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5篇
  免费   4864篇
  国内免费   19850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179篇
  2022年   1959篇
  2021年   2141篇
  2020年   1982篇
  2019年   2344篇
  2018年   1641篇
  2017年   1522篇
  2016年   1588篇
  2015年   2123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2634篇
  2012年   3762篇
  2011年   3759篇
  2010年   3011篇
  2009年   3139篇
  2008年   3342篇
  2007年   3168篇
  2006年   2973篇
  2005年   2506篇
  2004年   1943篇
  2003年   1698篇
  2002年   1505篇
  2001年   1401篇
  2000年   1283篇
  1999年   817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4篇
  1967年   2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仁恒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学报》1995,14(Z1):103-108
本文报道了来自我国云南及长白山地区的捕食真菌及其相关丝孢菌的8个新记录种,即纺锤孢指隔孢(Dactylella atractoides),狭长孢指隔孢(D. stenomeces)、顶毛孢单顶孢(Monacrosporium acrochaeturn),泡环单顶孢(M. aphrobrochum),异孢单顶孢(M. heterobrochum),瘤捕单顶孢(M. phymatopagum),三叉霉(Tridentaria sp.)及龟头轮枝孢(Verticillium balanoides).  相似文献   
102.
张天宇  J. C. 大卫 《菌物学报》1995,14(Z1):123-135
本文系作者继大戟属(Euphorbia L.)、守宫木属(Sauropus B1.)和铁苋菜属(Acalypha L.)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研究(Zhang, 1995)之后,对生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其它属植物上一些链格孢真菌种级分类单位评鉴结果的后续报道.内容包括:一个新种,巴豆生链格孢(A. croronicola T. Y.Zhang & J. C. David), Macrosporium compactum Cooke:对其模式标本(holotype)进行T订正、巴豆链格孢[A.crotonis kamal,Singh & Kumar]:提出关于新模式(neotype)标本的建议;对蓖麻链格孢[A. ricini(yoshii)Hansford]典型性状作了补充描述.此外,还在大戟科其它一些植物上检查到长极链格孢[A. longissima Deighton et MacGarvie]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Nees ez Fr.) Wiltshire]。  相似文献   
103.
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中,各类纤毛器的纤毛基体上方的大部分纤毛杆退化,或仅保留毛基体,有时部分额腹棘毛的毛基体也瓦解消失。残留纤毛的纤毛杆周围微管和中央微管仍具有“9 2”结构特征,也有少数纤毛杆出现2套“9 2”微管共处于一层纤毛膜内的现象。毛基体中周围三联体微管的中央形成微管形结构聚合体,基体附属结构仅存在基体间连接及纤毛器托架的残余物;非纤毛区皮层表膜下未见微管层。纤毛区皮层含纤毛器腔周围微管层(相当于表膜下微管层)、纤毛器深部及附近的微管束和分散的微管群。并且,纤毛区皮层囊泡内含有呈不同形态的纤毛杆结构;大核核孔明显变大,核孔数目减少,核孔内膜附着染色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记述于辽宁朝阳市采到的棘蝇属1新种:辽西棘蝇Phaonialiaoshi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辽宁朝阳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记述4种中国脊翅叶蝉,其中包括1新种──杨氏脊翅叶蝉Paraboloponayangisp.n.,并报道了其中2个已知种的新分布地。文中还列有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存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6.
玉米根冠细胞的脱落及其对根与根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光学与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玉米幼苗根冠细胞脱落进程与胞间关系的变化。发现随着外沿细胞的脱离,固有的胞间连丝渐次伸展、孔径扩展,进而断裂为半连丝。半连丝内侧端仍与质膜保持固有的连接;外侧端向壁外伸展,直接与根际介质沟通,从而在根冠共质体与根际质外体之间建立了动态性的单向共质联系。以成列囊泡在半连丝中存在与由断口端溢出、半连丝呈现活跃ATP酶活性、外源不透膜示踪物向胞内原生质掺入以及原生质的穿壁等实例证明,半连丝仍具生理活性,可作为根冠共质体与根际介质间物质与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  相似文献   
107.
小麦条锈菌毒性小种及其无毒性突变型侵染初期,是不亲和反应的小麦叶片内可翻译mRNA水平迅速增加,而呈亲和反应叶片的增加幅度小且滞后。同时前者的Poly(A+)-RNA水平高于未接种对照,后者低于对照。32P标记实验证实不亲和反应叶片Poly(A+)-RNA的合成增加早于亲和反应叶片。Poly(A+)-RNA体外翻译产物经SDS-PAGE分离后,放射自显影图谱显示一些多肽条带的35S-Met相对掺入量有定量差异。  相似文献   
108.
白羽扇豆在缺磷或缺铁条件下均有排根形成,并且根系还原力显著增加。缺磷、缺铁根系还原力在高峰期分别高于对照。缺磷与缺铁根系还原力高峰不仅出现的时期不同,而且还原力增加部位也不一样。缺磷处理的排根区具有很高的还原力,缺铁处理还原力较高的部位是在主根和侧根的根尖以及排根区。由于Mn4+比Fe3+更易被还原,致使根系还原力提高促使根际大量锰被还原,这是缺磷和缺铁造成白羽扇豆锰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中药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4-O-(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4-O-(p-methoxycinnamoyl)-α-L-rhamnopyranose];同时还分离到4个已知的环烯醚萜甙:爪钧草甙(harpagide),爪钩草酯甙(harpagoside),O-甲基梓醇(O-methylcatalpol),士可玄参甙A(scropoliosideA)和1个已知的苯丙素甙:安格洛甙C(angorosideC)。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化学降解和光谱分析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10.
Summary 1. The amygdaloid complex is a key structure in mechanisms of fear and anxiety. Expression of the immediate-early gene c-fo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 following various stressors, but the functional role of this phenomenon has remained unknown.2. c-fos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nucleus when rats were subjected to a pharmacologically validated animal model of anxiety, the Vogel conflict test, but not after mere exposure to the test apparatus. Bilateral amygdala injection of a 15-mer phosphorothioate c-fos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prior to testing blocked conflict-induced c-fos expression and had behavioral effects similar to those of established antianxiety drugs.3. Separate experiments determined that antisense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conflict behavior by acting on shock thresholds or drinking motivation.4. Thes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neuronal activation and c-fos induction in the amygdala may be of importance for mechanisms of fear and anx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