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46篇
  免费   7913篇
  国内免费   16168篇
  54427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039篇
  2023年   1226篇
  2022年   1918篇
  2021年   1949篇
  2020年   1859篇
  2019年   2134篇
  2018年   1447篇
  2017年   1393篇
  2016年   1405篇
  2015年   1846篇
  2014年   2784篇
  2013年   2270篇
  2012年   3302篇
  2011年   3318篇
  2010年   2731篇
  2009年   2893篇
  2008年   3061篇
  2007年   2919篇
  2006年   2728篇
  2005年   2332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1537篇
  2002年   1370篇
  2001年   1323篇
  2000年   1214篇
  1999年   753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黄土塬区不同品种玉米间作群体生长特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林  张岁岐  王淑庆  王志梁 《生态学报》2012,32(23):7383-7390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品种间的竞争对群体结构和产量可能有促进作用.为了明确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不同生育期群体生长特征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选用郑单958和沈单16两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在中、高两种密度条件下进行隔行间作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作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显著增加,同密度不同品种间作LAI在生育后期显著增加,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以获得更多的光照;中等密度下品种间作单株叶面积较单作显著增加,而高密度间作显著降低了单株叶面积;中等密度下,品种间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郑单958尤为突出,但高密度间作时的增加幅度较小,这与高密度下株高、茎粗相对减小有关.品种株高、茎粗随间作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对间作竞争的响应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在不同生育期,郑单958和沈单16号表现不同的生长规律,前者在整个营养生长过程中对间作竞争的响应明显、持续和稳定,而进入生殖期后,间作的生长优势逐渐消失;后者在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大,但持续时间较短,表现出较弱的竞争性.品种间作可有效改善群体冠层结构,增加群体物质生产力,更好的为增产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2.
相对于种质资源的异位保护,作物地方品种的农家保护和利用作为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方法被提出,但是,关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却知之甚少。文章采用问卷式和农村参与式调查评价方法(PRA),通过对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分布的11个州(市)、36个县、124乡(镇)、237个行政村中的306个村寨(村小组),针对当前农家保护的稻、麦(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和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已有44.8%的村寨稻地方品种丢失,77.5%的村寨麦地方品种丢失,37.3%的村寨玉米地方品种丢失。共调查采集到农家保护的地方品种901个,其中稻、麦和玉米分别为371、119和411个。每个村寨均有农家保护的地方品种(平均为2.9个),平均每100户农户、1 000人和100 Ha耕地面积分别有3.3个、8.0个和5.2个地方品种。其中,尤以西盟县勐梭镇里拉村委会老缅小组有18个地方品种(包括10个稻和8个玉米),元阳县新街镇土戈寨村委会箐口村有14个稻地方品种最为突出,实属少见。同时,各民族农家保护的地方品种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16~120个,其中,稻在各民族中的分布变幅最大,为1~72个,主要分布于滇南、滇西南热带、亚热带民族地区;麦变幅次之,为0~47个,主要分布于滇西、滇西北高海拔、温凉民族地区,且在傣族、基诺族和阿昌族等3个民族中已丢失;玉米变幅最小,为4~40个,最均匀。总之,各民族农家保护地方品种的主要驱动力是满足该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生活需求,以及由于缺乏适宜当地特殊生境的新品种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是开展农家保护研究的理想基地,建议在该区域选择一定村寨建立地方品种农家保护示范区,同时加强对当前农家保护的地方品种的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3.
飞蝗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mRNA表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酶是海藻糖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 在昆虫发育和能量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 本文分析了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一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并对其mRNA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藻糖酶(TRE, GenBank登录号: FJ795020)不含有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该酶与大豆蚜Aphis glycines、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可溶型海藻糖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因此我们将该酶的基因命名为LmTre-1。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表达量的荧光定量 PCR 分析表明: LmTre-1在卵发育前期、 中期的表达量都很低, 卵发育后期表达量显著提高; LmTre-1在5龄若虫和成虫被检测的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 在体壁中的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在脂肪体、 肌肉、 气管、 精巢及卵巢中; 5龄飞蝗刚蜕皮后LmTre-1在体壁中的表达量较高, 随着生长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 LmTre-1在成虫发育期体壁中稳定高表达。LmTre-1的mRNA表达特性与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非常相似, 据此推测该基因可能与体壁几丁质的合成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该基因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并为以海藻糖酶为杀虫靶标的农药筛选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4.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层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凋落物层现存量及其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凋落物现存量与年凋落物总量相当,分别为8.74和8.84(7~11)thm-2,系统养分循环速率参数为0.99,循环强度强烈,说明枯枝落叶分解快,养分周转快;2)营养元素在凋落物层中的含量分布格局为:N、Ca、Mg、Mn元素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已分解层(Y层),P、K、Fe则是Y层>F层>L层;3)元素贮量(kghm-2),N102.08,P4.33,K48.94,Ca17.38,Mg10.43,Fe54.87,Mn1.80,在各亚层中的分布有L层>F层>Y层(N、P、Ca、Mg、Mn),Y层>F层>L层(K、Fe);4)有机物质含量和贮量均为L层>F层>Y层;5)林下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一个养分释放过程,这一过程和营养元素及有机物质在各亚层的分布格局对林木生长极为有利。体现了作为顶极群落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本身在养分循环和利用效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5.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核心调控子AphA和OpaR对calR基因以及CalR对Ⅵ型分泌系统l(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1,T6SS1;vp1386-1420)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关系.[方法]提取副溶血弧菌野生株(wild-type,WT)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6.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玉真  张保才  李俊文  刘爱英  袁有禄 《遗传》2008,30(11):1466-1476
摘要: 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 中221、中棉所36(中36)两个陆地棉品种(系)为轮回亲本配制了两套杂交回交的组合: 中36×海1组合和中221×海1组合。通过对这2套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杂交铃、自交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 结果: 以分离群体BC1F1为父本, 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母本时, 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2F0)的纤维品质性状与父本BC1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性不显著, 而与母本(轮回亲本)值接近; 又以分离群体BC2F1为母本, 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父本, 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3F0)纤维品质与母本BC2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接近, 除整齐度以外, 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 杂交铃的纤维品质偏向母体植株上的自交铃的纤维品质, 父本花粉的基因型对杂交当代种子上的纤维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 杂交铃种子上的纤维品质主要由当代种子的表皮细胞基因型即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而当代种子胚的基因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7.
邹菁  张丽英 《蛇志》2002,14(1):17-19
目的 观察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瘤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试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观察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24h抑瘤率达67.5%,接近5-Fu阳性对照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镜检及涂片染色发现癌细胞胞膜破裂、胞质外溢、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检测蛇毒复合酶对S期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同时阻滞G0/G1期细胞进入S期。结论 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具有一定体外抑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直接破坏细胞胞膜和干扰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8.
滇西南孟连曼信地区早石炭世磷结核中的放射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下石炭统平掌组火山岩之硅质岩夹层中,存在大量结核,X衍射分析证明,这些结核全部为磷结核。其中一块磷结核经分析,获得放射虫化石7属9种(其中包括一未定种):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Archocyrtium sp.,Robotium validum Cheng,Triaenosphaera sicarius Deflandre,Entactinia herculea Foreman,Entactinia parva Won,Astroentactinia multispinosa(Won),Entactinosphaera inusitata Foreman,Entactiosphaera palimbola Foreman,均属杜内期中期Albaillella paradoxa带。这些磷结核应该沉积在上升洋流形成的洋岛环境,而不是裂谷中。  相似文献   
189.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的蜗牛化石,经鉴定有12种和1待定种,隶属于6科7属。依据现生蜗牛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相比较,划分蜗牛化石2个组合,即琥珀螺Sucinea属组合和华蜗牛Cathaica属组合及其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讨论了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90.
熊燕  章岚 《动物学研究》1998,19(1):23-26
实验材料为乌拉坦麻醉的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观察了电及化学刺激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外侧部(1MAN)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1)电刺激1MAN的不同区域都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1MAN使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幅度降低。(3)短串电脉冲刺激1MAN,落位于吸气相,产生吸气要断效应;落位于呼气相,可使呼气时程延长,以冲刺激1MAN,落位于吸气相,产生吸气切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