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6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社鼠组织器官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必谦  袁虹 《兽类学报》1997,17(2):141-14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了社鼠的肝、肾、心肌、骨骼肌、肺、脾和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LDH、ADH、EST、和SOD4种同工酶,对各组织器官的酶带数目和分布,以及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的LDH同工酶、ADH同工酶和EST同工酶具有比较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SOD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较低。肺和脾除EST同工酶活性较高外,脑除LDH同工酶活性较高外,其它3种同工酶的活性均较低;而肝和肾中4种同工酶的活性普遍很高。心肌和骨骼肌因氧张力不同而使LDH同工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它3种同工酶酶谱却非常相似。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器官所执行的生理功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2.
记述了在宁夏六盘山盆地侏罗系中发现的古背鳕(Palaeoniscinotus)一新种─—宁夏古背鳕(P.ningxiaensis)。其一般形态特征如体形、鳍的位置和结构、悬挂骨的倾斜程度、鳃盖骨系统及鳞片等结构,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中侏罗世的切卡诺夫斯基氏古背鳕(P.czekanowskii)很相似,但新种的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均较少、鳞片条纹倾斜分布以及侧线鳞较少等特征显然有别于后者。最后讨论了这个属的系统位置和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认为属中侏罗世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3.
用Blue Sepharose CL-6B快速纯化天花粉蛋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差光谱显示染料cibacron blue F3GA与天花粉蛋白(TCS)有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在可见光部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90 nm,摩尔消光系数ε=2.6×10-3(mol/L)-1·cm-1,解离常数Kd=1.8 μmol/L,0.5 mol/L NaCl可使复合物解离.根据这一特点,用Blue-Sepharose CL-6B凝胶从栝篓块茎中亲和纯化了TCS.此法快速、简便、高效,易于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44.
辛硫磷和溴氰菊酯混剂对家蝇抗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为试虫,用辛硫磷溴氰菊酯单剂及不同配比的混剂进行汰选试验。所有混剂选育的家蝇抗性发展都很缓慢,而单剂抗性发展都很快。增效试验表明,辛硫磷与溴氰菊酯混配有明显增效作用,特别是对抗性品系。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对澳氰菊酯的抗性发展与酯酶的酶活升高有关。对辛硫磷抗性发展与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升高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有关。混剂选育的家蝇其对单剂的敏感性的变化及酶系的变化,随着混剂的配比而变化。  相似文献   
45.
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的基因调控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是一类基因反式作用因子,对RNA聚合酶Ⅱ转录的某些蛋白质基因和RNA聚合酶Ⅰ转录的核糖体RNA基因均有正或负的转录调节作用.超家族对RNA polⅡ转录的基因调控的机理包括受体激活,相关蛋白解离,磷酸化,同源/异源二聚化,核转位,与正/负激素应答元件及相应转录蛋白作用,最终激活或抑制特异靶基因的转录.甾体激素对RNA polⅠ转录的基因的调节作用以及超家族中的经典受体和孤儿受体非配合的激活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6.
47.
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如绿原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苯乙酯等具有天然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抗炎等重要的药理活性,具有广阔的药用开发前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或者化学合成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存在含量低、提取效率不高、催化成本高昂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异源合成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的研究已逐渐展开。对微生物异源合成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进展以及代谢工程策略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蛹虫草是一种可利用大米、小麦等谷物培育的名贵药用真菌,其采收后的菌糠里仍富含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立足于蛹虫草菌糠多糖,先分析其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为模型,评价其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而解析活性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显示,菌糠多糖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EC50分别为0.26mg/mL、1.03mg/mL、0.57mg/mL,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中,菌糠多糖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形态的完整性,并且随浓度梯度递增式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当多糖浓度为5mg/mL时,细胞存活率可达91.83%;在分析其作用机制上,与模型组对比,菌糠多糖能通过调节细胞抗氧化酶SOD(提高4.91倍)和CAT(提高3.40倍)的表达来清除ROS含量(P<0.01),降低氧化损害;经检测,虫草菌糠活性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和岩藻糖等单糖。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MF27菌糠多糖具有保护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虫草菌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2002至2019年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72个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公园和林场等的多孔菌进行了采集和调查,共采集标本2 095号,经对这些材料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多孔菌500种,按照最新的系统学研究分属于8个目、20个科、145个属,其中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分别有173种和124种,约占总数的60%,是最重要的多孔菌类群。此外,其中有10个新属和132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华南地区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本文对华南地区多孔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归纳,按最新的分类系统以属名顺序给出了名录,根据采集材料提供了每种的生长基质,并对所有种类的生长基质习性进行了统计。其中,294、138、112、97、78、77和29种分别生长在倒木、落枝、朽木、死树、活立木、树桩、掉落小枝和地上,故倒木是多孔菌最重要的生长基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与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固定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和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伤椎置钉组(40例)和短节段内固定组(44例)。短节段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伤椎置钉组采用伤椎置钉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椎前沿高度比、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炎性因子指标、脊髓损伤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伤椎置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伤椎置钉组的伤椎前沿高度比明显高于短节段内固定组,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明显低于短节段内固定组(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和pNF-H、NSE、S100β、GF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伤椎置钉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s角和伤椎椎体楔形变角,并且不会增加脊髓损伤和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