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34篇
  21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采伐是调整林分结构的重要手段。不同林层的树木对采伐强度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但以往考察采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时多采用定性或简单定量的方法(如按树高等距)划分森林的垂直层次, 这就忽略了同一林层内不同树种间和不同发育阶段树木生长的差异。该研究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 跟踪调查采伐后自然恢复2、4、7年保留木的生长动态。根据不同树种每一个体所处的林层位置和生长发育阶段, 将保留木划分为3个组别: 林冠层树种的成熟个体(I)、林冠层树种的未成熟个体(II)以及林下层树种的全部个体(III), 比较不同恢复时期各组别树木的生长对于采伐强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 第II组树木的平均胸径相对生长速率(0.033 cm·cm-1·a-1)显著高于第I (0.016 cm·cm-1·a-1)和III组(0.018 cm·cm-1·a-1)。总体来看, 采伐促进了大多数林冠层优势树种(第I、II组)的生长, 尤其是第II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第I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只在重度采伐样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然而林冠层少见种的生长速率并未受到采伐活动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第I和II组树木生长对于采伐的响应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伐后短期内(2年)采伐样地与对照样地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 而采伐对树木生长的促进效果在伐后2-4年才开始出现, 并在随后的监测期内持续存在。各组别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均随初始胸径的增大而降低, 且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斜率随采伐强度增加逐渐增大, 表明随着采伐强度增加, 较小的树木个体从减弱的竞争中获益更多, 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生长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83.
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平均中心的时空分布及其偏移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泽孟  岳天祥  田永中 《生态学报》2004,24(7):1380-1387
在分析目前生态地理模型及其实现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 ARC/ INFO与 VC 综合集成的先插值再运行模型的全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克服了以前模型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利用中国 1 96 2~ 2 0 0 2年 735个站点逐日温度与降水量观测数据 ,通过对 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生命地带平均中心模型进行模拟运算后获得中国 Holdridge生命地带类型平均中心时空分布图及 2 0世纪 6 0、70、80与 90年代平均中心偏移趋势图。从生命地带类型平均中心时空分布及其偏移趋势分析研究中发现 ,生命地带类型平均中心的时空分布及其偏移趋势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相对应 ,并能够很好地与我国土地覆被类型实际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相符 ;各种生命地带类型平均面积的变化规律与相应的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 (尤其是降水量、温度 )存在着一定相关性。另外 ,通过对我国生命地带类型平均面积比例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发现与我国土地覆被类型的实际情况能够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84.
Receptor‐like kinases (RLKs)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 putative RLK gene, OsSIK1, with extracellular leucine‐rich repeats 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in rice (Oryza sativa). OsSIK1 exhibits kinase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Mn2+, and the OsSIK1 kinase domain has the ability to autophosphorylate and phosphorylate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OsSIK1 promoter‐GU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sSIK1 is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stem and spikelet in rice. The expression of OsSIK1 is mainly induced by salt, drought and H2O2 treatments.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ith overexpression of OsSIK1 show higher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stresses than control plants. On the contrary, the knock‐out mutants sik1‐1 and sik1‐2, as well as RNA interference (RNAi) plants, are sensitive to drought and salt stresses. The 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a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in OsSIK1‐overexpressing plants. Also, the accumulation of H2O2 in leaves of OsSIK1‐overexpressing plants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 mutants, RNAi plants and control plants, as measured by 3,3′‐diamino benzidine (DAB) staining. We also show that OsSIK1 affects stomatal density in the abaxial and adaxial leaf epidermis of ric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sSIK1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alt and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in rice,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the antioxida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85.
A study was mad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balt-60 irradiation on the viability 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 metacercariae in Sinopotamon chekiangense crabs. The crabs were collected in mountain regions of the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in which paragonimiasis is endemic. Adult cats and albino mice were infected with metacercariae irradiated at different doses. Dissection of the host animals was conducted 90 or 30 days, respectively, after infection for recovery of lung flukes. Anti-metacercariae antibody in infected mice was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metacercariae were unable to grow into adult worms in cats after exposure to gamma irradiation at a dose of 0.10 kGray. However, a small number of metacercariae exposed to a dose of 2.0 kGray excysted and survived in 1 mouse for 30 days. No worm was recovered from mice when the metacercariae were irradiated at a dose of 2.5 kGray. Seropositive results by ELISA were obtained when the mice were infected with metacercariae irradiated at doses ranging from 2.0 to 3.5 kGray.  相似文献   
86.
科尔沁固定沙地植被特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科尔沁固定沙地利用一种野外增减雨试验装置研究了沙地植被生长特征对降雨增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6月,降雨增减变化对植物群落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减雨60%和30%时,植物群落平均高度比对照分别降低8.8%和2.3%,增雨60%和30%时,则分别增加6.8%和1.4%;相比增雨60%,增雨30%更能促进群落盖度的增大;降雨量变化影响群落植株密度。(2)1a的降雨增减变化对沙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减雨可显著增加7月物种的丰富度(P0.05)。(3)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大,在增雨30%时达到最大值;而地下生物量会随着降雨量增加而显著增大,同时,减雨60%也使地下生物量增加。此外,降雨量的增加和减少都会使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增加。(4)固定沙地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之间,占总地下生物量的52.7%;降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0—40 cm土壤中根系的分布,当降雨量减少60%时,20—40 cm土壤中根系的分布也略有增加,增雨60%和减雨60%对地下生物量在40—60 cm土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7.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外周血细胞的特征,以采自长江中游沅江水系清水江共计21尾稀有白甲鱼的血液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稀有白甲鱼红细胞数量为(1.75±0.44)×106 个/ L,白细胞数量为(4.91±1.95)×105 个/ L。在血涂片上共计观察到了5种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其5种白细胞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其数量比例关系为: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白细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关系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与已报道的鱼类相比,稀有白甲鱼白细胞的数量明显较高,红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相对较小,可能与其适应流水生活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致癌性转基因动物模型C57-ras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统计学分析。方法选取同窝C57-ras转基因阳性和阴性小鼠,雌雄各半,采血,测量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并称主要脏器重量。结果 C57-ras转基因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间比较,NEUT、NEU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CT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C57-ras转基因阳性雄鼠和阴性雄鼠间比较,RBC、HCT、PLT、PC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ON%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T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比较结果显示,除C57-ras转基因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在肺重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建C57-ras致癌性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正常C57BL/6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利于该模型在致癌性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UV-B辐射对鲜土贝母有效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新鲜块茎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0 k J m–2的高剂量UV-B辐射使鲜土贝母的还原糖含量升高60.17%,大黄素含量升高209.60%。辐射后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这说明UV-B辐射可显著提高土贝母鲜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因此鲜土贝母加工前进行UV-B辐射可望提高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90.
三岩藏族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岩是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与四川省白玉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区, 本文对三岩藏族活体的测量数据做了统计分析, 认为三岩藏族的体质特征为高身材、中头型、中鼻; 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 他们的体质特征不仅与中国南方、北方的其他民族有明显的差别, 而且跟藏族的其他支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三岩藏族具有独特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