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0篇
  免费   1994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1123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986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919篇
  2015年   1383篇
  2014年   1589篇
  2013年   1740篇
  2012年   2023篇
  2011年   1790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1161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710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本文对高原冻伤中血液循环障碍作形态计量,旨在探讨血循环障碍在冻伤过程中的变化及高原冻伤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冻伤组、急性低氧冻伤组和低氧习服冻伤组。习服组动物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6000m缺氧每日4h,连续两周。其余动物常规饲养。习服期满次日习服组与低氧组一同进入舱内模拟海拔6000m低氧4h,再行冷冻。冻后继续低氧4h。冻后48h取材。对各组动物冻后48h冻肢皮下血管的病变作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平原组血管淤滞、血栓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均为最低,习服组最高,低氧组居中。但低氧组与平原组的血栓/淤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骨骼肌坏死的面积百分比习服组显著高于低氧组与平原组,而后两组间无差别。血栓/淤滞百分比与骨骼肌坏死面积百分比之间的有高度相关关系。冻融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发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造成严重的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3.
干早胁迫下,玉米幼叶生长部位质膜H+-ATP酶活性显著上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无机离子亦同时在玉米叶片生长部位大量积累,二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质膜H+-ATP酶的专一性抑制剂Na3VO4在干旱胁迫下强烈抑制游离脯氨酸的积累,说明PMH+-ATPase参与了玉米叶片的渗透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64.
猫后内侧上雪区(posteromediallateralsuprasylvianarea,PMLS)的绝大多数神经元(171/200)对运动棒的取向调谐,62%(124/200)细胞的取向调谐宽度(半高波宽)小于90°:按方向选择性和取向选择性可分辨出几类特征明显的细胞类型:1、强取向和强方向选择性细胞;2、强取向调谐的双向选择细胞;3、弱取向调谐的强方向选择细胞;4、无取向无方向选择性细胞;以及5、特征不明显的或中间类型细胞。它们与最近光学记录揭示的鹰猴中颞叶视区(middletemporalvisualarea,MT)的组织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65.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诱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出发株(Sp)IS-90010,筛选获得两株抗高光抑制突变株(Sp)AIp-90010和(Sp)AIp-90011,然后比较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与出发株相比,两个突变株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小。出发株是对高光敏感的品系,而突变株表现明显的抗高光抑制,13000lx光强下出发株和两个突变株的代时分别为29.4、20.8和22.2h。(Sp)AIp-90011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出发株相似,而(Sp)AIp-90010明显地表现出高光合、低呼吸作用。突变株和出发株都属于中温品系,最适温度为28℃,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23~35℃)以及相同的耐盐性,但突变株的生长速率比出发株快、代时短。此外三者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差别不大:(Sp)AIp-90011的可溶性多糖比出发株减少40%。而在(Sp)AIp-90010中其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166.
报道了芦笋皮层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表明:皮层在MS+1mg/L2,4—D+2mg/L6—BA培养基上形成无色或淡绿色疏松型愈伤组织,而MS+2mg/L6—BA+0.1mg/LIAA培养基则对芽的分化有利;试管苗的生很壮苗以无激素的MS为最佳培养基。此外,本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碳源、不同激素组合对芦笋皮层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10μg/g的IAA溶液强烈地促进玉米胚芽鞘切段的延长生长和质子分泌,但这两种效应的启动时间有别.Ca2+在高浓度下(2—5mmol/L)强烈抑制IAA诱导的延长生长,但在低浓度下(0.5mmol/L)则有轻微的促进作用.IAA增大质膜相对透性,而Ca2+则有稳定膜的作用,且适宜的浓度较低(0.5mmol/L).  相似文献   
168.
本文给出了两阶抽样中总体均值的比率型估计量的平均精度,它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主项不劣于无偏估计量的平均精度.  相似文献   
169.
绞股兰的茎段和叶碎片外植体可在合适的激素调节诱导下形成愈伤组织.通过含有不同水平激素的MS培养基对绞股兰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经统计学分析,可以找出对绞股兰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细胞影响显著的激素及其适宜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0.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量有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会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一般是短暂的;按推荐浓度正常使用农药通常不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各种生化过程和活性,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也没有不利影响;但大多数土壤薰蒸剂和杀真菌剂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平衡,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于杀虫剂和除草剂;长期使用农药不致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这应部分归功于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或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