4%,其中包括45,X,7例;45,X/46,XX,2例;X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核型中有Y染色体3例。讨论了原发闭经的细胞遗传学病因及异常核型与表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 Thaxt. ex Blakeslce]是小克银汉霉属的模式种,多年来因不同作者是否将贝尼尔小克银汉霉(C. bainieri Naum.)包含在内而对此种持广义(sensu lato)或狭义(scnsu stricto)的不同理解。我们在国内分离到51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广义)菌种,经与获自css的7株菌(包括刺孢小克银汉霉的模式菌种在内)和IMI的1株菌(原定名称均为刺孢小克银汉霉)一起研究后,根据它们的无性型形态特征有明显不同但在配合试验中又可互相配合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的结果,认为将它们处理为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变种较为合理.其中,13株中国的菌和3株CBS及IMI的菌被鉴定为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C. echinulata var. echinulata);其余的38株中国的菌和5株CBS的菌被鉴定为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新组合)[C. echinulat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comb. nov.j.以‘轮生(verticillata)’作为新组合变种的加词是根据与贝尼尔小克银汉霉同物异名的‘轮生布拉小克银汉霉(C. blakesleean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Baijal & B. S. Mchrotra)’而来的.在前人的工作中,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狭义理解的作者往往根据孢子枝的分枝方式、巨型暗色孢子的有无、以及40℃能否生长来区分这两个分类群.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广义理解的作者则认为这些特性毫无意义.我们同意后面两个特性意义不大,因为二者的许多菌系都能形成巨型暗色袍子并在40℃生长,但认为孢子枝分枝方式确实是区别这两个分类群的重要依据.此外,根据产孢构造的种类、孢子枝主枝的直径、孢子枝第一次分枝的数目、分枝长度、孢子枝主枝的顶生泡囊形状以及其直径等性状综合考虑,这两个分类群是不难明确区分的,对12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13株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相互之间所进行的配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具一定性亲和力的(+)、(一)菌系同时存在时,两个变种内和变种之间均可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对上述三种配合的各六对菌所形成的有性型形态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除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内形成的接合孢子的壁往往较厚外,各种配合形成的有性型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研究组的其他成员最近曾对小克银汉霉的22株菌进行了rDNA的ITS区的PCR产物长度测定,其中包括了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的各3株菌,它们的平均长度(bp)分别为890±7.5和915±7.6.这个结果也支持了我们在这两个分类群可以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仍将它们作为两个不同变种的处理.这两个分类群虽然已被发表多次,但它们的描述和绘图均过于简单而未能充分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再次作了描述并再次提供了详尽的线条图和显微照相.  相似文献   
65.
重组人GM—CS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带β-Galactosidase基因标记的非融合蛋白基因转移载体pBlueBac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成功地插入病毒AcNPV的基因组中.hGM-CSF基因在感染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培养细胞Sf9中得到表达,感染后的Sf9细胞培养液能刺激人骨髓细胞在体外形成典型的集落,表达水平可达2.7×1055CFU/ml。以hGM-CSF单抗所作的WesternBlotting表明,表达的hGM-CSF对是3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产物,分子量分别约为15kd,18kd和20kd。  相似文献   
66.
三种鱼类生长激素cDNA基因的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厦门海区选取3种生长速度不同的鱼类,真鲈、高体Shi、褐菖You,由它们的脑下垂体中分别提取出总RNA,用逆转录PCR方法(RT-PCR)扩增出生长激素cDNA,克隆到pBluescript载体上的EcoRI位点,并分别测定了这3种鱼的成熟生长激素cRNA序列。将由这3种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的8种不同科鱼类的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它们间的同源性与这些鱼  相似文献   
67.
几种木本植物的N2O释放与某些生理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使用带有开放气路的气体交换测定系统,同步测定了几种针、阔叶树种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气孔导度.结果表明,低光下树木针叶或叶片释放N2O的速率与光合速率无显著相关.伴随根、茎、叶的呼吸,检测到有N2O吸收现象,其通量与温度及呼吸强度呈正相关.气孔导度明显影响N2O的通量,表明气孔可能是木本植物释放N2O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8.
中国剑螽属四新种记述:直翅目:螽斯总科:蛩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整理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时,发现剑螽属4新种,即膨基剑螽Xiphidiopsisinflata,sp.nov.双叶剑螽X.bifoliata,sp.nov.凸顶剑螽X.convexis,sp.nov.及叉尾剑螽X.divida,sp.nov.模式标本均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9.
陈杰  卢建明 《微生物学杂志》1995,15(2):25-27,32
苏芸金杆菌液体深层发酵中用营养体接种二级发酵工艺和用二级发酵初期培养物作种子进行三级发酵工艺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二级发酵种子罐营养体最佳移种茵龄为9h左右,此时营养体数量多、整齐、染色均匀,显微镜下菌体有折光点存在,三级接种营养体菌龄约为4h左右,菌体数量多,同步率高,少量染色不均匀。发酵液含菌数和发酵产品毒力均达到芽抱接种相同水平,但生产周期明显缩短4-5h,因此相应提高发酵罐生产能力20%。  相似文献   
70.
L-赖氨酸快速发酵新菌种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室选育的赖氨酸生产菌S-21-24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线(U.V.)的复合处理,选育到一株代谢速率高,发酵周期短的新菌株FTS-1。对该菌的发酵条件作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培养条件,该菌在5L发酵罐中发酵48小时产酸80g/L以上,72小时产酸可达11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