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的肿瘤消退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病理特性,新生血管特性,模型最佳应用时间段,肿瘤自发消退现象)并对其进行MRI动态扫描观察,了解肿瘤的自然生长规律,与人脑胶质瘤的自然生长规律相比较.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分成2组,一组30只,二组10只,分别将C6胶质瘤细胞悬液和DMEM培养基立体定向接种于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35,50天进行增强MRI扫描,了解肿瘤生长特性,脑组织水肿情况,肿瘤消退现象等.于荷瘤鼠死亡当日取脑组织,液氮速冻后行脏染色,抗CD31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大部分肿瘤模型于接种后7天可在MRI上见到肿瘤生长,14-28天为快速增长期,并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脑屏障严重破坏,大部分荷瘤鼠死于28天内,有3只大鼠20天以后出现肿瘤自发消退现象,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肿瘤内部出现软化灶.结论: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相似性,部分荷瘤鼠在5周左右有肿瘤自发消退,肿瘤新生血管于7天开始出现并增多,4周后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利用此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的最佳时期在14-28天.  相似文献   
82.
Akirin是近来发现的在骨骼肌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简要综述了akirin基因与免疫反应、骨骼肌发育和再生、myostatin基因和NF-κB因子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禽类akirin2基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akirin基因的应用前景也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为akirin基因在医学和畜牧业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5 年生钟萼木幼树株高、地径连年生长、侧枝分生特性。结果表明,调查群体5 年生株高、地径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0 m、3.4 m、0.5 m 和3.2 cm、9.5 cm、0.5 cm;群体幼树株高、地径生长分布遵循正态分布;幼树群体的株高、地径生长在早期表现显著的遗传分化。1~5 年生幼树的株高、地径年生长量表现为:株高在前3 年表现较低生长量,第4、5 年明显加快;地径在第1 年生长量占比较大。幼树株高小于2.0 m 的个体未发现分生侧枝,冠幅小且高生长较缓慢。  相似文献   
84.
微RNA(microRNAs)是一类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非编码RNA.近来,研究证实其可在肝脏不同类型细胞间进行传递,以调控靶细胞的功能,从而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在不同类型肝脏细胞间传递的直接实验证据--细胞共培养实验仍需考虑:不同类型细胞在共培养时的数量比例及miRNAs在不同细胞间传递的方向.miRNAs的胞间传递作为肝脏疾病病理机制的重要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仍需要考虑临床实践.本文对近期关于微RNA胞间传递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对相关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85.
陕南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组微体球状化石类型多样,如何正确辨别这些球状化石的生物属性是当前早期生命演化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宽川铺组中发现了一类为数众多,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不规则的帽状隆起结构以及翻边帽沿的帽状化石。研究表明这些帽状化石均为不完整的个体,其完整形态呈不规则的凹球形。根据帽球状化石帽身的数量和相对位置,这类化石可划分为"单帽型"、"双帽型"和"复帽型"三种类型。这些凹球状化石呈双层壳壁,内壁光滑,外壁粗糙。因为凹球状化石形态及其表面小孔与微体藻类、后生动物的胚胎以及壳体化石差异都非常显著,所以推测这类化石可能与带壳原生动物亲缘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86.
以宽川铺生物群中获取的磷酸盐化立体保存的胚胎化石为研究材料,对胚胎化石表面超微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胚胎化石表面被一单层光滑卵膜结构所包裹,卵膜之下胚胎形态多样;刺状结构位于卵膜之下,为原生质胚胎分泌而成的保护层,出现在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的胚胎中。结果表明:1)单一依靠胚胎大小或者表面结构不能作为胚胎的分类依据;2)与现生海葵等动物胚胎表面微绒毛相似,Olivooides表面刺状结构可能具有保护胚胎和生态扩散的功能;3)带刺Olivooides很可能发育成为动物演化早期最简单的带刺幼虫形式,是动物间接发育的证据。  相似文献   
87.
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富含枯枝败叶的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初筛和酶活测定复筛得到产纤维素酶的一株真菌,将其命名为GC2-2,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是一株耐高温、碱性纤维素酶的真菌GC2-2。通过18S rDNA分子克隆测定,该菌为球孢枝孢菌,其滤纸酶的活力优于CMC酶的活力。该菌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5°C,最适pH值7.5。  相似文献   
88.
刘畅  李凤日  甄贞 《生态学杂志》2014,25(10):2779-2786
基于黑龙江省2010年一类调查数据和重点公益林检测样地(5075块)数据以及同期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5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以森林碳储量为因变量,以胸径、每公顷株数、海拔、坡度及降雨与温度的乘积因子作为自变量,利用GeoDA软件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用全局Moran I 来描述不同空间尺度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计算最佳带宽(25 km)下的局域Moran I来表现模型残差的空间分布,计算组内方差来解释模型残差的空间异质性,最后将模型的预估结果生成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的分布具有空间效应;本文所选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及气象因子都显著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胸径是最主要的因子.空间误差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空间异质性.由模型的预估结果可以看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及大兴安岭地区是森林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松嫩平原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分布较少,完达山地区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9.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免疫原性低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内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是理想的心肌再生治疗的种子细胞。本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方法,包括化学试剂、中药制剂、机械力和电磁刺激、心肌环境因子、损伤组织条件培养、组织工程方法等,为其在心肌损伤性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哀竭(CRF)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CRF临床疗效的措施。方法:选 择2010 年5 月至2012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4 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7 例)和观察 组(n=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 患者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 和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cr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UN、Scr 水平明显低于对 照组,而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1.5%,观察组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 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CRF 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