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利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Pubescens’)种子进行辐射, 测定实生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 探讨辐射对毛竹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筛选有利的突变单株奠定良好基础。结果表明:30或60 Gy的137Cs-γ射线辐射后, 毛竹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最大荧光强度(Fm)、可变荧光强度(Fv)、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荧光参数值均高于90 Gy辐射处理, 说明较低剂量辐射后PSII反应中心的能量捕获效率高, 且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而90 Gy的137Cs-γ射线辐射对毛竹的影响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剂量之间叶片光能耗散程度以及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合有效辐射(ETR-PAR)响应曲线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32.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的重要组分之一,它不仅可水解纤维二糖和寡糖,更可解除纤维二糖对β-1,4-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提高水解速率和程度.利用SephadexG-150和DEAE-SephadexA-50层析法从黑曲霉变异株L-22中分离提纯了β-葡萄糖苷酶,该酶是由两个分子量相同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分子量为203kD.该酶最适pH为4.8,pH稳定范围在3.6~6.4;最适温度是60℃,温度稳定范围为4~60℃;酶分子含糖量为8.35%.它是一个酸性β-葡萄糖苷水解酶,专一性地水解β-糖苷键.而不水解α-糖苷键,对短链底物表现了相对高的活力.用动力学分析和共价化学修饰方法探讨了与该酶活力有关的必需基团.由pH对lgVm和lgVm/Km的影响,推测出酶活性部位至少有两个可解离基团为酶活性所必需,它们在酶-底物复合物中的pKes1和pKes2的值分别为4.0和5.6,在游离酶中的pK值分别为4.2和5.9.由此可初步判断这两个可解离基团可能为组氨酸和含羧基的氨基酸,它们与酶的催化和底物结合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3.
喇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喇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非侵入、非弹性散射技术,能够在分子层次上探测物质的临床医学特征和结构特征。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喇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最新发展,归纳出了四种目前在生物医学中最为活跃的喇曼光谱技术:近红外喇曼光谱、紫外共振喇曼光谱、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和多维喇曼成像技术。详细阐述了这四种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且列举了丰富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4.
Spindlin (Spin) was thought as a maternal-effec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meiotic spindle. Its role for the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 was suggested in mouse, but its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function had been not obtained in other vertebrates.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CagSpin-specific antibody to investigate CagSpin expression pattern and distribution during oogenesis of gibel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First, the oocyte-specific expression pattern and dynamic distribution was revealed in nucleoli, nucleoplasm, and spindle from primary oocytes to mature eggs by immunofluorescence localization. In primary oocytes and growth stage oocytes, CagSpin accumulates in nucleoli in increasing numbers along with the oocyte growth, and its disassembly occurs in vitellogenic oocytes, which implicates that CagSpin may be a major compon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nucleoli in fish growth oocytes. Then, co-localization of CagSpin and β-tubulin was revealed in meiotic spindle of mature egg, indicating that CagSpin is one spindle-associated factor. Moreover, microinjection of CagSpin-specific antibody into the fertilized eggs blocked the first cleavage, and found that the CagSpin depletion resulted in spindle assembly disturbance. Thereby, our study provided the first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critical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 function of Spin in vertebrates, and confirmed that Spin is one important maternal-effect factor that participates in oocyte growth, oocyte maturation, and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35.
侧柏毒蛾越冬虫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01,38(4):290-292
记述了侧柏毒蛾在湖南省衡阳地区的越冬虫态 ,并对该虫在我国其他地区的越冬虫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 ,认为侧柏毒蛾在我国南北均以胚胎发育完全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相似文献   
36.
采用静水压休克保留第二极体的方法,在鲤(♀)×鲢(?)、鲫(♀)×鲢(?)、白鲫(♀)×鲢(?)和鲢(♀)×鲤(?)、鲢(♀)×鲫(?)、鲢(♀)×白鲫(?)6个正反交组合中都诱导出了异源三倍体,但只有正交鲤(♀)×鲢(?)、鲫(♀)×鲢(?)和白鲫(♀)×鲢(?)3个处理组中整倍性的异源三倍体胚胎才有可能正常发育,孵化出苗;而反交鲢(♀)×鲤(?)、鲢(♀)×鲫(?)和鲢(♀)×白鲫(?)3个处理组中的异源三倍体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发生染色体排除和丢失,形成非整倍体而死亡,只有少数雌核发育二倍体鲢才能孵化出苗。结果表明,鱼类人工异源三倍体胚胎的发育命运与杂交物种间的基因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7.
用DDRT-PCR技术克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mRNA差异显示 (DDRT PCR)技术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因获得足够量的早期胚胎材料困难而受到限制 .通过对DDRT PCR技术各种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组合 ,并对某些环节进行改良 ,以小鼠的MⅡ卵、2 细胞胚胎和 4 细胞胚胎为材料进行差异显示 ,仅以相当于5 0个卵细胞的量为起始材料 ,便得到了理想的差示结果 .从差异条带中挑取感兴趣的差异条带进行回收、阳性鉴定、亚克隆、序列分析、并在反向Northern杂交基础上设计了鉴定实验 .结果发现 ,有一个片段差异显著且是阶段性特异表达 .经GenBank检索 ,发现该片段仅有同源的EST ,其全长及功能尚不清楚 ,是一个功能未知基因 ,将该片段命名为ed1.反向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ed1在 2 细胞期胚胎中有表达 ,而在MⅡ卵及 4 细胞胚胎中均不表达 .  相似文献   
38.
用Ca2+ 和胰酶处理大叶藻(Zostera m arina)叶绿体膜研究了其类囊体膜多肽成分与Mg2+ 诱导其Chla荧光和类囊体膜表面电荷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到:1.在正常的叶绿体膜中,Mg2+ 诱导PSⅡ荧光强度的增高与其诱导类囊体膜表面电荷密度的降低密切相关;2.用Ca2+ 处理这种叶绿体膜,除去类囊体膜表面的32~34 kD多肽对Mg2+ 诱导的上述现象无影响;3.如果用胰酶消化Ca2+ 处理过的叶绿体膜,进一步除去膜表面的26 kD多肽,Mg2+诱导的这些现象则全部消失。这些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在大叶藻的叶绿体膜中,类囊体膜表面的26 kD 多肽是阳离子诱导这两种相关现象的特异性作用部位。对阳离子调节激发能在PSⅡ和PSⅠ之间分配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40.
1984年,从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实验站印度麻花叶病植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Sc-1,经汁液摩擦接种试验表明,它可以侵染10种豆科植物和2种藜科植物。在印度麻、蚕豆、豌豆、箭舌豌豆、扁豆、山藜豆、田菁和红三叶草上引起系统花叶,在豇豆上产生局部枯斑和系统花叶,在苋色藜、昆诺藜上表现为系统黄斑。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保毒期3~4天。可经汁液和蚜虫传播,不通过种子传毒。病毒粒体为线条状,大小为13~15×750nm。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病叶表皮细胞内形成不定形的内含体。电镜下可见风轮状、环状内含体。分离物Sc-1与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我们将Sc-1归为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且为豇豆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