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9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738篇
  88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本文从蛋白质组水平,对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NCL912(Lactobacillus brevis)在酸胁迫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及其应激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pH 5.0和pH 4.0条件下,不含L-谷氨酸钠的培养物的蛋白质组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并对酸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比较。利用质谱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鉴定、功能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等。【结果】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得到均匀、背景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Lb.brevis NCL912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对pH 5.0和pH 4.0条件下培养的该菌总蛋白质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发现有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这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由于缺乏短乳杆菌NCL912的全基因组,所以其中只有8个蛋白点被质谱鉴定和分析得到。它们分别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核苷酸的合成、糖酵解代谢、细胞能量水平的调节等。【结论】酸应激下这些表达蛋白质可通过其相应的功能来保护细胞耐受酸胁迫,从而使菌能够在酸性环境下生存增值。这可能就是Lb.brevis NCL912的酸胁迫应激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2.
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不同母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AP)显著高于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显著低于砂岩发育的土壤。其中,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都显著高于杉木林,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在两个林分间呈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能够反映不同森林土壤之间磷养分限制强度,花岗岩比砂岩土壤受磷养分限制更严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及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密切相关,而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磷(TP)和微生物量碳(MBC)分别解释土壤酶活性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变异的56.9%、27.9%和12.3%。未来森林经营及管理应考虑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差异对区域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湖北斧头湖湖滨湿地植物的联结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2列联表法结合X2检验对湖北武昌斧头湖湖滨湿地植物进行了联结分析,计算了种间的相关系数并检验了种间相关显著性。结果表明这些种组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文中还讨论了各种组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节律分岔与频率变化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神经放电节律回周分岔与放电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模型,记录损伤区的自发放电,观察放电节律转化的动力学规律,分析相应的放电频率的变化,并用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放电节律加周分岔相对应,放电频率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数值模拟支持实验的发现。研究提示:神经放电的频率变化与刺激强度的改变并非呈简单的线性相关,可能具有更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以兔抗牛精子 Ig G为一抗 ,对植物精细胞蛋白进行 Western blot分析 ,发现兰州百合 (Liliumdavidii Duch.)精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各有一分子量为 64k D的蛋白显示阳性反应 ;在玉米 (Zea mays)精细胞蛋白中也发现了阳性反应条带 ,其分子量为 65 k D和 2 2 k D;而兰州百合花丝、花药壁和玉米黄化苗的蛋白中均没有阳性条带。用兔抗牛精子 Ig G对兰州百合精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精细胞表面 ,有兔抗牛精子 Ig G的识别位点。根据以上结果 ,作者认为植物精细胞中有与动物精子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它 (们 )主要分布于精细胞表膜上 ,并为精细胞所特有  相似文献   
76.
Antiproliferative function of glia maturation factor be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ecombinant human glia maturation factor beta (GMF-beta) reversibly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neoplastic cells in culture by arresting the cells in the G0/G1 phase. This phenomenon is not target-cell specific, as neural and nonneural cells are equally inhibited. When tested simultaneously, GMF-beta suppresses the mitogenic effect of acidic fibroblasts growth factor (aFGF), but the two are synergistic in promoting the morphologic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ed astrocytes. GMF-beta also counteracts the growth-stimulating effect of pituitary extract and cholera toxin on Schwann cells. 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regulatory role of GMF-beta and its intricate interaction with the mitogenic growth factors.  相似文献   
77.
78.
三种不同方法固定的石蜡切片中RNA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 10 %中性福尔马林、丙酮、甲醇 氯仿 冰醋酸 3种方法固定的石蜡切片中提取RNA的质量和数量 .取 2 5 0g体重的Wistar大鼠的肾脏 ,分别采用 10 %中性福尔马林、丙酮、甲醇 氯仿 冰醋酸 3种方法固定 ,石蜡包埋 ,H E染色 ;采用RNA裂解液、TRIZOL试剂 2种方法提取切片RNA ,逆转录为cDNA ,采用普通PCR和SYBRGREEN 1定量PCR分析RNA质量和数量 .结果表明 ,3种固定方法都可保持组织良好的结构和形态 ;采用 2种提取方法 ,均可经RT PCR扩增出 180bp大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3PDH)、5 6 5bpβ肌动蛋白 (β actin)、10 0bp纤溶酶系活化剂抑制物 1(PAI 1) ;但采用RNA裂解液时 ,比TRIZOL试剂可提取更多的RNA .  相似文献   
79.
80.
While several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invasion resistance, it is less clear how species interactions within resident communities shape this process. Here, we experimentally tested how antagonistic and facilitative pairwise interactions within resident model microbial communities predict invasion by the plant–pathogenic bacterium Ralstonia solanacearum. We found that facilitative resident community interactions promoted and antagonistic interactions suppressed invasions both in the lab and in the tomato plant rhizosphere. Crucially, pairwise interactions reliably explained observed invasion outcomes also in multispecies communities, and mechanistically, this was linked to direct inhibition of the invader by antagonistic communities (antibiosis), and to a lesser degree by resource competi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resident community and the invader.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type and strength of pairwise interactions can reliably predict the outcome of invasions in more complex multispecies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