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44篇 |
免费 | 4342篇 |
国内免费 | 19383篇 |
专业分类
536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1篇 |
2023年 | 1164篇 |
2022年 | 1888篇 |
2021年 | 1921篇 |
2020年 | 1836篇 |
2019年 | 2132篇 |
2018年 | 1446篇 |
2017年 | 1390篇 |
2016年 | 1376篇 |
2015年 | 1847篇 |
2014年 | 2784篇 |
2013年 | 2268篇 |
2012年 | 3306篇 |
2011年 | 3321篇 |
2010年 | 2732篇 |
2009年 | 2894篇 |
2008年 | 3060篇 |
2007年 | 2918篇 |
2006年 | 2728篇 |
2005年 | 2339篇 |
2004年 | 1789篇 |
2003年 | 1536篇 |
2002年 | 1370篇 |
2001年 | 1322篇 |
2000年 | 1215篇 |
1999年 | 754篇 |
1998年 | 338篇 |
1997年 | 242篇 |
1996年 | 156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76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72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0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鞘翅目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对象、研究种类、研究内容等方面对鞘翅目Coleoptera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近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有DNA序列分析、RELP技术、RAPD技术、AFLP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和SSCD技术。并认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对补充和完善传统分类方法,深入探讨各类群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应用大麦杆控制原水蓝藻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藻对饮水安全有潜在威胁,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除去。华南某地原水水塘多年来受到以假鱼腥藻类为主的蓝藻水华影响,尽管曾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清除,但都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求长期有效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大麦杆在控制淡水藻类生长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且对环境无明显负面影响。为了解大麦杆对华南某地蓝藻,特别是假鱼腥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发挥抑藻作用所需时间和效果,为原水蓝藻控制措施的采取提供科学依据,自从2005年3月起至2005年7月,选用2个沉淀池作对比实验,实验池投入g·m-3的大麦杆,对照池不加大麦杆。研究表明大麦杆对原水中假鱼腥藻类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该地气候条件下,最少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大麦杆才开始产生控藻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地统计学的二化螟种群时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常德鼎城区1960~2001年二化螟各世代的越冬后幼虫高峰虫量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际间二化螟种群总虫量、第1代虫量、第2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结构性较强,可预测性较好,特别是年际间总虫量其结构性占总变异的比例高达91.1%,可以前11年总虫量预测下年总虫量;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年际间第1代虫量、第3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冬后基数的长期趋势极为明显;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呈现3代(1年)的季节性周期.首次采用缺失某世代虫量或插入冬后基数的方法分析了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单独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影响均较小,二化螟发生量更多地受栽培制度、气候、食料和天敌等因子的影响.初步总结并建立了种群时间格局分析的地统计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4.
105.
用PEG6000对白花柽柳进行渗透胁迫,以其叶部cDNA为试验方(tester),正常生长的白花柽柳叶部cDNA为驱动方(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渗透胁迫下白花柽柳的消减文库。提取重组质粒经PCR检测,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250~650 bp之间。通过对文库阳性克隆的随机测序,获得了如脯氨酸转移蛋白、钙依赖蛋白激酶、亮氨酸拉链蛋白、类转录起始因子蛋白等23个与渗透胁迫有关的EST,它们涉及了植物的渗透调节、信号传递、基因调控、活性氧清除、新陈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6.
973项目“极端微生物及其功能利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极端微生物及其功能利用的基础研究”,于2004年10月获得批准立项。参加该项目的有:武汉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国家海洋局三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 相似文献
107.
从南海水域脆灯蕊柳珊瑚的乙醇-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西松烷型二萜和3个甾醇,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junceellin A(1),praelolide(2),junceellolides A~D(3~6),24-αmethylcholest-7,22-dien-3β,5α,6-βtriol(7),cholestan-3-ol(8),cholesterol(9);其中化合物1,2,7,8均为首次从该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8.
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很多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动物和人类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包括肝脏毒性,肺脏毒性,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神经毒性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9.
南方鲇幼鱼和成鱼血液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成鱼部分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南方鲇幼鱼和成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血红蛋白(Hb)、血糖(GLU)、总蛋白(TP)、胆固醇(CHOL)及甘油三酯(TG)二者差异不显著,在对幼鱼与成鱼做血液诊断时这些指标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成鱼血液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幼鱼,而幼鱼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成鱼,幼鱼血液中氯离子(Cl-)浓度极显著高于成鱼,在对南方鲇幼鱼和成鱼做血液学诊断时需要设定不同标准。 相似文献
110.
对GaneBank中登录的部分骆驼科动物线粒体12 srRNA/tRNA-Val/16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借助DNAstar软件设计引物,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变异的规律。PCR条件优化后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014 bp的DNA片段,b lastn分析显示,该片断与骆驼科动物的同源性高于95%,所获得片断包括30bp的12 srRNA基因部分序列,71 bp的tRNA-Val基因全序列和913 bp的16 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利用RNA-structure 4.2 RNA分析软件绘制了部分骆驼科动物的线粒体tRNA-Val推导性二级结构图,比较结果显示,羊驼线粒体tRNA-Val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呈属间特异性遗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