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6篇
  免费   1593篇
  国内免费   237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619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52篇
  2015年   1089篇
  2014年   1233篇
  2013年   1294篇
  2012年   1579篇
  2011年   1403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1020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钙粘合蛋白 (N cadherin ,N cad)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肺细胞 .肺癌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缺陷 ,连接蛋白Cx43表达抑制 .Cx43cDNA转染肺癌细胞的 4个阳性克隆其Cx43蛋白表达升高水平相近 ,但通讯功能有差别 ,与各克隆N cad的表达水平有正相关性 .N cad表达高的克隆Cx43在膜间隙连接的分布和通讯功能最明显 ,细胞分化改善 ,在裸鼠体内生长抑制 (抑制率 75 % )有显著性 .反之N cad表达低的克隆Cx43在膜间隙连接不明显 ,细胞通讯功能弱 ,恶性表型无逆转 .提示N cad与Cx43转录后表达过程的调节密切相关 ,两者介导的粘合和通讯功能有协同促进肺癌细胞逆转的作用 .  相似文献   
932.
The embryonic diapause of the silkworn,Bombyx mori, is induced by the diapause hormone (DH) which is secreted from the suboesophageal ganglion of pupae. The diapause nature of bivoltine strains uses environmental stimuli as the initial signal to determine the diapause nature.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DH gene expreon is a direct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d stimulus, such as high incubation temperature. The cDNA from the embryonic stage wa cloned and sequenm analysis showed the cDNA encoding DH. Expmion patterns of the DH gene in embryonic stage are different ar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15°C and 25°C, suggesting that the incubation tempcreturt as an environmental signal is kept within the body to control the DH gene expmion at the pupal stage, so that the embryonic diapause of next generation can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933.
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并提高糜酶基因在小鼠心脏中的表达,构建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osinlightchain-2promoter,MLC2)-糜酶融合基因并产生转基因小鼠.通过删除糜酶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结构基因克隆,然后与大鼠心脏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相拼接,构建MLC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回收并纯化融合基因片段,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产生转基因小鼠,经PCR扩增、Southern印迹杂交和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筛选和确定转基因鼠.在新出生的46只小鼠中有2只为转基因阳性鼠,且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获得了可用于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34.
根据基因库中的顺序,设计了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PCR引物,以此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GDNF的编码序列,经DNA测序确认后,该片段克隆到表达质粒pET-3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培养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在T7启动子调控下表达出hGDNF蛋白.经电泳分析表明GDNF主要存在于细菌包涵体中.从培养菌中制备包涵体,经充分洗涤,溶解于含8mol/L尿素的变性缓冲液中.经SP-Sepharose柱层析分离,梯度洗脱,以15%SDS-PAGE检查含GDNF的部分.将含单体GDNF部分进行复性,再次用SP-Sepharose离子柱分离同源二体GDNF.最后经SDS-PAGE制备电泳纯化,纯度大于95%.经N端测序表明序列正确.经测定,每升培养菌可得约10mg纯化的GDNF.  相似文献   
935.
箬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分步提取的方式从中药箬叶中分离得到8种多糖组分:酸性杂多糖FS、FE、FⅠ,β-D-葡萄糖醛酸聚糖FⅡ和四种半纤维素多糖α-D-木聚糖FⅢ-a、FⅢ-b、FⅣ-a及FⅣ-b.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8种箬叶多糖为纯品.并采用纸层析,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其单糖组成.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了4种箬叶多糖FE、FⅠ、FⅢ-a及FⅣ-a的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均为大分子,分子量分布较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936.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SB),并持续存在于发病全程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在注射STZ后12h再腹腔注射3.48mg/kg体重,1.74mg/kg体重小檗胺后,一周后才出现有显著意义的SSB.3.48mg/kg体重组在5周后白内障形成率明显低于STZ组的同时,SSB也恢复到对照水平,而1.74mg/kg体重组第7周才恢复到对照水平.提示抗氧化药物小檗胺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937.
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人HLA-DR基因分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索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简捷快速的方法对HLA-DR基因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基础资料.利用DR1~DRw18序列特异性的19组引物及1对内参照引物进行PCR扩增即PCR-SSP对HLA-DR进行基因分型,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染色,在紫外光下观察分型结果.每个被检个体的DR型别可由特异引物扩增出现的电泳谱带直接判断.双盲检测22例的结果100%正确.在102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DR9和DR2的基因频率最高,分别为0.2205和0.1912,DR10为最低(0.0098).与用PCR-SSO方法分型获得的结果比较,基因型别分布基本一致,但一些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差异,表明HLA-DR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间存在着差异.PCR-SSP法分辨率和特异性虽不及PCR-SSO法但比血清学方法精细,分型的全过程只需2~4h能满足临床器官移植配型的要求.基因频率调查结果为器官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38.
以酿酒酵母HY684为实验对象,用波长254nm紫外线分别在0,37,50和70J/m~2等强度下照射不同时间,提取总RNA,应用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RAD24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37J/m~2、50J/m~2照射20分钟到120分钟明显提高RAD24基因转录水平,70J/m~2照射时,则恢复至正常水平,这说明低剂量紫外线照射可提高RAD24基因转录水平,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损伤诱导性。  相似文献   
939.
940.
Thirteen novel seco-DCK analogs (416) with several new skeleton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for in vitro anti-HIV-1 activity. Among them, three compounds (5, 13, and 16) showed moderate activity, and compound 9 exhibited the best activity with an EC50 value of 0.058 μM and a therapeutic index (TI) of 1000. The activity of 9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4-methyl DCK (2, EC50: 0.126 μM, TI: 301.2) in the same assay. Additionally, 9 also showed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a multi-RT inhibitor-resistant strain (RTMDR), which is insensitive to most DCK analogs. Compared with 2, compound 9 has a less complex structure, fewer hydrogen-bond acceptors, and a reduced log P value. Therefore, it is likely to exhibit better ADME, and appears to be a promising new lea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s an anti-HIV candi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