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8篇
  免费   4307篇
  国内免费   19091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1118篇
  2022年   1837篇
  2021年   1920篇
  2020年   1807篇
  2019年   2091篇
  2018年   1390篇
  2017年   1360篇
  2016年   1379篇
  2015年   1846篇
  2014年   2763篇
  2013年   2251篇
  2012年   3305篇
  2011年   3324篇
  2010年   2732篇
  2009年   2894篇
  2008年   3060篇
  2007年   2917篇
  2006年   2728篇
  2005年   2335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1537篇
  2002年   1369篇
  2001年   1321篇
  2000年   1214篇
  1999年   756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蕴秀  王培昌  姚洁  闵嵘 《生物磁学》2013,(35):6981-6983
由临床检验专业人员承担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应以临床检验学为教学重点,案例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应围绕临床检验基本原理,检验结果质量保证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案例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择质量保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②选择物质代谢过程清楚,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明确的检验项目,如血糖;③选择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较多的方法,比如酶的连续监测法。  相似文献   
992.
以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HL)为出发菌株,试验得到灰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菌体培养48h,用0.7mol/L的NaC1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0.5%的蜗牛酶+0.5%的纤维素酶,在pH为6,30℃条件下酶解3h,所得原生质体数最多,达到3.14×107/ml.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为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在用0.7mol/L的蔗糖溶液配制的改进察氏培养基上其再生率最高,达到24.93%.灰黄青霉原生质体经过紫外线诱变,DES诱变,紫外线-DES诱变复合诱变,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选育异抗坏血酸高产菌株,通过对再生平板上长出的诱变菌株进行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获得一株异抗坏血酸产量较高的菌株ZD4,其产量为5.28mg/ml,提高到出发菌株产量(1.08 mg/ml)的488.9%,且连续传代6代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人源性脂联素球状结构(gAd)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体系,并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纯化、鉴定及活性检测.方法:从正常人脂肪组织里面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酶切后连入pET-22b(+)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2b(+)-gAd,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诱导剂诱导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产生,采用强碱促溶包涵体并用丙酮沉淀蛋白的方法进行复性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人源性gAd.运用SDS-PAGE、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通过对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和对小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来检测纯化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2b(+)-gAd,实现了人源性gAd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形成的包涵体变性、复性和纯化,纯化出的蛋白经过SDS-PAGE和Western分析证实为gAd;通过对AMPK的磷酸化水平的检测和对小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证明纯化出的gAd具有高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表达和纯化了无标签、高生物学活性的人源性脂联素球状结构(gAd),为其进一步的理论研究、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叶红  张云安  崔敏  吴进荣  刘德胜 《生物磁学》2013,(34):6757-676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ASAI.II级、年龄18~60岁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地佐辛0.1mg/kg开皮前15rain静脉注射;B组给予地佐辛0.15mg/kg开皮前15min静脉注射;C组给予地佐辛0.2mg/kg开皮前15min静脉注射,采用VAS评分评估术后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组术后2、4、6、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术后2、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A组术后辅助镇痛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皮前15rain静注地佐辛0.15mg/kg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效果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5.
章朱峰  沈旦  黄建安  冯薇  张秀琴 《生物磁学》2013,(24):4730-4733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并且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pH,PO2和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C02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的PO:和PC02改善更明显(P〈0.05),而pH和Sa0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早期应用NIPPV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张晓玲  白久旭  韩敬明  王东辉  崔汉民  曹宁 《生物磁学》2013,(30):5896-5899,592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tic nephropgthy,DN)与非糖尿病肾病(non-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的差异;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48例MHD患者,分为糖尿病组(58例)和非糖尿病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iPTH、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在非DN组中,iPTH与血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20,P=0.036),iPTH与血磷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6,P=0.005)。在DN组中,iPTH与血钙、血磷无显著相关性,而iPTH与HbA1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07)。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iPTH水平和血磷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HbA1c可能抑制iPTH的分泌。  相似文献   
997.
张东  吴宝强  陈昌泽  朱峰  孙东林 《生物磁学》2013,(30):5956-5958,5994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胆管结石患者的3.1%,其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及反复的胆管炎发作为主,但缺乏特异性。术前胆管癌组患者AKP、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LT升高12例,总胆红素升高9例,与非胆管癌组相比,AKP、γ-GT、ALT、TBIL均显著升高(P〈0.01),且胆管癌组术前血清CA19-9及CEA显著高于非胆管癌组(P〈0.01),而两组间CA125及AF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6例患者中可进行手术治疗10例;其中根治性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2例。8例根治性手术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36.4%;2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的疗效较差,对血清CA19-9和CEA显著升高者应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手段应该力争实行根治性切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8.
张韻慧  王春杰  晋兴华  张旺  张崧 《生物磁学》2013,(34):6619-6622,670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促透剂对吲哚关辛水凝胶贴剂透皮性能的影响,遴选在特定栽药剂量时具有最佳促透效果的促透剂,并与市售贴剂进行比较,对吲哚美辛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在最佳载药量选用不同浓度的氮酮、油酸、丙二醇以及三者组成的二元或三元组合为促透剂,在规定时间点测定吲哚美辛的累积透过百分率以及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氮酮与油酸单独应用时,二者均没有明显的促透作用;当选用二元促透剂联合应用时,油酸与丙二醇联用能够明显促进吲哚美辛的经皮渗透(P〈0.05);当选用三元促透剂时促透效果更好,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最高可达234.4μg·cm^-2,24h内药物累积透过百分率明显高于市售贴剂。结论:氮酮、油酸、丙二醇三者联合应用可作为吲哚关辛贴剂的理想促透剂。吲哚关辛水凝胶贴剂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经皮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999.
赵勇  李羽  伍静  张彩勤  白冰  毛峰峰  师长宏  张海 《生物磁学》2013,(24):4601-4604
目的:通过克隆LC3.I基因,体外原核表达LC3-I蛋白后制备抗LC3单克隆抗体,作为自噬研究中的标记分子检测自噬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RT.PCR方法从RAW264.7细胞基因组中克隆LC3基因,亚克隆至pQE80L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bDH5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Westemblot鉴定表达蛋白。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分泌抗LC3.I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mAb,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辛酸一硫酸铵沉淀法及亲和层析法纯化mAb。结果:成功克隆了LC3一I基因,并对其在E.coilDH5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量Mr为20×10^3有特异条带,Westernblot验证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LC3-I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导产生的腹水获得的抗体效价在10^5-10^7之间,结论:在E.coli中对LC3-I进行表达,并制备特异性较强抗LC3-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自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标记分子,可对自噬形成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观察其形态,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等性质;将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多西紫杉醇组(DOC组)、多西紫杉醇联合超声组(DOC+US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组(DLLM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组),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的改变。结果: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形态光滑圆整,无黏连;粒径分布范围为170~590 nm,平均粒径为350 nm;Zeta电位为-5.2 mV;微泡的包封率为80.0%,载药量为18.5%;4℃条件下保存14天性质稳定;DLLM+US组较其他各组对肿瘤细胞有更为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P〈0.01)。结论: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此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