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5篇
  免费   4864篇
  国内免费   19850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179篇
  2022年   1959篇
  2021年   2141篇
  2020年   1982篇
  2019年   2344篇
  2018年   1641篇
  2017年   1522篇
  2016年   1588篇
  2015年   2123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2634篇
  2012年   3762篇
  2011年   3759篇
  2010年   3011篇
  2009年   3139篇
  2008年   3342篇
  2007年   3168篇
  2006年   2973篇
  2005年   2506篇
  2004年   1943篇
  2003年   1698篇
  2002年   1505篇
  2001年   1401篇
  2000年   1283篇
  1999年   817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4篇
  1967年   2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心率与血压的变异性:分析方法,生理意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回顾了关心回顾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最新进展。在分析方法方面介绍了单一生理变量多变量系统的线性分析技术及其主要结果。对HRV/BPV谱的生理意义及其应用问题,也进行了回顾了评述。  相似文献   
92.
五种野生稻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野生稻 5个种的18个材料的叶绿体DNA(cpDNA)进行了EcoRI的RFLP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10种酶切模式,不同种野生稻的cpDNA的RFLP类型都不同,而且在其中一些 种内也有变化,尤以O.rufipogon的种内多态性最为显著,并主要与地理来源有关。本研究还在O.punctata的材料中发现一种以往的分析都不曾描述过的多态性模式。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野生稻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以及它们与核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 Abstract:The polymorphisms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18 materials of 5 wild rice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FLP analysis.10 restriction patter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materials.Different species had different of its RFLP patterns chloroplast DNA,and the polymorphisms existed even with species,especially in O.rufipogon varieti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In O.punctata a new type of rice chloroplast DNA restriction pattern was discovered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chlorplast genomes,and between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genomes in different wild r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
荜拔中的新酰胺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荜拔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α,β,α,β)-1,3-双(3,4-二甲基苯基)-2,4-双[1-(2-羰基-5,6-二氢吡啶)-甲酰基]-环丁烷(1)。  相似文献   
94.
懒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种间分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文  宿兵 《动物学研究》1996,17(1):89-93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2个位点不同,与小懒猴有14个位点不同,而中、小懒猴间则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经过计算,大懒猴与中懒猴的遗传距离值为12.65%,与小懒猴的差异为14.24%,中、小懒猴间的差异则仅为0.7  相似文献   
95.
云南姬鼠的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兵  陈志平 《动物学研究》1996,17(3):259-262
本文采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来源于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姬鼠属(Apodemus)的3种姬鼠──高山姬鼠(A.chevrieri)8只,中华姬鼠(A.draco)3只和大耳姬鼠(A.latronum)1只,以及作为外群的同科的绒鼠属的大绒鼠(Hapalomysdelalori)3只进行了分析。共检测遗传座位27个,发现21个座位存在多态性。根据蛋白多态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探讨,用系统分析软件PHYLIP计算它们之间的分化关系,得到了一棵无根系统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大绒鼠明显不同于其它3种姬鼠而聚在最外面。8只高山姬鼠个体汇聚成独立的一支,中华姬鼠的3个个体也聚成一支,但大耳姬鼠却聚在中华姬鼠一支中,因此我们认为大耳姬鼠同中华姬鼠的分化时间可能比较晚近。  相似文献   
96.
PreparationofMeioticKarytypeofMouseOocyteLiChaojunYanLeipingZhangXiranChenYifeng(BiologyDepartment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两次自发的停滞现象,第一次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这一静止期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到动物性成熟后卵母细胞进入发有周刎,在保住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才重新启动.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又停滞在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在椅子或化学因素刺激的作用下,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4].因此,对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一…  相似文献   
97.
利用标记基因选配褐壳蛋鸡配套杂交亲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本实验室研制的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4个位点, 14个等位基因)和DNA指纹技术,对我们组配成功的一个褐壳蛋鸡配套系统的5个亲本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由标记基因测定所提供的亲本品系遗传差异的大小, 与这些品系实际杂交效果的优劣相一致,证实了标记辅助选种方法有的效性。  相似文献   
98.
刘林  陈永福 《动物学报》1996,42(1):15-21
对兔核移植胚胎起始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并与供体桑椹胚细胞,受体卵母细胞及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原核”期兔核移植胚胎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于供体桑椹胚细胞及受体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与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相似,但有些核移植胚胎中皮质反应,及核仁和线粒体中出电子致密的网眼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存在差别,分裂至2-细胞期时,与正常2-细胞胚超微结构更相似,结果提示,兔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供  相似文献   
99.
黄毛鼠(Rattus rattides)在群居(4只/笼)时体重及性器官,如睾丸和附睾的增长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血清中睾酮含量的迅速上升以及成熟精子在附睾的曲细精管中出现的时间也比单独关养的晚。成年雄鼠的笼填充物的气味能够诱导幼年雄鼠体重,睾丸的总量和长度以及血清中睾酮的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0.
Shen BQ  Clarke MF  Palsson BO 《Cytotechnology》1996,22(1-3):185-195
Rapidly expanding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gene therapy requires the availability of large quantities of high titer retroviral supernatants. One way to achieve high retroviral titers is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kinetics of retroviral production and decay, an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cell culture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onal modes on the retroviral production of the NIH 3T3 fibroblast derived amphotropic murine retroviral producing cell line pMFG/CRIP. Semi-continuous culture (exchange of 50% of medium volume daily) was found to promote cell growth and enhance retroviral production. The rapid medium exchang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arger amounts of high titer supernatants and an extended production phase as compared to the batch control cultures. The specific viral productivity of the pMFG/CRIP cells was in the range of 10 to 40 infectious viruses produced per thousand producer cells per day. The CV-1 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cell line was used as the infection target. Lowering the serum level form 20% to 10% improved retroviral production slightly. However, at lower serum levels (1%, 5% and 10% (v/v)) growth of the producer cell line, and thus retroviral production,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erum level. The half-life of the virus at 37°C was found to be 5.5 hours.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producer cell lines can improve retroviral vectors titers and viral production. High cell density systems that allow for rapid cell growth and waste product removal are likely to be used to generate high-titer retroviral supernat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