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1881篇
  480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我国畲族总人口约66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其中福建有36万人,宁德地区占17万人。我国已对20多个民族的PTC尝味能力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浙江畲族〔1〕,但福建畲族未见报道。我们用阈值法〔2〕测定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学生的苯硫脲味盲频率,其中畲族...  相似文献   
952.
近年研究证明,海南省等地的微小按蚊从其形态特征(俞渊、李明馨,1984)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蒋成山等,1987)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人工实验感染说明,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为易感(俞渊等,1987)。微小按蚊(广义)仍然是我国南方传疟媒介之一。了解该省石碌地区残留两型微小按蚊进出实验小屋和对宿主选择习性,为防制该蚊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蛇伤一号合剂治疗五步蛇咬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广  曾仲意  陈彩凤  陈生  张忠 《蛇志》2004,16(1):21-2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一号合剂,观察两组痊愈情况及病人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伤一号合剂对五步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54.
<正>2013年4月24日、6月9日和6月27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可河地区友谊林场(32°40′N,101°2′E,海拔3 240 m)、格日则沟原始林区(32°44′N,101°10′E,海拔3 480 m)针叶树干以及玛可河干流岸边(32°40′N,100°57′E,海拔3 270 m)杨树上共观察到7只?形目鸟类,并拍摄到清晰数码照片。该鸟体形中等,  相似文献   
955.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 N·hm-2·a-1)C添加模式(单次C添加、重复C添加)对土壤PE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葡萄糖添加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C(SOC)矿化,产生了正PE,且单次的葡萄糖添加比重复添加引起的PE更大;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PE显著减弱,表明N沉降抑制了毛竹林土壤激发。相关分析显示,累积PE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过氧化物酶(PE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酸碱度(pH)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施N和C添加共同作用于土壤时,可以通过刺激亚热带森林中原生土壤有机质矿化而对土壤C储量产生强烈影响。本研究证明,单次C添加模式可能高估了外源易分解有机C对PE的影响,而忽略了N沉降对PE的影响,进而高估了森林SOC的矿化损失。  相似文献   
956.
羽叶蔓绿绒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 羽叶蔓绿绒(Philodendron pittieri Engl.)。 2材料名称 顶芽和新生侧芽。 3培养条件(1)启动培养基:1/2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02;(2)增殖培养基:1/2MS+6-BA1.0+KT0.2+NAA0.05;(3)壮苗和生根培养基:1/2MS+6.BA0.4+KT0.2+NAA0.1。  相似文献   
957.
极危植物焕镛木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广西罗城大黄泥常绿阔叶林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极危植物焕镛木(Woonyoungia septentrionalis (Dandy)taw)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1200 m2样地内有维管植物129种,隶属57科103属,以热带属占绝对优势;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茜草科等.群落中焕镛木为优势种,重要值最大,为35.06,其次为粗丝木、红锥,重要值分别为22.09和19.66,因此,本群落可命名为焕镛木-粗丝木-红锥群落(Woonyoungia septentrionalis+Gomphandra tetrandra+Castanopsis hickelii Community).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3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为主,占67.18%.叶型以中、小型革质单叶为主.种群频度分布规律为A>B>CE,属于A级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41.09%.乔木径级以小径级为主.焕镛木是我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非常珍稀濒危的物种,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在此设立保护区,以保护焕镛木的种质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958.
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紫苏、野紫苏、小鱼仙草、石荠苎和细风轮菜系唇形科常见的药用植物。常生于路旁、沟边及空旷草地 ,民间也有广泛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福建等省区。益母草、白花益母草民间全草入药 ,有活血调经、去痰生津的功效 ,果实称茺蔚子。用于月经不调 ,产后子宫出血及复位不全等症 [14 ]。野紫苏和紫苏的果实有镇咳、平喘和祛痰的功效 ,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肠热便秘等症 [3 ] 。小鱼仙草用于治疗感冒头痛 ,胃炎 ,肾积水等症。石荠苎全草入药 ,用于治疗胃炎 ,慢性气管炎和肺积水等症[1] …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明确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特征,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种类构成及其科、属、种层面的具体组成,并分析其分布区类型、濒危物种、药用植物和水生植物状况。结果表明:(1)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共有维管植物169科650属1 061种,其中被子植物种类最丰富,有145科613属1 002种,科、属、种数分别占总数的85.80%、94.30%、94.44%;裸子植物9科20属36种,科、属、种数分别占总数的5.33%、3.10%、3.39%;蕨类植物15科17属23种,科、属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8.88%、2.60%、2.17%。(2)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的优势科明显,含10种及以上的科有29科653种,占总种数的61.55%,其中菊科最多(有63种),禾本科次之(有60种);研究区有单属、种的植物442种,表明单种或少数种的科在研究区维管植物中占大多数。(3)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种子植物154科,分属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区类型有60科,所占的比例最高(55.56%),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特性,其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4)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植物29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6种),药用植物702种,水生植物150种。研究表明,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应特别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生态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96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干湿交替现象非常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未来科尔沁沙地的土壤干湿交替变化强度将进一步加剧.本研究采用室内原位土柱培养方法,模拟干湿交替对科尔沁沙地小叶杨和樟子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恒湿处理(CM)、轻度干湿交替处理(DW1,10 d干燥+20 d湿润)和重度干湿交替处理(DW2,20 d干燥+10 d湿润).整个培养试验共处理180 d,其中进行4次干湿交替循环处理,并在干湿交替处理结束后,将各处理置于相同土壤水分条件(60%田间持水量)延时培养60 d.结果表明: 小叶杨和樟子松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干湿交替的响应一致.在干湿交替期间,DW2处理显著抑制叶凋落物分解及叶凋落物C、木质素和总酚释放;与CM相比,DW2处理叶凋落物质量、C、木质素和总酚残留率分别增加17.4%、23.8%、35.2%和32.7%,而干湿交替对叶凋落物N和P养分释放无显著影响.干湿交替处理结束和延时培养结束时,不同干湿处理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残留率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而延时培养期间DW2处理凋落物分解速率、叶凋落物C和木质素释放加快,表明干湿交替对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具有短期延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