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1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25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822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海上油田见聚后产出水硫化物超标,影响到注聚水的配聚黏度,采用生物脱硫时,由于常规除硫菌难以适应除油后产出液的高温,使得脱硫效果不佳。【目的】分析海上采出液水处理过程的菌群结构,明确生物处理各节点的菌群构成变化;开展耐高温脱硫菌驯化筛选,获得耐高温的高效脱硫菌。【方法】采集来自胜利油田海三站的水样,以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菌群结构,并分别在不同温度(55、60和65℃)下的无机富集培养基中进行多轮转接驯化,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技术筛选获得耐高温的脱硫菌群,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富集菌群的组成,并测定其脱硫能力。【结果】处理前的采出液水样含有较多的嗜热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如Thermodesulfovibrio、Pseudothermotoga、Thermolithobacter、Fervidobacterium、Thermovenabulales和Pseudomonas;以厌氧气浮除油工艺处理的出水中,嗜氢菌属(Hydrogenophilus)成为最主要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62.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桑螟Diaphania pyloalis幼虫不同饲养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测定了室内同一条件下5个幼虫密度(130, 650, 1 300, 1 950和2 600头/m2)下桑螟生长发育和繁殖指标,包括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成虫羽化率、蛹重、产卵期、单雌产卵量等。【结果】幼虫密度对桑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幼虫密度偏低或偏高都不利于桑螟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以1 300和1 950头/m2 2种幼虫密度下的桑螟幼虫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状态均最佳且两密度下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1 300头/m2密度下,桑螟的幼虫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历期分别为11.32, 6.33和5.31 d; 1 950头/m2密度下,桑螟的幼虫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历期分别为11.50, 6.00和5.47 d。1 300头/m2幼虫密度下,桑螟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分别为86.67%, 100%和86.67%, 1 950头/m2<...  相似文献   
63.
As one of the common and serious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Müller cell reactive gliosis is one of the early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DR.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manner to reduce diabetes-induced Müller cell damage is essential to delay DR. Thioredoxin 1 (Trx1), one of the ubiquitous redox enzymes, plays a vital role in redox homeostasis via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cluding 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 (ASK1).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pregulation of Trx by some drugs can attenuat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 in DR, but the related mechanism wa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used DM mouse and high glucose (HG)-cultured human Müller cells as models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Trx1 on ER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diabetes-induced Müller cell damag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of ERS and reactive gliosis was also upregulated in diabetes in vivo and in vitro. However, it was reversed after Trx1 overexpression. Besides, ERS-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 reactive gliosis, and apoptosis were decreased after transfection with ASK1 small-interfering RNA in stable Trx1 overexpression Müller cells after HG treatment. Taken together, Trx1 could protect Müller cells from diabetes-induced damag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was related to inhibited ERS via ASK1.  相似文献   
64.
恶劣环境下,人工海防林因面临养分胁迫而经营困难。为探讨盐、磷胁迫对主要海防林树种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和KH2PO4(磷)溶液处理种子和浇灌幼苗,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两种植物影响程度不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耐盐性高于木麻黄,前者相对盐害率最大值为23.03%,后者为89.15%;随着盐浓度增加,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对应最大值分别为38.70%、34.67%、18.70、0.055和76.67%、62.22%、48.46、6.11。(2)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木麻黄和台湾相思株高分别为12.29~6.01 mm和48.27~17.33 mm,根长分别为8.57~1.45 mm和33.41~5.88 mm;台湾相思根、茎、叶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木麻黄各处理差异较小。(3)台湾相思的种子和幼苗较木麻黄更耐低磷环境,二者最适磷浓度存在差异;木麻黄种...  相似文献   
65.
(Zn·Cd)S:Ag-KI催化的光合磷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半导体材料(Zn·Cd)S:Ag-KI为催化剂,在普通卤钨灯光照射下,成功地模拟了光合作用的光合磷酸化.文章报导了光强、照光时间、ADP浓度、Pi浓度及催化剂量等对ATP合成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ADP浓度为1×10~(-3)mmolL时转化率可达到4-6°.最后有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蜜蜂对相同颜色和不同颜色目标图对的形状以及颜色的综合识别能力实验过程中,蜜蜂始终处于自由飞行状态.做为刺激目标使用的图对分别有相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相同颜色不同拓扑结构和不同颜色几何形状三组.主要结果有三点:(1)在相同颜色的条件下,蜜蜂可以分辨出图形的几何形状,并且识别能力与图对的相似程度成反比(2)在刺激图形为环形时,蜜蜂对图形平均亮度敏感;在平均亮度相同的情况下,对环形细节变和尺寸大小不敏感.(3)在不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刺激条件下.蜜蜂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颜色因素会抑制几何形状因素而起主要作用.这三个结果可以视为深入研究颜色加工通道和几何形状加工通道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带鱼是中国东海的重要经济渔获种类,其可捕规格会随不同时期的捕捞强度而变化。为确定目前东海带鱼最适可捕规格,根据2016—2020年拖网、帆张网及延绳钓等主捕带鱼作业方式采集的带鱼样品和数据,利用FiSAT II软件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进而计算可捕规格。结果表明: 带鱼的拐点肛长、临界肛长、1龄鱼肛长分别为382.84、397.12、216.05 mm,50%带鱼性成熟肛长为230.38 mm,最小可捕肛长为219.23 mm。利用Beverton-Holt模型分析带鱼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知,带鱼当前渔业参考点为:tc=0.38 a,F=2.11,处于捕捞过度区域,并得出最适可捕肛长为364.64 mm。但过高的可捕规格会导致短期内带鱼产量急剧下降,渔民难以接受,因此,本研究综合考虑采用接近1龄鱼肛长与50%性成熟肛长作为最适可捕规格较为合适,即220 mm。  相似文献   
68.
Beta-葡聚糖是由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的非纤维素多糖,主要分布在谷类作物籽粒胚乳及糊粉层中,在高尔基体合成,经由囊泡运输到质膜,最终在细胞壁上沉积。通过增加胆汁酸排泄,延迟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Beta-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最早在水稻(Oryza sativa)中得到鉴定,后在其他作物中陆续被发现。该基因家族包括3个主要成员:CslF、CslH和CslJ亚基因家族,起源于不同分支,经过趋同演化,执行合成β-葡聚糖的功能。Beta-葡聚糖基因家族成员均受到负选择压力,演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CslF亚家族基因成员相对较多,常在染色体上形成基因簇,CslF6是介导β-葡聚糖合成的主效基因。CslF亚家族在叶基部等幼嫩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且明显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CslH和CslJ亚家族成员较少,其中CslH亚家族在叶尖等成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而CslJ亚家族在籽粒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该文综述了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关系、表达模式,β-葡聚糖合成酶的亚细胞定位,以及作物中的定向育种研究进展,提出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  相似文献   
69.
This work firstly reported a new polycaprolactone based material functionalized with guanidinium ionic liquid (PCL-GIL)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with high resolution performance for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GC). It is composed of polycaprolactone (PCL) and guanidinium ionic liquid (GIL) with amphiphilic conformation. The PCL-GIL capillary column coated by static method exhibited high column efficiency of 3942 plates/m and moderate polarity. As a result, the PCL-GIL column exhibited high-resolution capability. For a mixture of 27 analytes with a wide ranging polarity and outperformed the PCL-2OH and HP-35 columns, showing its advantageous separation capability for analytes of diverse types. Moreover, the PCL-GIL column showed high resolving capability for various positional isomers and cis-/trans-isomers, including alkylbenzenes, chlorobenzenes, naphthalenes, bromonitrobenzenes, chloronitrobenzenes, benzaldehydes, phenols, alcohols, respectively. In a word, PCL derivatized by GIL units as a new type of stationary phase has a promising future in GC separations.  相似文献   
70.
俞嘉瑞  袁海生 《菌物学报》2023,42(1):86-100
外生菌根真菌作为树木的共生伙伴,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天然更新、植物抗逆性形成、协助植物吸收限制性营养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真菌和植物跨界共生具有复杂的分子互作过程,在共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分子互作机制,其调控反馈网络还有许多未知。基因组与转录组研究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为一些新的信号分子、效应蛋白以及相关通路的发现提供了可能。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营养转移调控对共生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营养相关的转运蛋白对共生的建立和维持提供了物质基础。真菌的宿主选择机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由于外生菌根真菌的多谱系起源和演化史中存在多次宿主转换事件,真菌演化出多样的应对机制用来区分相容性宿主、不相容性宿主和非宿主。通过对不同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组学研究,宿主选择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在该领域的探索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