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2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9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561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2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Lu M  Zhang Y  Liu YM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159-162
c-Ski/SnoN是由原癌基因c-ski/sno编码的核蛋白,属于Ski家族成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Ski/SnoN是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重要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Smad蛋白相互作用来抑制TGF-β1靶基因的活化。本文就c-Ski/SnoN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低温导致中华蜜蜂后翅翅脉的新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冰峰  朱翔杰  李月 《生态学报》2011,31(5):1387-1392
在封盖发育期,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封盖子放入24℃低温环境中分别处理24、48、72 h,再恢复到正常的发育温度35℃至羽化,或将封盖子放在30℃低温中培养至羽化,发现羽化后的蜜蜂后翅翅脉发生明显变异。发现翅脉变异有3种类型,翅脉增加、翅脉突出和翅脉缺失。后翅翅脉增加的变异只发现一种,基室、缘室共有的径分脉与基室、盘室共有的中脉之间,新增径中横脉。新增的径中横脉发生的程度不同,有的在径分脉和中脉相对的位置相向伸出,有的形成完整的新脉,新增的径中横脉与原径中横脉相似,在末端均有"弱化点"。由于原有径中横脉较短,一直忽略其存在,这次径中横脉的确定,可以判定原来公认的"中脉分叉"应分别是径分脉和中脉延伸出来的两条翅脉。后翅突出的变异有2种,中脉向基室突出,径分脉向基室突出。翅脉突出的程度不同,有的略突出,有的明显突出,有的伸出翅脉较长。中脉突出均发生在中脉的转折点上,且此类翅脉变异,仅发生在雄蜂样本中,在工蜂样本中还未见。后翅翅脉缺失的变异有2种,发生在肘臀横脉和中脉。肘臀横脉"弱化点"处缺失。将中华蜜蜂雄蜂封盖子放入低温30℃恒温培养箱中发育,发现2个羽化的雄蜂样本发生肘臀横脉在"弱化点"处缺失。中脉向盘室伸出的部分发生缺失。翅脉缺失的程度不同,有的明显缩短,有的仅存痕迹,有的缺失大部分或完全缺失。中脉向盘室伸出的部分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区别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如果东方蜜蜂这段翅脉全部缺失,此部位的形态与西方蜜蜂完全相同。这意味着这个翅脉作为区分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翅脉特征将面临挑战。对蜜蜂种质资源鉴定,蜜蜂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将具有重要影响。温度影响翅脉发育的深入研究,为研究蜜蜂翅脉发育过程,揭示翅脉发育调控机制,以及蜜蜂发育的温度适应生理机制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65.
66.
Pain is a multidimensional perception that includes unpleasant somatosensory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neural circuits that mediat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ain remain elusive. Although hyperactivity of basolateral amygdala glutamatergic (BLAGlu) neurons is required for the somatosensory and emotional processing of pain, the precise excitatory inputs to BLAGlu neurons and their roles in media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pain are unclear. Here, we identified two discrete glutamatergic neuronal circuits in male mice: a projection from the insular cortex glutamatergic (ICGlu) to BLAGlu neurons, which modulates both the somatosensory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pain, and a projection from the mediodorsal thalamic nucleus (MDGlu) to BLAGlu neurons, which modulates only the aversive-affective component of pain. Using whole-cell recording and fiber photometry, we found that neurons within the IC→BLA and MD→BLA pathways were activated in mice upon inflammatory pain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 into their paws. Optical inhibition of the ICGlu→BLA pathway increased the nociceptive threshold and induced behavioral place preference in CFA mice. In contrast, optical inhibition of the MDGlu→BLA pathway did not affect the nociceptive threshold but still induced place preference in CFA mice. In normal mice, optical activation of the ICGlu→BLA pathway decreased the nociceptive threshold and induced place aversion, while optical activation of the MDGlu→BLA pathway only evoked aversion.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screte ICGlu→BLA and MDGlu→BLA pathways are involved in modulati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ain, provide insights into its circuit basis, and better our understanding of pain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67.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s the biggest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in the past decades. SARS-CoV-2 undergoes constant mutations and new variants of concerns (VOCs) with altered transmissibility, virulence, and/or susceptibility to vaccines and therapeutics continue to emerge. Detailed analysis of host factors involved in virus replication may help to identify novel treatment targets. In this study, we dissected the metabolome derived from COVID-19 patients to identify key host factors that are required for efficient SARS-CoV-2 replic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metabolomic analyses, in vitro, and in vivo investigations, we identified ATP citrate lyase (ACLY) as a novel host factor required for efficient replication of SARS-CoV-2 wild-type and variants, including Omicron. ACLY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s a novel intervention target for COVID-19.  相似文献   
68.
生物间的合作行为如何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显示出对欺骗者的优势,一直以来都是进化生物学上的经典问题。实验室构建的具有合作行为的微生物种群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素材。本文综述了几种基于微生物模型的合作行为进化理论,如亲缘选择理论、辛普森悖论、竞争抑制理论、进化博弈理论等,对其中涉及到的微生物模型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9.
利用Ecopath模型评价鲢鳙放养对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悦  郑一琛  常剑波 《生态学报》2022,42(16):6853-6862
“保水渔业”是中国控制“水华”暴发等生态灾变的措施之一,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带来了水质改善和渔业增产的双重效果。但在生态系统自组织层面,这种人工干预手段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化效应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基于2008—2010年千岛湖的生态和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wE(V6.6)构建了2010年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将其与2004和2016年的模型进行对照,分析了千岛湖生态系统在鲢、鳙鱼放养下的变化。千岛湖生态系统在3个年份均为4个整合营养级,营养能流分布成典型的金字塔型,且营养流总量中流向碎屑的占比很大,营养级Ⅰ、Ⅱ的能量被利用得不够充分;除鲢、鳙鱼外大部分鱼类的生物量逐渐下降,浮游植物和碎屑的生物量增多;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规模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总体的能量转换效率有所降低。在一些和系统成熟度、复原力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参数方面,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增加,Finn氏循环指数和Finn氏平均路径长度逐渐降低,3个年份的连接指数(CI)分别为0.223、0.219、0.263,系统杂食指数(SOI)分别为0.087、0.1...  相似文献   
70.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