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2981篇
  815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祁连圆柏林上限6个样点树轮宽度资料建立了标准年表,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样点间树木径向生长具有不同的亲疏关系.其中,北部两个样点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中、南部4个样点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气候要素对两类样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北部两个样点树木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降水变化呈正相关,中、南部4个样点树木径向生长与前一年11月及当年7月温度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机制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聚集连片的快速扩张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可持续的瓶颈。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但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CLUE-S模型,模拟分析了199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预测了未来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其中,人工表面持续增加,耕地明显下降,林地和草地格局的变化也存在明显的时序差异;(2)京津冀城市群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影响,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驱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林地更易在地势较高、坡度较大的西部地区分布,而河流、人工表面等更易在平坦低洼的区域分布;此外,不同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显著的时序差异,例如,人工表面受地形的影响程度逐步降低,呈现更加离散的分布,且其分布特征由较早时期的向市中心集聚分布发展为逐渐远离市中心并向铁路、高速路周边集聚的趋势;(3)经检验,CLUE-S模型能够较好地动态模拟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特征,模型的Kappa指数达0.84。模拟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020年)景观格局演变的显著特征是人工表面将持续增加,耕地将继续显著减少。北京、天津、唐山和石家庄等核心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3.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本研究以鳞翅目农业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模式昆虫家蚕Bombyx mori为材料,研究了甲基化对幼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甲基化抑制剂5-Aza-d C后,不正常斜纹夜蛾比对照增加了36%,家蚕的增加了58.8%,不正常虫的生长发育缓慢、体型变小。斜纹夜蛾DNA甲基转移酶Sldnmt1 RNAi获得了相似的结果,不正常幼虫率比对照增加了35%。检测家蚕Bmdnmt1的m RNA水平,发现Bmdnmt1在5龄期的翅原基、脂肪体、表皮和中肠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翅原基中的为最高;在翅原基和脂肪体中,Bmdnmt1的含量在5龄初期比在预蛹期的要高。初步分析了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家蚕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脂肪酶和乙酰辅酶A结合蛋白的m RNA水平在注射5-Aza-d C后48 h显著下调。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DNA甲基化参与调控了鳞翅目幼虫的生长发育,脂肪代谢可能是DNA甲基化调控的其中一个通路。  相似文献   
54.
高等植物中铁的代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类的耕作及土壤的盐碱化,缺铁已成为一个世界性植物营养问题。高等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对环境铁信号响应的体系。本文围绕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铁营养的吸收、转运、分配和储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植物中铁营养代谢调控的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包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2010年在我院检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高危孕妇473例,同时设对照组,检测孕龄在20-40周无明显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472例,并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胎儿尸检或分娩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高危组检出72例心包积液,检出率12.5%,对照组检出13例心包积液,检出率3%,两组胎儿心包积液检出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9.57,P〈0.05)。2.85例心包积液中,孤立性心包积液38例,伴其他心脏畸形或者其他系统畸形47例,其中孤立性心包积液预后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敏感地检出胎儿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其伴随心脏畸形或者其他畸形决定预后。  相似文献   
56.
高温胁迫对切花菊‘神马’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在40 ℃/35 ℃(昼/夜)与33 ℃/28 ℃高温下分别胁迫11 d,然后转入23 ℃/18 ℃恢复5 d,研究不同高温强度及恢复对菊花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3 ℃/28 ℃下净光合速率(Pn)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5 d后明显降低,两参数均可在23 ℃/18 ℃下恢复到对照的80%以上;40 ℃/35 ℃高温下Pn与Gs大幅度持续降低,胁迫前期,胞间CO2浓度(Ci)上升,Pn的降低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导致;9 d后Ci与Pn同时降低,气孔限制成为Pn 降低的主要因素.高温使菊花叶片的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效率(ΦPSⅡ)与天线转换效率 (Fv′/Fm′)降低,天线热耗散(D)增加,表明高温胁迫下菊花通过降低光能的捕获与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效率来保护反应中心免受伤害.33 ℃/28 ℃下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推测此温度下受体端电子传递首先受到抑制;40 ℃/35 ℃下qP持续增加,表明放氧复合体(OEC)可能是菊花光合系统中极端高温伤害的原初位点.  相似文献   
57.
外来木本植物入侵的生态预测与风险评价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景明  李俊清  孙启祥  周金星 《生态学报》2008,28(11):5549-5560
外来植物引种导致的入侵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引种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要研究课题。综述了木本植物入侵的生态预测和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木本植物引种的概况,对木本植物入侵的生态预测基本原理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目前比较被认可的生态预测途径主要包括编辑入侵植物名录利用入侵历史纪录预测、物种特征作为入侵的预测指标、繁殖体压力作为建群概率的决定性因素、环境匹配作为入侵潜力的预测工具及专家意见等,并对物种特征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物种特征指标主要包括物种的繁殖和快速生长性状指标、对入侵地区局部条件和干扰体系的适应性指标、生物地理分布指标等,并指出在生态预测中单独使用这些指标是不严谨的,而应当多途径互相结合验证。同时还简介了WRA等几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实用性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木本植物入侵的生态预测方面面临的一些困难,包括入侵机理的复杂性导致的预测难度增大和可信性下降,所用数据库标准的不统一和更新的困难等,指出在进行木本植物引种的生态预测和风险评价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重视入侵机理研究,完善相关的数据库。出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可以借鉴国际上实用性杂草风险分析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逐步建立我国的入侵风险评价系统,以满足目前对木本植物入侵的预测和风险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
葛根素对糖尿病心肌细胞的保护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的表达改变及其作用。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n=15):糖尿病组和葛根素治疗组采用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其中葛根素治疗组于造模后葛根素腹腔注射4周(100mg/kg/day),正常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ml/kg),同样喂养4周。四周后各组大鼠处死。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组大鼠心肌细胞纤维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中TSP-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功能。结果发现葛根素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大鼠的体重增加明显,同时血糖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多处心肌肌丝紊乱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发现有线粒体嵴消失溶解,肌丝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而葛根素治疗组大鼠偶见上述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显示葛根素治疗组心肌内TSP-1阳性细胞密度小于糖尿病大鼠,TSP-1 mRNA表达也比糖尿病大鼠要低。此外葛根素治疗组大鼠的左室收缩末压(LVSE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但较糖尿病组有显著改善(P〈0.01)。上述结果显示葛根素能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高糖损伤和维持心室肌细胞的功能,而该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TSP-1表达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9.
郑陈光  覃靖  杜娟  陈科  陈赤  田晓先  相蕾  孙亮  杨泽 《遗传》2009,31(3):261-264
为了探讨中国南宁地区唐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及其特点,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1994年以来的500例疑似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S)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130例确诊为DS患者。其中, 单纯型21-三体为86.15%(112/130); 易位型为8.46%(11/130); 嵌合型为5.39%(7/130)。在单纯型21-三体中性别比为女∶男=1∶1.8; 93.08% 的唐氏综合征患儿由年轻母亲(<35岁)所生, 另有6.92% 由高龄产妇所生。结果表明, 南宁地区86% 以上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是单纯型21-三体, 男性唐氏综合征患儿明显高于女性患儿。  相似文献   
60.
螺旋粉虱对不同波长发光二极管的趋光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很多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六角体装置研究了螺旋粉虱成虫对6种波长发光二极管(LED)的趋性反应,这些LED分别为:紫(405 nm);蓝(461 nm);绿(519 nm);黄(570 nm);红(650 nm)和红外(850 nm).结果表明紫光LED(405 nm)对螺旋粉虱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它波长的LED,两性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短波长较长波长的可见光对螺旋粉虱更具吸引力.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灯诱对螺旋粉虱的吸引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