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用He-Ne激光(5.23 mW·mm–2)处理经5%、10%、15% PEG6000胁迫的小麦幼苗, 分析了干旱胁迫条件下激光处理对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适度干旱胁迫的小麦幼苗经He-Ne激光辐照后, 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 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却显著增加(p<0.05)。总体上看, 5%和10% PEG6000胁迫的小麦幼苗经激光辐照3 min后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852.
采用大田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 研究了施用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简称脱硫废弃物)后对盐碱土壤的改良状况及对油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油葵)生长的影响。试验地设在宁夏平罗西大滩碱化土壤上, 设置5个不同脱硫废弃物施用量: 0、11.25 × 103、22.50 × 103、33.75 × 103和45.00 × 103 kg·hm-2, 连续3年(2006-2008年)观测了土壤pH值、全盐含量及油葵根系的长度与体积、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抗氧化保护酶系统。试验数据显示, 施入脱硫废弃物后, 土壤pH值、全盐含量、油葵叶片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油葵根系的长度和体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 < 0.05)。研究结果表明, 脱硫废弃物的施用能显著改良盐碱土壤, 促进油葵的生长, 综合考虑经济因素, 11.25 × 103 kg·hm-2的施用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53.
一株强神经毒力乙脑病毒株的生物学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株神经毒力很强的乙型脑炎病毒株SA4株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并找到其毒力强的分子基础。将SA4脑内接种昆明小鼠后每日观察发病和死亡鼠数并每日收取鼠脑,用空斑法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脑内病毒增殖滴度,同时以另一株乙脑病毒SA14按照相同方法进行平行实验作为对照。SA4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结果与乙脑SA14株及世界各地共21株乙脑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内接种SA4株的小鼠发病和死亡时间均比SA14株早1d,在相同时间点上SA4株的病毒滴度高0.5~1.0lgPFU/mL。SA4株与世界各地毒株基因同源性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84.6%~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5.2%~99.7%。与SA14相比,氨基酸序列存在17个位点的差异,分布于不同的区段,其中E区最多,为5个。证明SA4是一株在脑内具有较快繁殖力的神经毒力很强的毒株,其序列上17个氨基酸位点的替换很可能是其强神经毒力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54.
科尔沁沙地风蚀作用对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科尔沁沙地奈曼旗中部的沙漠化区域(S区)和舍力虎湖盆(潜在沙漠化区域,P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O ~10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土壤各级颗粒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S区内设对照点MS、风蚀发生地TS和颗粒沉降地LS,P区内相应位置设为MC、NC和SC.结果表明:自西北向东南由以中粗沙组分为主的土壤向以粘粉粒和极细沙组分为主的土壤过渡;粘粉粒密度每减少1 kg·m-2,SOC和TN密度分别下降10和1.1 g·m-2;0~ 20 cm土壤容重平均值在1.322~1.651 g·cm-3变化,表现为TS>MS>LS>NC>SC>MC,粘粉粒含量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pH表现为NC>SC>MC>S区;相对各区域的对照点,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的TS和SC处SOC和TN含量及密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样以土壤可蚀性颗粒的沉降堆积作用为主,LS的SOC和TN含量及密度较TS和MS有明显的增加,而NC较SC和MC均大幅减少.S区土壤粘粉粒中的SOC和TN含量远高于P区,但风蚀引起的粘粉粒吹蚀和沙沉积对P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S区.区域自然条件下,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增大了潜在沙漠化土壤的风蚀风险,风蚀作用的持续效应导致了不同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相似文献   
855.
竹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及菜青虫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 ,质量浓度为 1 0g L的 1 0种供试竹提取物对棉Helicoverpaarmigera铃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1 2h拒食率最高达 95 . 0 3 % ,最低为 74. 0 7% ,其中毛金竹 (Phyllostachysnigravar.henonis)、白纹短穗竹 (Brachystachyumalbostriatum)提取物对棉铃虫 3龄幼虫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分别为 2 . 0g L、2. 7g L ,但 2 4h、48h拒食率均明显下降。对菜青虫 3龄pierisrapae幼虫的拒食效果以凤凰竹 (Bambusamultiplex)提取物最好 ,2 4h拒食率为 71. 69% ;对 4龄菜青虫的拒食效果以毛金竹提取物最好 ,拒食率为71 . 45 % ,其中毛金竹、白纹短穗竹 2种竹提取物对菜青虫 3龄幼虫的AFC50 分别为 2 .68g L和 3 . 3 7g L。研究结果对于开发环境友好农药以及充分利用竹类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6.
目的:考察同源二聚体转录因子的2个识别螺旋在自由状态下和结合状态下相对运动的特征。方法:从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得到1R4I、3JXB、1KB2、1LE8等4个复合物结构文件,分别在自由状态和结合状态下用NAMD进行16 ns分子动力学模拟,将2个识别螺旋所成角分解为垂直偏移角和水平偏移角,并做散点图。结果:2个中心对称结合的同源二聚体转录因子在2种状态下,2个偏移角都相等;串联结合的同源二聚体在结合状态下2个偏移角相等。结论:同源二聚体转录因子识别螺旋相对运动存在平面摆动现象。  相似文献   
857.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层剖面构造简单并含有丰富的晚渐新世及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及索索泉组沉积基本连续,两组界线位于剖面米距33 m处.依据该剖面中8个层位和相邻的XJ99005剖面中18个层位上采集的化石以及它们的上下关系和生物组合性质,划分出5个哺乳动物组合带,其中两个位于铁尔斯哈巴合组中(铁-Ⅰ,Ⅱ带),3个在索索泉组下部(索-Ⅰ,Ⅱ,Ⅲ带).从剖面的铁尔斯哈巴合组、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中以0.5 m的间距采集了348组古地磁样品,获得的磁性剖面包含了16个正向带和16个反向带(事件),其中包含了相当于地磁极时间表中C7n~C5E段的完整磁极带.铁-Ⅰ~Ⅱ带与塔本布鲁克哺乳动物群相近,为中国已知位置最西、构成门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组合.索-Ⅰ带应为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晚渐新世的哺乳动物带.早中新世索-Ⅱ带与谢家动物群和蒙古中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带D带可以对比.早中新世索-Ⅲ带相当于过去使用的"索索泉动物群",时代大致与乌尔图动物群相当.根据地磁极时间校正,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和索索泉组跨越了从24.5 Ma(地磁极时带C7n.2n)到18 Ma(地磁极时带C5Dr.2r)大约6.5 Ma的时间,岩体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2.5 cm/千年.剖面中5个生物组合带的时间跨度大致分别为:铁-Ⅰ带:24.4~24.15 Ma;铁-Ⅱ带:23.2~23.1 Ma;索-Ⅰ带接近但还未到达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23.03 Ma;索-Ⅱ带:21.9~21.7Ma;索-Ⅲ带:21.68~21.15 Ma.我们推荐将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作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期)底界界线层型的一个候选剖面.与谢家阶底界相对应的界线暂定在剖面由底向上40.25 m处,对应于地磁极时带C6Cn.2n底界.该界线位于索索泉组内部,索-Ⅰ和索-Ⅱ带之间.根据定义,该界线也分别对应于阿基坦阶、中新统以及新近系的底界,年龄为23.03 Ma.文章还讨论了下列问题:1)索索泉组的绝大部分应当和谢家阶以及山旺阶地层对比,仅其底部含有索-Ⅰ带化石组合的部分可与塔本布鲁克阶地层对比.2)在进行生物地层对比时尽量使用不同的索索泉组哺乳动物组合带,传统的"索索泉动物群"仅大体相当于索-Ⅲ带.3)许多过去认为的渐新世哺乳动物分子的生存时代实际上延伸到了早中新世,仅以这些分子的存在,不能说明一个动物群及其地层的确切年代.4)塔本布鲁克动物群及相关的期、阶名为有效名称,具有合法性;该阶底界有待确立.5)如果山旺阶底界(谢家阶顶界)位于地磁极时带C6An.1r底,年代为20.43 Ma,相应的界线应位于铁尔斯哈巴合剖面89.25 m处,因此,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有可能产生谢家阶的单位层型,该阶的地质时间跨度为2.6 Ma.6)5个生物带都是以兔形类、啮齿类以及食虫类等小哺乳动物为主要分子,而且同门类的属种间具有相当近的演化关系,说明这个地区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的一段时期中,动物群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反映了一个从早渐新世以来就比较干旱的环境;渐新世和中新世动物群成分在种一级上仍有明显差异;而相当于谢家动物群的索-Ⅱ带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7)从索索泉组的岩性、分布的地理部位以及与甘肃秦安剖面相近的时代和动物群等来看,不排除含有风成沉积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858.
高活性F1-ATP酶单分子旋转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因突变的F1 ATP酶 (基因突变质粒 ,α C193S ,γ S10 7C ,β亚基带有 10个组氨酸标记 (His Tag) ,转入到菌株大肠杆菌JM10 3)的菌株中筛选出一高表达菌株 .该菌株表达的F1 ATP酶经纯化后其水解活性明显高于文献值 .从单分子水平上进行观察 ,发现在水解ATP过程中 ,γ亚基上连接的荧光标记蛋白微丝 ,其旋转速度要比文献中同样条件下快约一倍  相似文献   
859.
难辨认癣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农民,左前臂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4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红斑,红斑上有针尖至粟粒状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随即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诊断不详,口服、外搽多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疗效欠佳,皮损未见消退,红斑逐渐扩大,丘疹、水疱逐渐增多,变大,瘙痒症状加重。近两周双足相继出现少量红斑、脱屑,自觉瘙痒。遂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860.
 选择江河源区玛多、曲麻莱、同德3地区的典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为研究对象, 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群落, 初步分析了江河源区紫花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1)所调查紫花针茅草原群落是物种组成比较简单、北温带分布的属为主体的草原群落。2)所有样线经聚类分析可归为3个群落类型: 紫花针 茅+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群落(Ⅰ)、紫花针茅+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群落(Ⅱ)、紫花针茅+川青早熟禾(Poa indattenuata)群落(Ⅲ), 且各群落分布于不同区域。虽然这3个群落类型都是典型的紫花针茅群落, 但各自的群落结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Ⅰ和Ⅱ的相似性较高, 群落Ⅰ和Ⅲ的相似性较低。3)紫花针茅草原的群落分布呈现出小尺度区域同质性和大尺度异域异质性的特点。4)所调查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的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间以及它们和纬度间均呈显著相关。各α多样性指数在3个地区的群落间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 按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