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0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中华鲎虫外部形态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鲎虫体由头、躯干和尾3部分组成.头部具1对复眼和1个无节幼体眼,复眼后有1个颈感器.第1触角细小、棒状,第2触角退化.口器由上唇、大颚和2对小颚组成,上唇为头部的突起物,大颚和2对小颚为附肢,第2小颚的皮肤皱褶延长扩大形成头胸甲.雌体躯干部由36个体节组成,雄体39个体节,前30节具附肢,共57对.雌体躯干部后6个体节无附肢,雄体躯干部后9个体节无附肢.尾节分叉,细长多节,具刚毛,左右两根尾鞭的分节不对称.  相似文献   
192.
目的:研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ES)对大鼠40%血容量失血时肠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后,行右颈动脉插管。随机分为3组(n=24):GES对照组(GES),失血性休克组(HS)和失血性休克+口服GES液组(HS+GES)。GES组:不放血,手术后口服GES;HS和HS+GES组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min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HS+GES组于失血后0.5h、1h和6h分3次给予3倍失血量的GES灌胃。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失血后2h、4h和24h肠组织血流量(IBF)后,处死动物后取肠组织检测二胺氧化酶(DAO)和Na^+-K^+-ATP酶活性,测定肠组织含水率(WG),并做病理学检查。结果:HS+GES组IBF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HS组(P〈0.05),但显著低于GES组(P〈0.05);失血各组肠WG显著高于GES组(P〈0.05),24h时HS+GES组WG显著低于HS组(P〈0.05);HS+GES组24hDAO活性均显著高于HS组(P〈0.05),但显著低于GES组(P〈0.05);失血后24h病理检查HS+GES组肠组织水肿和充血改变比HS组明显减轻。结论:口服GES液能显著增加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IBF,提高Na^+-K^+-ATP酶和DAO活性,减轻肠组织水肿和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3.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纯化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的缺失信号肽的97kDa营养期杀蚊毒素(Mosquitocidal toxin 1,Mtx1)蛋白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7.3kDa的Cyt1Aa晶体蛋白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Mtx1和Cyt1Aa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比单独毒素蛋白高,经统计分析表明两毒素蛋白对目标蚊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LC98处理浓度下,Mtx1和Cyt1Aa按3∶1混合的混合物LT50值比单独Mtx1的提前了6.36h。表明Cyt1Aa和Mtx1对致倦库蚊具有协同毒杀作用,提高对目标蚊虫的毒力、缩短半致死时间。该结果为深入研究Mtx1和Cyt1Aa的杀蚊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4.
从细极链格孢菌表达文库获得阳性克隆子,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DNA片段中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将该基因命名为peaT2(GenBank登录号为EF212880)。用PCR法扩增peaT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表达载体pPIC9K上,得到重组质粒pPIC9K/peaT2。重组质粒经SacⅠ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导入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采用MD、G418-YPD平板和PCR法筛选Mut 表型,获得了分泌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随机挑取一菌株作为表达菌,用甲醇诱导PeaT2蛋白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PeaT2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分泌表达。用peaT2基因的表达蛋白处理小麦种子,生物测定表明,表达蛋白能明显促进小麦的生长,具有蛋白激发子作用。  相似文献   
195.
对自然杂交种Meconopsis×cookei及其亲本红花绿绒蒿M.punicea和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的叶绿体DNAtrnL-trnF区进行了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的长度为957~961bp,其中M.×cookei的序列长度为960bp,红花绿绒蒿为961bp,五脉绿绒蒿为957bp。利用软件Clustal X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和碱基比较,排序后的序列长度为964bp,其中trnLintron为512bp,trnL3′exon为50bp,trnL-trn Fintergenic spacer(IGS)为361bp,还包括41bp的trnF5′端片段。整个trnL-trnF区序列共有25个变异位点,其中杂交种M.×cookei与红花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有21个(占84%),M.×cookei与五脉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仅有1个(占4%),余下3个位点(占12%)中,M.×cookei的碱基与两个亲本均不相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M.×cookei的叶绿体基因trnL-trnF来自红花绿绒蒿,根据质体细胞质遗传的规律,从而推测红花绿绒蒿为该杂交种的母本,五脉绿绒蒿为其父本。  相似文献   
196.
袁晓萌  周云涛  张红岩  薛华  周琳  赵云 《遗传》2007,29(12):1525-1528
通过筛选野生型油菜(Pet33-10)与无花瓣油菜(Apet33-10)反向消减文库(SSH)和运用RACE-PCR技术, 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小核糖核蛋白BnSmD1的全长编码区 cDNA (GenBank登陆号DQ298446)。该基因长484 bp, 含有一个长354 bp的阅读框。BnSmD1在N端拥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m-1和Sm-2), 羧基端则含有一个RG重复序列。Northern blot表达结果显示: BnSmD1在甘蓝型油菜的各个组织均有表达, 但是它在早期花蕾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期的叶和茎。通过对BnSmD1在Apet33-10无花瓣品系与野生型有花瓣品系Pet33-10中各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行比较, 发现该基因在Apet33-10的早期花蕾中表达明显下降。因此, BnSmD1可能对植物的早期花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很有可能影响花瓣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7.
由Wnt基因家族产物与其它相关基因产物构成的Wnt信号通路,是细胞发育和生长调节的一个关键途径,对动物的发育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类和小鼠中,Wnt4蛋白是性腺分化过程中主要调节因子,在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RACE技术从日本血吸虫19d童虫中首次扩增到一个Wnt家族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完整编码框含1311bp,编码43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49.6kD。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Wnt家族蛋白特征,与日本三角涡虫、人Wnt4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43%、37%,推测为血吸虫的Wnt4基因,命名为Sjwnt4(GenBank登陆号DQ643829)。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在14d童虫、19d童虫、31d虫体、44d雌虫及44d雄虫中均有表达,其中19d童虫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发育阶段,44d雌虫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雄虫。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_4T_2_Sjwnt4,应用大肠杆菌系统进行了表达,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显示表达产物能被日本血吸虫成虫粗抗原免疫血清所识别。Sjwnt4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获得,为探索Wnt信号通路对血吸虫发育、生殖的调节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8.
用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对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胡杨的茎流和相关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茎流日变化表现多峰值,且夜晚仍保持一定流速;主枝与侧枝茎流日变化趋势相似,主枝流速高于侧枝;侧枝对环境变化响应更加灵敏,波动强烈,主枝相对侧枝,茎流变化响应迟钝且有明显滞后效应;茎流变化受太阳辐射、风速和大气温度影响明显,而其它环境因子如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影响则不大,气温与叶温表现出极佳相关性,气温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时,日变化中,不同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子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9.
新城疫分离毒HN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片段同源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国内1997-2005年分离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24株,经蚀斑纯化克隆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与在GenBank发表的36株国内外不同时期的NDV毒株,进行氨基酸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SPSS8.0软件对其不同片段的氨基酸进行同源相关比较。结果显示:国内所有NDV分离毒株氨基酸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4.4%-99.4%;与LaSota、Clone30疫苗株等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9%-89%;与强毒株F48E9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9%-89.9%;与国外NDV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6.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国内NDV分离毒HN遗传距离较近,而与LaSota、Clone30和F48E9遗传距离较远。国内NDV分离毒均缺乏538-540位糖基化位点。不同片段与全长的氨基酸同源性高度相关,且与前80个氨基酸相关最密切。  相似文献   
200.
复方科博肽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天新  袁彩君  李晓红 《蛇志》2007,19(1):17-21
目的研究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方法用小白鼠醋酸扭体和热水浴甩尾模型及大白鼠热水浴甩尾模型对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复方科博肽在给药后1h对三种动物模型均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强度高于科博肽、盐酸曲马多及酮络芬,作用较曲马多持久;连续用药15天,复方科博肽的镇痛作用没有下降,给予纳络酮,复方组小鼠无异常反应。结论复方科博肽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持久,连续使用不会产生耐受和依赖;其各组分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