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29篇
  免费   6436篇
  国内免费   27888篇
  2024年   548篇
  2023年   1580篇
  2022年   2547篇
  2021年   2642篇
  2020年   2726篇
  2019年   3146篇
  2018年   2005篇
  2017年   2015篇
  2016年   2105篇
  2015年   2715篇
  2014年   3954篇
  2013年   3432篇
  2012年   4800篇
  2011年   4837篇
  2010年   4081篇
  2009年   4147篇
  2008年   4477篇
  2007年   4280篇
  2006年   4048篇
  2005年   3445篇
  2004年   2687篇
  2003年   2254篇
  2002年   2038篇
  2001年   1973篇
  2000年   1833篇
  1999年   1098篇
  1998年   588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109篇
  1981年   52篇
  1979年   15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41.
豌豆叶绿体脂氧合酶(LOX)活性在连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变化不大。ABA处理离体叶片2d叶绿体LOX活性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抗氧化剂α-生育酚、谷胱甘肽、没食子酸丙酯抑制豌豆叶绿体LO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对豌豆叶绿体LOX和大豆纯LOX-1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大豆LOX-1能促进离体豌豆叶绿体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豌豆叶绿体LOX可能参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又受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3.
王妮  付小锁 《生理学报》1996,48(1):83-88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了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及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含量,并观察了子宫腔内注射酪、丝、苏三种氨基酸对子宫胞浆雌。醇、孕酮受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L-酪氨酸对动情前期、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都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2)L-酪氨酸也降低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即这一作用不是通过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实现的。(3)L-苏氨酸仅可降低动情期和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含量,而对相应周期雌二醇受体没有明显作用。(4)L-丝氨酸和L-苏氨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4.
白细胞介素-2中枢镇痛作用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IL-2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丧失与IL-2受体β亚基结合能力的IL-2突变体仍具有提高大鼠痛阈的能力,这表明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并不是通过IL-2受体所介导,亦表示IL-2的免疫和镇痛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实现的。加之内源性阿片肽与IL-2分子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和结构相似性,提示IL-2可以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产生中枢镇痛效应。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L-2侧脑室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不同核团的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推测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还与弓状核、室旁核、蓝斑等核团的β-EP和LEK有关。  相似文献   
145.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沈上  边景檀 《生理学报》1996,48(1):89-93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6.
李田昌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6,48(4):337-3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已知的体内活性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作用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但ET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效应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用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ET促细胞增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T-1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摄取 ̄3H-TdR和激活MAPK,此作用可被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H-7和ET_A受体拮抗剂BQ123所抑制,但不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A(Herb)所抑制,用PKC激动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预处理VSMC,使其PKC活性下调,可显著减弱ET-1对MAPK的激活能力。本结果提示:(1)MAPK参与ET-1所致的VSMC增生;(2)ET-1促细胞增生与激活MAPK的作用是由ET_A受体和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采用Y-迷宫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模型,观察了1,6月龄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并运用Ca~(2+)的荧光探针和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了两组小鼠四个主要脑区(海马、皮层、小脑、中脑四叠体)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_i)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能力均下降,同时海马突触体内游离[Ca~(2+)]_i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方法观察外源性氧自由基对大鼠心肌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受体)及其亚型α_(1A)与α_(1B)的影响和对β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的影响。发现:(1)·OH,使α_1受体与~(125)IBE2254最大结合量(B_(max))分别下降55%与36%。(2)·OH可使α_1受体与~(125)IBE2254结合的K_d值增高171%,而对K_d值无影响。(3)·OH,均使α_1受体亚型α_(1A)与α_(1B)之间的比例增加。(4)·OH,对β受体与~(125)IPIN最大结合量B_(max)和K_d值均无影响。(5)氧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或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可对抗氧自由基引起α_1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氧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心肌膜,引起α_1受体数量和亲和性下降,α_1受体亚型α_(1A)与α_(1B)之间的比例改变。  相似文献   
149.
细胞外Ca^2+内流入胞质的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外Ca^2+主要是通过塌压依赖性Ca^2+通道和钙池耗竭依赖性Ca^2+通道而内流的。前者主要见于电兴奋细胞,这一过程比较清楚;后者主要见非兴奋细胞,情况远较复杂:外来信号激活内贮钙池,钙池在释放Ca^2+同时通过目前尚不清楚的途径将直接或间接传至质膜Ca^2+通道,而诱发Ca^2+内流。  相似文献   
150.
Catalase activity in cell cultures of fetal rat mesencephalon was decreased by 42 and 50%, respectively, after exposure to 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100 μM) or dopamine (100 μM) for 48 h. Catalase activity was also decreased 21% by 10 μM hydroquinone. Ascorbic acid (200 μM), an agent that suppresses the autoxidation of l-DOPA and dopamine, blocked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l-DOPA, but not that of dopamine. Inhibitors of the A and B forms of monoamine oxidase (20 μM clorgyline plus 20 μM pargyl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anti-catalase action of either l-DOPA or dopamine. The latter results suggest that products of the oxidative deamination of dopamine by monoamine oxidase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suppression of catalase activity. However, autoxidation reactions of l-DOPA may play a role since ascorbate suppressed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l-DOPA. On the contrary, the basis for the failure of ascorbate to similarly block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dopamine is uncertain. l-DOPA and dopamine (25 μM) also inhibited crystalline catalase in solution after incubation for 1 h at neutral pH (40–50% inhibition). Inhibition was blocked by 0.45 M ethanol, indicating a need for autoxid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ompound II, which is an enzymatically inactive form of catalase. The ability to model the enzyme inhibition in purely chemical experiments indicates a probable mechanism for loss of enzymatic activity in cell cultures. Inhibition of catalase may contribute to cell damage during incubation of cultures with l-DOPA, dopamine, or other autoxidizable compounds. Copyright © 1996 Elsevier Science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