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8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29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摘要目的:探讨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lentmatingtypeinformationregulation2homologyl,SIRTl)在宫颈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和宫颈癌Hela/MMC耐药细胞亚系,westernblotting检测MMC对Hela和Hela/MMC细胞内SIRTl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MMC及Nicotinamide对Hela和Hela/MMC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试验检测Hela/MMC细胞凋亡的亡的情况;RT—PCR方法检测耐药相关蛋白P—g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情况下,Hela/MMC细胞中SIRTl的表达显著高于Hela细胞(P〈0.05),MMC处理的Hela/MMC细胞中SIRTl的表达显著高于未经MMC处理(P〈0.05)。Nicotinamide对Hela和Hela/MMC细胞具有相似的生长抑制作用,Nicotinamide可使MMC诱导的Hela/MMC细胞凋亡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内P-gP的mRNA表达(P〈0.05)。结论:SIRTl表达下调能显著减轻Hela/MMC细胞对MMC的耐药性,其作用可能与P—gp有关。  相似文献   
162.
利用E.coli BL21/pCDFDuet-gdh—cr-X共表达全细胞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已酸叔丁酯。结果表明:在菌体用量4.85g/L、葡萄糖与底物质量浓度比为1:1、温度28℃、pH7.0条件下,80.0g/L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生物还原2h后,底物转化率可达99.0%,产物d.e.值大于99.5%。在考察范围内,NADP^+用量对催化效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3.
考察5种萃取体系(A:正己烷,B:正己烷/乙醇,C:正己烷/异丙醇,D:氯仿/甲醇,E:氯仿/乙醇)对小球藻(Chlorella phyrenoidosa)油脂的提取效果及藻渣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萃取体系下,油脂得率为D(12.27%)、E(8.87%)、C(7.71%)、B(6.80%)、A(3.91%),藻渣蛋白含量为A(52.60%)、E(46.23%)、B(40.19%)、C(39.52%)、D(32.52%),藻渣碳水化合物含量为A(23.28%)、E(16.15%)、B(13.24%)、D(13.50%)、C(9.06%);藻渣色素含量为A(1.75%)、E(1.29%)、B(1.14%)、C(0.96%)、D(0.58%);藻渣灰分含量为D(3.63%)、E(2.94%)、C(2.23%)、B(2.25%)、A(1.48%)。综合考虑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及藻渣的可利用性,V(氯仿)/V(乙醇)=1是一种油脂萃取效果较好,藻渣营养成分损失较小的小球藻油脂萃取体系。  相似文献   
164.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单宁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单宁酶的培养条件。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重要影响因子:五倍子粉含量、(NH4)2SO4浓度以及接种孢子量,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重要影响因子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每250mL三角瓶中装入1.0g五倍子粉、4.4g稻壳和0.5g麸皮、液固比(mL/g)2:1且营养盐溶液组成为(NH4)2s0421g/L、MgSO4·7H2O1g/L、NaCl1g/L,培养基pH自然,接种5.7×10^7个孢子后在30℃温度下培养4d。在此条件下,单宁酶产量从40U/g提高到114U/g,3次重复验证性试验平均值为115U/g,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研究常压低温等离子体(APNP)喷流对白念珠菌的杀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杀菌机制.方法 观察白念珠菌标准株经不同放电气体流量、作用时间及作用距离的APNP喷流处理后的菌落生长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处理后念珠菌细胞内外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APNP处理后的菌株生长明显被抑制,通入的放电气体He/O2以2/0.06 L/min的抑制作用比2/0.02 L/min明显,处理时间10 min明显优于2 min,作用距离1 cm优于2 cm.扫描电镜观察APNP处理后的菌体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的破裂,菌体干瘪,透射电镜下可见菌体细胞壁、细胞膜破裂,胞内物质外漏,细胞内物质稀疏.结论 APNP喷流对白念珠菌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且放电气体中氧气含量相对越大,处理时间越长,作用距离越短,杀菌效果也越明显.其主要杀菌机制可能与APNP中活性粒子导致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的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166.
针对卫生行业对高职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对接企业就业岗位群,设置微生物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设计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教学单元。强化职业导向,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及云班课互动教学改革。采取多元化考核形式,以产品或项目成果为指引,给学生提供感知和体验工作过程的机会。经过多个学习情境项目教学的长期强化训练,学生积累了适应未来岗位的综合技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7.
2-甲基柠檬酸循环广泛分布于细菌中,参与丙酸或丙酰-CoA的分解代谢。我们一直致力于微生物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并以苏云金芽胞杆菌为研究对象在2-甲基柠檬酸循环的代谢调控及生理功能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从2-甲基柠檬酸循环关键酶基因的组成、关键酶基因的转录调控和该循环参与的生理功能3个方面介绍细菌中2-甲基柠檬酸循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循环研究中存在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作简要评述,并对该循环关键酶作为药物靶标在病原菌感染防治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8.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在自然衰减去除土壤和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其产生的一系列酶来利用和降解这类有机污染物,其中,编码关键降解酶的基因称为功能基因。功能基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分析环境中石油烃降解基因的多样性。因此,研究石油降解功能基因是分析土著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评价自然衰减潜力与构建基因工程菌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烷烃和芳香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途径,重点总结了烷烃和芳香烃降解的主要功能基因及其作用,包括参与羟化作用的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基因、延胡索酸加成反应的琥珀酸合酶基因以及中心中间产物的降解酶基因等。  相似文献   
169.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及其衍生物是一群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被霉菌污染的谷物中,造成食品业和畜牧业的巨大损失。利用专一性高的水解酶进行生物转化可有效去除玉米赤霉烯酮。【目的】构建高效表达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的酵母系统,以促进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方法】将来源于麦氏喙枝孢霉(RhinocladiellamackenzieiCBS650.93)的Rmzhd基因转入毕赤酵母中,筛选获得高效表达菌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酵液中重组酶的性质。【结果】发酵液中Rm ZHD对ZEN的酶活力为16.67 U/m L,对α-ZOL的酶活力为9.85 U/m L。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理论值30.7k D符合,且发酵上清液蛋白纯度高。Rm ZHD的最适p H值为9.6,最适温度为45°C,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的异源表达及其潜在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0.
焦阳  郑月  宋成洁 《生理学报》2020,72(2):249-254
本文旨在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 Eda)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平衡的作用及机制。用500μmol/L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MPP^+)处理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Eda对MPP^+处理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形态,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相关蛋白OPA1、MFN2、DRP1和Fis1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Eda能减轻MPP^+处理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经MPP^+处理48 h,PC12细胞线粒体出现碎片化,OPA1和MFN2蛋白表达下调,DRP1和Fis1蛋白表达上调,而Eda预处理能逆转PC12细胞的上述变化,但对Fis1的蛋白表达没有影响。以上结果提示,Eda可上调OPA1和MFN2的蛋白表达,下调DRP1的表达,从而抑制线粒体碎片化,发挥神经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