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33篇
  免费   4474篇
  国内免费   19459篇
  54966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1189篇
  2022年   1857篇
  2021年   2018篇
  2020年   1871篇
  2019年   2078篇
  2018年   1403篇
  2017年   1363篇
  2016年   1399篇
  2015年   1988篇
  2014年   2832篇
  2013年   2428篇
  2012年   3446篇
  2011年   3350篇
  2010年   2802篇
  2009年   2918篇
  2008年   3175篇
  2007年   3036篇
  2006年   2852篇
  2005年   2328篇
  2004年   1791篇
  2003年   1487篇
  2002年   1363篇
  2001年   1311篇
  2000年   1257篇
  1999年   751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1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9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9篇
  1951年   12篇
  195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全新世人群颞下颌关节尺寸的时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54例)、青铜铁器时代(189例) 和近代(92例) 成年男性颞下颌关节的多项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 对中国全新世人群颞下颌关节测量性状的变异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近7000年来颞下颌关节的不同部位在全新世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特点。髁突、冠突在全新世厚度变薄, 髁突的变薄主要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 冠突的变薄主要在青铜铁器-近代。髁突面积在全新世也在缩小, 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缩小的幅度更大。髁突顶缘弧度的变平、下颌窝的变浅主要发生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髁突面积/下颌窝面积, 其变化主要发生在青铜铁器时代。这些变化可能与生活环境、食物结构改变、下颌骨与头骨不同的演化速率等有关。  相似文献   
52.
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地防治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生中,神经细胞伴有显著的线粒体代谢紊乱和动态变化的异常,其中动力相关蛋白1(Drp1)是参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关键分子。深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中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异常及Drp1等关键分子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AD的发生机制及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Drp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3.
刘念  李凡  远航 《Virologica Sinica》2006,21(3):281-283
本实验将柯萨奇病毒B3型(CVB3)大量扩增,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利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进行筛选,3轮淘洗后,测定噬菌体克隆抗病毒复制能力。提取阳性克隆DNA并进行测序,推导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3个具有明显抗病毒复制能力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被筛选出来,使TCID50由10-7.5SFU/mL分别降至10-5.25、10-6、10-5.5SFU/mL,由此证明可以应用噬菌体肽库来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多肽,本研究为抗病毒多肽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Genetic structure of four populations in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in Fujian Province was studied with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by using SSR with A=9.0, Ne=4.8, He=0.65 and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 Fst ) was only 0.031. The distributions of alleles of all loci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 and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could b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s of SSR alleles. Some rare alleles in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were revealed by SSR: Fifteen of 54 alleles appeared in one or two populations with lower frequencies; conservation of these rare allel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55.
炎症细胞诱导的活性氧类生成和肠道氧化应激与慢性炎症性肠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NF-κB信号通路参与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在结直肠炎症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还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将化学合成一对编码小干扰RNA 序列、靶向人NF-κB 基因的长60 bp寡核苷酸链定向克隆至pSUPER小干扰RNA表达载体中,通过单酶切、双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RNA干扰载体构建成功. 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染至结肠上皮细胞HCT116中敲减p65,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3-(4,5-二甲基噻唑-2)-3,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结果显示,pSUPER-NF-κB p65载体可特异性下调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p65表达可导致过氧化氢诱导的HCT116内活性氧类物质生成增高,存活细胞数目显著减少,氧化损伤加重。研究表明,在人结肠上皮细胞内NF-κB p65通路的抑制显著加重了结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56.
陕西紫阳地区在古地理上位于扬子台地西北缘,区域内志留纪地层发育,其中志留系兰多维列统(Llandovery)特列奇阶(Telychian)笔石相地层出露较为完整,笔石带较为连续。Oktavites excentricus(Bjerreskov,1975)是特列奇阶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重要的伴生分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文中通过对紫阳地区一系列特列奇阶剖面研究后认为,Oktavites excentricus较短的化石延限和广泛的古地理分布使其具备地层对比潜力,这将为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的进一步细分提供依据。同时,Oktavites excentricus胞管为典型的奥氏笔石式,其笔石体的盘旋方式又与稍晚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Tullberg,1883)(笔石带化石,弓笔石类的早期代表)十分接近,因此,对该种的演化过程的研究也为讨论弓笔石的起源过程提供了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57.
记述中国分布的长头网蝽属昆虫5种,其中包括1新种,鄂长头网蝽Cantacader hubeianus sp.nov., 2个中国新纪录种,日本长头网蝽 C. japanicus Drake, 1947和五脊长头网蝽 C. quinquecostatus (Fieber, 1844)。给出了长头网蝽属中国种类检索表和23幅形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8.
蛙类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下丘脑-脑垂本-性腺”轴方面,综述了蛙类生殖内分泌学研究领域所限得的主要成就和研究进展。对于今后的工作,从理论和生产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9.

在青藏高原逐渐形成的过程中, 本地区的现代生物多样性塑造受到其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 许多起源于高原的物种甚至现代广布类群祖先的洲际扩散也由其驱动。在中生代时期, 青藏高原今天所处的地区覆盖着广阔的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的三叠纪海相沉积中产有鱼龙和旋齿鲨等脊椎动物化石。至侏罗—白垩纪, 西藏东南部的部分地区逐渐脱离海洋环境, 在昌都盆地形成了与当时四川盆地相似的淡水湖泊, 恐龙等爬行动物则在湖边活动。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一些热带、亚热带鱼类的发现, 表明当时青藏地区内部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之间可能有水系连通。随着这一地区地势隆起幅度显著升高, 环境变干、变凉, 致使喜暖鱼类终于在此绝迹, 并转换为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青藏高原的快速上升导致季风气候加强, 中亚内陆地区的气候持续走向干旱, 中国西部的中新世动物群主要由耐旱的草原型哺乳动物组成, 还有耐旱的鸟类和爬行动物共生。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最终达到现代的高度, 其气候环境已具有冰冻圈的特点, 成为冰期动物群最初的演化中心。2.6 Ma全球气温第一次下降到低于今天的水平, 已经适应了冰冻环境的动物迅速扩散到青藏高原周边以及更遥远的地区, 成为现代动物多样性的基础。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而大规模的环境变化, 这一系列的地质运动和地貌演化引发并形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格局, 促进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调查西双版纳地区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aFabricius对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nigra(Nietner)种群数量和寄生蜂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猄蚁对橡胶盔蚧种群消长及寄生蜂均有影响。"有蚂蚁"枝条上介壳虫种群数量显著高于"无蚂蚁"枝条。"有蚂蚁"枝条介壳虫死亡率和寄生蜂都显著低于"无蚂蚁"枝条。说明黄猄蚁的存在影响了橡胶树介壳虫的种群繁殖率和死亡率。建议在今后综合防治中,充分利用蚂蚁与橡胶树介壳虫关系。通过驱逐橡胶树上的蚂蚁来有效遏制介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