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4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在磷元素受限的贫瘠沙质土壤中能够快速生长和种群扩张,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本文解析了少花蒺藜草在磷胁迫条件下对磷素的高效利用机制,以期为揭示其入侵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少花蒺藜草、冰草、狗尾草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角度分析各处理间土壤中解磷细菌的组成差异。[结果]少花蒺藜草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解磷菌的群落多样性。PCA与UPGMA聚类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根际磷细菌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大。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根际显著富集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的解磷菌类群为α-变形菌、链霉菌,其在少花蒺藜草对磷的吸收中可能起较为重要的作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少花蒺藜草根际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门与少花蒺藜草根际土速效磷含量有紧密联系。[结论]少花蒺藜草通过改变入侵地根际土壤的解磷菌群落结构间接影响根际土壤的磷素环境,从而利于自身生长。  相似文献   
132.
亚麻荠对小菜蛾幼虫取食和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麻荠是一种很少有害虫危害的油料作物。用室内生测和Y 型嗅觉仪研究了亚麻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取食和成虫行 为反应的影响。以甘蓝作对照,用亚麻荠叶片喂养的小菜蛾初孵幼虫3天后校正死亡率为79 .2%,显示了较强的致死作用;喂养小菜蛾3龄幼虫至化蛹,其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及成 虫寿命都显著降低,表明亚麻荠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在幼虫的取食选择实 验中,有甘蓝叶供选择时,小菜蛾幼虫不取食亚麻荠;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小菜蛾幼虫也 取 食亚麻荠叶片,但取食量很小,与取食甘蓝叶的量相比,差异极显著。行为反应测试表明, 小菜蛾成虫对甘蓝和亚麻荠植株的挥发物都有明显的趋性反应,与对照(净化空气)相比, 差异极显著,而在甘蓝和亚麻荠之间无选择性。说明小菜蛾成虫对亚麻荠植株的挥发物具有 较强的定向反应。  相似文献   
133.
134.
内蒙古蒙古族人群DYS413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DYS413(YCA Ⅲ)基因座在内蒙古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其应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采集了120例内蒙古蒙古族男性无关个体静脉血,EDTA抗凝,用酚-氯仿法抽提DNA,PCR扩增DYS413基因座,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硝酸银(AgNO_3)染色分型。在120例内蒙古蒙古族男性人群中共检出30个不同的单倍型,其频率介于0.0007至0.01361之间,其HD(单倍型多样性)值为0.94054。表明DYS413基因座在内蒙古蒙古族人群中分布好,对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5.
利用家蝇成虫作为不育性试验对象有许多优点:饲养和处理方便,并对药剂敏感。采用标准培养基饲养幼虫,可以维持家蝇成虫性比在1:1。这就减少了在大量筛选试验中区分性别的工作。 本试验企图阐明,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发育阶段对于测定效果有无差异。首先,用了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结果显示出以饲食法处理效果比较好,既方便又经济(用药量少),而且兼有滴液接触的有效性。这说明了Thio-TEPA很可能在昆虫消化道中不被代谢而被吸收,与表皮的穿透性大致相等的缘故。使用这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使家蝇完全获得不育的有效浓度(或剂量)分别是:饲食法,0.5%Thio-TEPA 48小时(不产卵)或24小时(产卵不孵化);体壁液滴法,每蝇 50微克:接触法,5平方寸面积上点药 10毫克,接触半小时。如果减低浓度和时间,效果稍差一些。 其次,以有效浓度0.5%和50微克的Thio-TEPA处理不同性别的家蝇成虫(无论是饲食法或是体壁液滴法),对处理雌蝇×处理雄蝇,以及处理雌蝇×正常雄蝇,都能造成家蝇成虫完全不产卵,卵巢显著见小。处理雄蝇×正常雌蝇,虽然也能产卵并孵化,但不育性的总效果仍在85—90%以上。而且孵化出来的幼虫大都不能继续生长发育。这说明雌蝇对Thio-TEPA更为敏感,可能由于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蛋白质合成代谢受到影响之故。对于雄虫,可能只有部分尚未完成成熟分裂的精细胞受到 Thio-TEPA的抑制作用。 再次,从发育阶段来看,三龄幼虫较一龄幼虫更为敏感(有较高的死亡率);幼虫的处理且能引起后期蛹及成虫形态上的反常。以20ppm浓度的 Thio-TEPA处理三龄幼虫,总的不育效果达87.6%以上;以48ppm和112ppm的浓度处理时,幼虫不能化蛹或蛹不能羽化。如用浸液法处理蛹(2%浓度的Thio-TEPA),未见成虫期有显著不育现象,只是产卵的成虫数有所减少。从处理不同年龄的成虫的结果来看,饲食刚羽化的和羽化后第2天的成虫48小时,可以完全获得不育。处理羽化后第4天和第6天的成虫,仅在第1—3天产极少数卵,以后不再产卵(总的不育效果在90.3—93.2%以上)。 试验结果显示出用不育性药剂来防治家蝇成虫是比较合适的;防治幼虫造成形态上的不正常的成虫;浸蛹处理,要求更多的剂量,显然不够理想。在成虫处理上,接触与饲食同样有效,估计以饲食法(毒饵法)可能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6.
治理草原退化是我国草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关于草原退化判断、退化程度、原因及治理等系列问题的确定几乎皆以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而忽视了牧户作为草原直接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重要性。牧户对草原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其与科学方法研究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内蒙古东部草甸草原牧户尺度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牧户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牧户划分为高、中、低3个经济水平,并运用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 (CVOR)指数评价法,分析评价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牧户对草原健康状况的感知主要从植被、土壤、牲畜等方面,与科学方法评价指标选取具有相似性;牧户感知和CVOR指数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均判定草原生态系统呈现不同程度退化;统计检验显示牧户对植被、土壤、牲畜影响等指标变化感知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VOR指数法下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健康指数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退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证实了牧户感知在指标选取、评价结果方面具备用于准确评价草原健康状况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将有利于更加准确、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牧户尺度草原生态健康状况,为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和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7.
半胱胺对猫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热反应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和脊髓腰-1段全横切的16只猫上,观察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的耗竭剂半胱胺对伤害性热刺激脚跖皮肤和电刺激胫后神经所引起的脊髓背角Ⅳ-Ⅵ层神经元单位反应的影响。静脉注射半胱胺50mg/kg对电刺激神经引起的伤害性反应无影响,100mg/kg可使被测试的13个神经元单位中的8个单位反应明显抑制。而静脉注射半胱胺50mg/kg可明显抑制伤害性热刺激所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反应。用微电极将半胱胺微压注入背角胶质层也使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热反应明显抑制,但只使13个单位中的7个单位对电刺激神经引起的伤害性反应轻度抑制。半胱胺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可能由于耗竭了背角中的生长抑素。本文讨论了半胱胺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热反应的抑制明显强于电刺激神经所诱发的伤害性反应的抑制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8.
为了解樟子松幼苗对强风沙流不同时间吹袭的生理生态响应,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8级大风下强风沙流(风速18 m·s-1,风沙流强度173 g·cm-1·min-1)吹袭10、20和30 min樟子松幼苗生长特性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风吹时间增加,其株高生长速率下降,茎粗和冠幅生长加快,叶色发黄脱落量增加;与非风吹对照(CK)相比,30 min风吹处理的株高增长量下降52.6%,茎粗增长量、冠幅增长量和叶色发黄脱落量分别增加251.9%、256.0%和466.7%;随风吹时间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趋于增加;与CK相比,30 min风吹处理的RWC下降4.1%,MDA和膜透性分别增加10.3%和9.3%,SOD活性下降1.9%,POD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55.5%、26.4%和50.0%。结果说明,强风沙流持续吹袭造成樟子松幼苗水分胁迫,使其高生长受抑,部分叶片发黄脱落,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受损,为适应强风沙流吹袭,樟子松幼苗加快了茎粗和冠幅生长,通过增加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减轻细胞膜伤害,维持细胞正常膨压。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分离自中国土壤中的腐霉菌进行形态特征和DNA序列分析,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钟形腐霉Pythium campanulatum、卵突腐霉P. oopapillum和多卵腐霉 P. plurisporium。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40.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enters facultative diapause as fully‐developed larvae in response to short‐day condi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photoperiodic response, moths from Nanchang (28°46′N, 115°50′E) enter diapause in response to short day‐lengths (D strain), even at the high temperatures whereas moths from Ledong (18°47′N, 108°89′E) exhibit almost no diapaus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N strain). In the present study, crosses between the two strai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heritance of diapause under different photoperiods at temperatures of 22, 25 and 28 °C. The moths, both reciprocal crosses and backcrosses, show a clear long‐day respons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 strain, suggesting that the photoperiodic response controlling diapause in this moth is heritable. However, the critical day‐length for induction of diapause is shorter in hybrids than in the D strain. The N strain also shows a short‐day photoperiodic response at the lower temperature of 22 °C, indicating that the N strain still has the capacity to enter a photoperiodically‐induced diapause, depending on the rearing temperature. The incidence of diapause in all crosses is highest with D strain fathers or grandfathers and lowest with N strain fathers or grandfathers, indicating that the male parent has significantly more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diapause of subsequent progeny than the female.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ll crosses under LD 12 : 12 h or LD 13 : 11 h photocycles at 25 °C show that inheritance of diapause in O. furnacalis does not fit an additive hypothesis and that the capacity for diapause is transmitted genetically in the manner of incomplete domi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