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7篇
  免费   2587篇
  国内免费   3903篇
  34877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952篇
  2021年   1589篇
  2020年   1113篇
  2019年   1409篇
  2018年   1282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1228篇
  2015年   1864篇
  2014年   2283篇
  2013年   2375篇
  2012年   2889篇
  2011年   2517篇
  2010年   1645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661篇
  2007年   1506篇
  2006年   1259篇
  2005年   1128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814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The in vitro refolding process of the double-chain insulin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in vitro single-chain insulin refolding. Six major folding intermediates, named P1A, P2B, P3A, P4B, P5B, and P6B, were captured during the folding process. The refold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se intermediates are on-pathway. Based on these intermediates and the formation of hypothetic transients, we propose a two-stage folding pathway of insulin. (1)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lding process, the reduced A chain and B chain individually formed the intermediates two A chain intermediates (P1A and P3A), and four B chain intermediates (P2B, P4B, P5B, and P6B). (2) In the subsequent folding process, transient Ⅰ was formed from P3A through thiol/disulfide exchange reaction; then, transients Ⅱ and Ⅲ, each containing two native disulfides, were formed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ransient Ⅰ with P4B or P6B and the thiol group's oxidation reaction mainly using GSSG as oxidative reagent; finally, transients Ⅱ and Ⅲ, through thiol/mixture disulfide exchange reaction, formed the third native disulfide of insulin to complete the folding.  相似文献   
202.
应用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嗜热拟青霉Paecilomyces thermophila J18耐热β-1,3-1,4-葡聚糖酶(PtLic16A)在酸性条件下的催化能力.结合易错PCR和DNA改组的方法,构建了β-葡聚糖酶的突变体文库;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建立了阳性克隆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筛选得到的突变酶PtLic 16AM1的反应最适pH由7.0变化至5.5,且保持了原有的耐热性和比酶活.突变酶的DNA序列中有4个点位发生突变,引发了4处氨基酸替换,分别是T58S、Y110N、G195E和D221G.结构模拟结果显示,发生突变的4个氨基酸位点中,Y110N位置靠近酶活性中心,而T58S、G195E和D221G则离酶活性中心较远,其中T58S、G195E可能对酶最适pH的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3.
黑曲霉突变株葡萄糖淀粉酶中一型GAI舍糖量为17.6%。氨基酸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占20.3%,苏氨酸和丝氨酸占25.1%,三种碱性氨基酸占6%。紫外光谱在278nm和250nm处分别有最大和最小吸收;其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4nm与342nm;远紫外CD谱表现为一双负峰;在溶液中的构象是α-螺旋10.6%,β折叠16.3%和无规卷曲73.1%。  相似文献   
204.
胶质芽胞杆菌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玉米(K02)、草地早熟禾(K05)、披碱草(K09)、多年生黑麦草(K11)、匍匐翦股颖(K12)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5株胶质芽胞杆菌菌株对黑麦草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播种后10 d)、中期(播种后50 d)以及收获期(播种后90 d)3个采样期各处理黑麦草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CK)。研究表明施入胶质芽胞杆菌菌剂对黑麦草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结果可为生物钾肥的研制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5.
通过实地调查我国华北、 西南等地区的石蕊科地衣多样性,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从物种多样性、 生境、区系成分等多方面对我国石蕊科地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石蕊科地衣共有5属107种,其中石蕊属(Cladonia)占优势,有94种,占石蕊科地衣总种数的87.9%.共鉴定出山西省新记录8种,云南省新记录种3种.石蕊科地衣生境...  相似文献   
206.
棉铃虫性外激素成分的化学分析和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毛细柱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对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雌蛾腺体提取物的分析,鉴定出了他和十六碳醛、顺-9-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醛、饱和十六碳醇和顺-11-十六碳烯醇,其相对比例为6.1:4.5:100:3.5:8.8。在山东、山西省的田间试验中,2mg的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9-十六碳烯醛(97:3)置橡胶塞上能有效地引诱棉铃虫雄蛾。增加4%-7%他和十六碳醛到二元混合物中诱蛾量超过二元混合物。增加1%顺-11-十六碳烯醇到二元或三元混合物中减少诱蛾量,当增加5%顺-11-十六碳醇时诱蛾量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7.
过去10年来,蛋白质组学得到迅速发展,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着重就经典的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串联亲和纯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8.
209.
玉米高直链淀粉育种是玉米分子育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实验中,首先研究了不同诱导愈伤培养基对再生体系的影响,确定了LS+2,4-D 2.0 mg/L+L-pro 700 mg/L+CH 500 mg/L+3 %蔗糖为诱导培养基.同时,构建并验证了含有淀粉分支酶sbeIIb基因双干涉片段载体和胚乳特异性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CAMBIA 1301+Glu+1620,并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以农杆菌转化法转化玉米自交系178.通过PCR检测,5株转化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了干涉片段已整合入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10.
观察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梅毒患者男17例(73.9%),女6例(26.1%),男女比约为2.8∶1;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3.1岁。本组首发症状:麻痹性痴呆(7例)、精神异常(3例)、急性脑梗死(3例)、癫痫(2例)、脊髓病变(2例)、颅高压(2例)、周围神经损害(2例)、脑神经损害(1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23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均呈阳性反应。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多表现为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等多发病变。本组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改善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各部位均可受累,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误诊率高,应早期诊断,诊断后应进行规范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