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61篇
  免费   20418篇
  国内免费   6866篇
  125145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1054篇
  2022年   2387篇
  2021年   4138篇
  2020年   4560篇
  2019年   6564篇
  2018年   6464篇
  2017年   6148篇
  2016年   7054篇
  2015年   8293篇
  2014年   8953篇
  2013年   9518篇
  2012年   8448篇
  2011年   7508篇
  2010年   6755篇
  2009年   5215篇
  2008年   4647篇
  2007年   3825篇
  2006年   3349篇
  2005年   2861篇
  2004年   2407篇
  2003年   2302篇
  2002年   1860篇
  2001年   1487篇
  2000年   1337篇
  1999年   1138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585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512篇
  1991年   365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228篇
  1987年   221篇
  1986年   192篇
  1985年   176篇
  1984年   138篇
  1983年   145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78篇
  1976年   58篇
  1974年   63篇
  1973年   58篇
  1972年   6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生态保护价值的距离衰减性——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长林  陈瑾婷  焦扬  王静 《生态学报》2013,33(16):5109-5117
应用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进行定量评价。运用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构建双边界二分式CVM数据分析模型,应用生存分析中的参数回归模型建立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立具有距离变量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变量的支付意愿函数,验证支付意愿具有"距离衰减性"。研究采用以面访调查为主、网上调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得出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的人均支付意愿为134.582元/a,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价值为33.412亿元/a。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2.
广西中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燕丽  潘贤章  王昌昆  刘娅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4,34(18):5283-5291
以1981年、2011年土壤数据为基础,以AVHRR和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研究广西中南部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其变化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等遥感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研究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5.43g/kg和0.21g/kg;1981—2011年间,NDVI、植被覆盖度和NPP 3个遥感因子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遥感因子变化与有机质、全氮变化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分别能够解释有机质、全氮变化的16.9%和20.3%;根据所建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可进行空间预测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分别上升了6.65g/kg和0.31g/kg,验证结果显示遥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长期变化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973.
李燕丽  潘贤章  王昌昆  刘娅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4,34(18):5220-5228
受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影响,广西土壤酸化、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等问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NPP能有效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产能力,是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利用2000—2011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广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气象因子、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近12年广西全区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在西南部地区上升较为明显,而在桂林、柳州等地区呈缓慢下降趋势。广西NPP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NPP值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NPP时空变化特征随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栽培植被NPP不断上升,显示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NPP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4.
975.
随着自然保护区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保护区管理者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与满足娱乐需求的双重压力,这使得保护区管理者需要更多的信息进行决策。以中国东北部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一项选择实验,选取生物多样性、预期游客数量、景区的环境教育设施、门票价格等4个属性,分别采用多项logit模型、随机参数logit模型和潜在分类模型,探究游客在可能存在冲突的管理优先级之间的偏好。目的是揭示游客如何评价保护区不同的管理属性,以及各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和偏好,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有效的保护区管理指南。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区游客最关注的属性,并且游客对于生态属性的关注度高于娱乐属性。因此,保护区管理者应首先维持并改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环境教育作用的娱乐服务。此外,研究发现游客可分为生态友好型和价格敏感型两种类别,不同类型的群体对游览保护区存在不同偏好,女性和年轻的受访者对生态更友好,男性和年长的受访者对价格更敏感。本文的贡献是将某一方面属性价值的描述扩展到涵盖多个管理属性的研究,并为保护区管理中生态与娱乐的权衡问题提供了更具体的见解。  相似文献   
976.
Cheng KK  Zhang JA  Liu DH  Sun Y  Yang MD  Xu JM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6,28(22):1817-1821
Broth containing 152 g glycerol l−1 from Candida krusei culture was converted to 1,3-propanediol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Residual glucose in the broth promoted growth of K. pneumoniae while acetate was inhibitory. After desalination treatment of glycerol broth by electrodialysis, the acetate in the broth was removed. A fed-batch culture with electrodialytically pretreated broth as␣substrate was developed giving 53 g 1,3- propanediol l−1 with a yield of 0.41 g g−1 glycerol and a productivity of 0.94 g l−1 h−1.  相似文献   
977.
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来源、结构、作用机制、介体系统及其在水相和非水相中的应用,以期为漆酶催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78.
CRISPR/Cas9系统是继锌指核酸内切酶、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之后的第三代基因组定点编辑工具,因其具有特异性切割双链DNA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生物传感等领域。Cas12a(Cpf1)、Cas13a(C2c2)等蛋白"附属切割"活性的发现,拓展了CRISPR/Cas系统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系列快速、超敏、高特异性的生物传感系统用于分子检测,如SHERLOCK,DETECTR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策略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9.
为体外验证流感病毒PB1-F2与热休克蛋白Hsp40相互作用,通过两个方向的GST pull-down试验验证PB1-F2与Hsp40的相互作用。构建GST-多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PB1-F2和pGEX-6P-1-Hsp40,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诱导表达;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LEGFP-Hsp40及pCAGGS-PB1-F2,并分别转染293T细胞使其表达Hsp40及PB1-F2融合蛋白,然后进行GST pull-down试验验证二者的相互作用。成功地构建了两种蛋白的各种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GST-多肽融合蛋白,GST pull-down试验正反两方向都证实了PB1-F2与Hsp40的相互作用,初步证实了流感病毒PB1-F2在体外能与Hsp40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80.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abiotic conditions on seasonal feeding activity of diverse herbivores on the same oak tree species in two different forests. We tracked changes in herbivore feeding activities on an oak tree species (Quercus serrata) in two localities: a low elevation small hillock forest patch (Muan, MN) and a middle elevation mountain forest patch (Mt. Jirisan, JR). A total of five sites were selected in each of two forest localities. Data for leaf expansion, leaf chemical qualities, leaf damage ratio, and numbers of lepidopteran caterpillars were collected during spring (May) and summer (July to August), 2012. Leaf expansion rate was higher at the low hillock forest than the mid‐mountain forest from spring to summer. Nitrogen and carbon content decreased seasonally at both localities. Lepidopteran larval diversity was high in the mid‐mountain forest, and two‐way ANOVA showed that species richness of lepidopteran larvae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ason and locality. Leaf damage by all herbivores was higher in the low hillock forest than the mid‐mountain forest in spring, but was higher in the mid‐mountain forest in summer. Relative proportion of general herbivores increased from spring to summer in the mid‐mountain forest, but not in the low hillock forest.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ordination showed that altitude‐ and season‐related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 speci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actors. Our data indicate that locality and temperature disproportionally affected the feeding activities of diverse herbivores in two different temperate for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