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3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65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11篇
  1969年   5篇
  196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中国山芹属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学科综合分类手段,研究了山芹不同产地居群的变异,发现分布于我国东北部的各居群与华东居群不但存在地理分布上的间断,而且在外部形态、果实及叶柄解剖、核型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华东的山芹各居群应独立出来完成一新种──华东山芹OstericumhuadongensisZ.H.PanetX.H.L。  相似文献   
112.
胰岛素介体──肌醇磷酸多糖,被认为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肌醇磷脂是产生该介体的前体,经胰岛素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的磷脂酶C(PIPLC)水解,产生介体和二酰甘油(DG).本实验以人红细胞为材料,用3 ̄H同位素标记、有机溶剂提取、薄层层析及放射性自动计数等方法,分析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红细胞后前体和DG的变化情况,以推测介体的产生机制.结果显示:胰岛素使红细胞膜上及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均较对照升高,且使体系中的DG量升高;PIPLC则使红细胞膜上的前体量下降,使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升高,推测: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完整细胞时,激活了某种酶,使前体先从膜上释放至胞外上清,再被水解为介体和DG,同时胰岛素还可能激活完整细胞内再合成前体的机制,而PLPLC却不能.  相似文献   
113.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 6年的测定结果表明,青冈林的年均凋落量为5547.6kg/(hm2·a),其中枯叶量占68.32%,枯枝、落果、其它凋落物各占14.82%、15.04%和1.82%。各类凋落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其季节分配还具年际波动现象。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植物群落一般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对特殊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4.
经过硫酸铵30%~50%分级沉淀、二步柱层析可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粘质赛氏菌胞外蛋白酶制品,收率可达53%,并制备了酶的结晶,该酶以SephadexG100柱层析及SDS-PAGE测得分子量约为81000,该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5℃,Zn2+、Mn2+、Fe2+、Cu2+、Co2+等重金属离子不同程度地抑制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5.
贵州盘县大洞更新世灵长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贵州盘县大洞中-晚更新世洞穴堆积中的猴类化石,数量不多,被归入短尾猴(Macacaarctoides),熊猴(M.cf.assamensis)和疣猴亚科(Colobinae)本研究为南方洞穴堆积单个灵长类牙齿的鉴定积累一些资料,同时也扩大了贵州省猴类化石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6.
虎耳草科落新妇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落新妇族Trib.Astilbeae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依据进化论、被子植物性状演化总趋势和外类群比较,确认了该族及其外类群Penthorum的重要性状(染色体基数,花粉纹饰,胎座式,心皮、雄蕊、花瓣和萼片数目,萼片脉型,叶型)的极性。采用徐克学(1989)最大同步法做了分支分析,推导出了该族的系统树图。系统树图表明:Rodgersia和Astilboides是一单系类群,而Astilbe为其姊妹群; Rodgersia较Astilbe进化,Astilboides则居二者之间;Penthorum是落新妇族的姊妹群,且与之有共同祖先。迄今为止,已知落新妇族共有24种和13变种(原变种除外)。分布于Takhtajan(1986)的东亚区、大西洋-北美区、伊朗-土兰区和马来西亚区。在东亚区,日本、朝鲜和中国(吉林-辽宁东部)有3属、17种和变种,占该族种与变种总数的45.9%,其中,含有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和该族原始种有Astilbe platyphylla,A.simplicifolia和Rodgersia podophylla,此地区是该族的起源中心、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 横断山地区有2属、11种和变种,占29.7%,是另一现代分布中心。本族较进化的种Astilbe biternata、A. indica、A.khasiana和Rodgersia nepalensis等,均出现于远离起源中心地区。据此推断,本族植物的散布路线可能是从日本、朝鲜和中国(吉林-辽宁东部)向北通过东西伯利亚和白令陆桥,继而向东南进入北美东南部;向南经中国南部至菲律宾和爪哇,向西南越秦岭-大巴山山地、横断山,入喜马拉雅。落新妇属 Astilbe和鬼灯檠属Rodgersia均分布于亚洲大陆和日本岛屿,而日本于晚第三纪以来,即与亚洲大陆分离,故落新妇属和鬼灯檠属的形成,当在日本与亚洲大陆分离之前。据此推知,落新妇族的起源时间可能在早第三纪,或可追溯至晚白垩纪。  相似文献   
117.
118.
拉萨郊区藏族的指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兆合  潘阳 《人类学学报》1995,14(3):233-239
本文报道了拉萨郊区517例(男226人,女291人)藏族健康人的指纹参数正常值、调查分析了指纹类型、指纹组合、指纹指数和指嵴纹计数。比较了藏族不同居群、不同民族和人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藏族有自己的指纹特点,又显著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19.
以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ill)无菌苗幼嫩茎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本文比较了秦荒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几种酶的活性及同工酶变化。过氧化物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均在球形胚阶段出现一活性高峰;酯酶同工酶在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伴有特征带E_2、E_6的出现;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与体细胞胚发育程度呈正相关。所以认为只要综合运用这几种同工酶的实验数据,就可以灵敏检测体细胞胚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20.
探讨了利用蚕茧近红外反射光谱识别雌雄茧、死笼茧的方法及可行性。采用6250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从波长680nm到1235nm对205颗鲜茧做了非破坏性扫描测试,用逐步判别方法从一、二阶导数光谱数据中抽取特征向量,以此特征向量建立Bayes判别函数,对375个检验样本进行识别,其符合率达95.7%,该方法明显优于以茧的重量和大小判别雌雄的方法。实验结果还表明,雌雄茧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蚕蛹性质不同所致,而与茧层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