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3篇
  免费   1915篇
  国内免费   237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1007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973篇
  2018年   939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1412篇
  2014年   1722篇
  2013年   1868篇
  2012年   2111篇
  2011年   1933篇
  2010年   1258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260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1025篇
  2005年   899篇
  2004年   826篇
  2003年   736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尹长民  彭贤锦 《蛛形学报》1994,3(2):104-112
报道了我国园蛛科7新种,即:云南园蛛Araneus yunnanensis、景洪金蛛Argiopejing hongensis、长垂驼蛛Cyphalonolus elongalus、石门壮头蛛Chorizopes shimenensis、勐海曲腹蛛Cyrlarachne menghaiensis 、文山肥蛛Larinia wenshanensis 和十字亮腹蛛Singa cruciformis。  相似文献   
112.
频繁的人类生产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基岩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开展,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生态修复中逐渐受到重视,因为微生物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作为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就中国喀斯特地区的典型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成土过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矿山修复过程以及不同水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例综合论述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大会于1993年9月7日在中国无锡开幕,经苏州、杭州,于9月12日在上海闭幕。9月6日部分与会代表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南京国际植物园俱乐部”奠基仪式及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迁地保存实验室”扩建部分开放使用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参加大会的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99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74篇,其中板报42篇,大会报告13篇。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植物园与国家发展”。经过大会报告和交流,明确了世界植物园在继续发挥其保护物种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之外,必须进一步密切植物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植物园的十项功能,不仅可以增加植物园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利于提高植物园自身的活力和生存能力。大会选出了以主席岩(木规)邦男,副主席李蔼娃、贺善安、安德列也夫,秘书长艾斯特万为领导核心的新一届理事会。世界植物园两大组织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和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在无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国际植物园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于9月11日在由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举行。讨论了整顿组织、会员登记、出版IABG通讯及与BGCI合作开展活动等问题。会议确认1994年将在印尼召开IABG-AD第二次会议。第十二届IABG大会将于1  相似文献   
114.
低温对氯化钠胁迫下蓝藻固氮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营养液中氯化钠浓度增高时,抑制程度更甚.能源受限(暗处理和加抑制剂时的光合受抑,N_2和Ar的厌氧下呼吸代谢受阻)和氧下固氮酶受到伤害时,低温处理使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进一步加剧.在能源和还原剂供应,合成固氨酶蛋白的物质基础(如CO_2和N_2的加合).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条件得到改善和保证,以及供应CO_2、外源蔗糖和氮氧加合时,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程度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15.
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营养液中氯化钠浓度增高时,抑制程度更甚.能源受限(暗处理和加抑制剂时的光合受抑,N_2和Ar的厌氧下呼吸代谢受阻)和氧下固氮酶受到伤害时,低温处理使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进一步加剧.在能源和还原剂供应,合成固氨酶蛋白的物质基础(如CO_2和N_2的加合).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条件得到改善和保证,以及供应CO_2、外源蔗糖和氮氧加合时,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程度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综述了小RNA病毒和小DNA病毒的主要结构特征,绘制出了它们的三维结构模型,从中找出了两者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两种病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at dieckol (DKL), a natural drug, inhibits colon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y inhibiting phosphoinositide-3-kinase (PI3K), protein kinase B (AKT),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hosphorylation in HCT-116 cells.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KL in various concentrations (32 and 50 μM) for 24 h and then analyzed for various experiments. MTT (tetrazolium bromide) and crystal violet assay investigated DKL-mediated cytotoxicity. 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staining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measurement, and apoptotic changes were studied by dual acridine orange and 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 Protein expression of cell survival, cell cycl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protein was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KL produces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in HCT-116, and the 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be 32 μM for 24-h incubation. Moreover,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ROS and enhanced apoptotic signs were observed upon DKL treatment in HCT-116. DKL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PI3K, AKT, and mToR-associated enhanced expression of cyclin-D1,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4, CDK-6, and Bcl-2 in HCT-116. In addition, proapoptotic proteins such as Bax, caspase-9, and caspase-3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DKL treatment in HCT-116. Hence, DKL has been considered a chemotherapeutic drug by impeding the expression of PI3K-, AKT-, and mTOR-mediated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regulating proteins.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解析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际的组配机制对于认识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方法】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明确了我国主要种植烟草生态区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互作关系。【结果】烤烟根际细菌类群主要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嗜热油菌纲(Thermoleophilia)。细菌群落组成按生态区聚类,且样本空间距离和细菌群落相似度显著负相关。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烤烟根际细菌群落间协同作用大于拮抗作用,武陵秦巴生态区、黄淮平原生态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沂蒙丘陵生态区细菌群落高度模块化,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黄淮生态区细菌共现性网络的网络中心,Bry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为南岭丘陵生态区细菌网络的模块核心,其菌群特性而非相对丰度决定了其在稳定细菌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冗余分析结果证实pH、有效铁、交换性镁和有效锰能显著影响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结论】烤烟根际细...  相似文献   
119.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KK)可促进肠道黏液分泌,维持肠道黏液动态平衡,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在机体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AKK对肠道炎症、神经炎症、机体代谢紊乱和癌症等疾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被视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益生菌。本文分别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代谢性紊乱和癌症等角度入手,系统概述AKK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及作用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0.
在黔西水城地区的K576井长兴组共鉴定钙藻3属3种,包括Gymnocodium bellerophontis、Permocalculus sp.和Tauridiumkurdistanensis;有孔虫8属10种,其中(虫筳)类2属2种,有孔虫动物群主要由Reichelinasp.indet.、Nankinella sp.、Pachyphloia schwageri、Pachyphloia sp.、Geinitzina sp.、Nestellorella sp. indet.、Howchinella sp.、Hemigordius aff. saranensis、Hemigordius sp.和Midiella sp. indet.组成。将本井按照生物特征分为有孔虫-钙藻-介形虫组合、有孔虫-腕足类-介形虫组合、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组合、有孔虫-钙藻-双壳类组合、有孔虫-腕足类-介形虫组合、有孔虫-钙藻-双壳类组合和介形虫组合等7个组合。按照层序地层划分、垂向沉积序列特征和测井资料的分析,有孔虫-钙藻-介形虫组合(SQ3-3)和有孔虫-腕足类-介形虫组合(SQ3-4)时期地层为三角洲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